B10:书评周刊·经济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书评周刊·经济

“全球统一资本税”能缓解贫富分化吗?

皮凯蒂:向富人征税,必须有制度安排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制图/高俊夫
《21世纪资本论》

(法)皮凯蒂 著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4年9月

定价:98.00

  巴黎经济学院教授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英文版今年三月出版后,迅速引发了强烈反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连发两篇文章支持皮凯蒂。支持者阵营还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罗伯特·索洛,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院长威尔·胡顿等。而反对者则包括美国前财长、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萨默斯、《经济学原理》的作者格里高利·曼昆、德国经济学家史蒂芬·洪堡等。

  近日,皮凯蒂旋风刮到了中国。如同他在国外受到的欢迎一样,访华期间他的行程被各种演讲、交流活动排得满满,新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追踪报道。

  《21世纪资本论》中文版近700页,明显是一个大部头,但简要言之,这本书并没有多么复杂和深奥。

  在书中,皮凯蒂利用了大数据,对过去300年来欧美国家财富收入状况进行了分析。他发现,从长期来说,资本收益率总是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

  二战以来,各个国家的不平等现象逐步扩大,而且有进一步加剧的势态。现在的情况是,一个人的财富不仅由其劳动所得决定,继承的财产作用更大,因此,出身要比后天的努力和才能更重要。如果这种现象没有被遏制,世界上90%的财富,可能会集中在10%的人手中。显而易见,一旦贫富差距过于巨大,那么就很可能产生激烈的社会冲突和动荡。

  对此,皮凯蒂提出,对极少数位于金字塔顶端的富人征收年度累进资本税。比如,100万欧元以下财富税率为0.1%或0.5%,100万到500万欧元为1%,500万到1000万欧元之间为2%,几千万或数十亿欧元的税率高达5%或10%。为了防止这部分富人逃税,需要全球统一征收或实施这方面的国际合作。

  《21世纪资本论》英文版出版后,英国《金融时报》曾在5月23日,以社论形式呼吁“公开监督皮凯蒂的数据”,质疑皮凯蒂的工作存在“种种数据问题和错误”,并称这些问题和错误也“削弱了他的命题”,即资本主义具有一种让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富人手里的趋势。

  在社论刊出当天,皮凯蒂即致信该报予以反驳,并举出美国同行使用不同来源的数据和研究方法得出的最新成果。不知道是否受此影响,皮凯蒂在中国的演讲中,每一场都强调自己使用的数据库,强调这些数据的可靠性。

  在西方,有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思想阵营。前者主张自由,后者主张平等。因此,经济学家群体,也有自由派与左派之分。前者主张政府对市场干涉越小越好,而后者的主张则与之相反。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何帆问皮凯蒂是否属于西方左派,而皮凯蒂对此予以了否认,但是,不能忽略的是,不平等现在已经变成了极端的问题。

  尽管有质疑者指出,欧美有着成熟的慈善制度,像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人都将自己的遗产捐赠。但是,皮凯蒂认为,这些捐赠的总额十分有限,“仅仅依靠富人的自觉捐赠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有一种制度上的安排。”

  现在看来,全球统一征收年度累进资本税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然而,当人们因为极度的贫富差距而导致普遍的战争、暴乱或严重的社会动荡时,富人们还能安心过自己的太平日子吗?各国政府还能对之视若无睹吗?

  【争议皮凯蒂】

  极端不平等有损于效率

  李稻葵(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我不仅看过这本书,而且还仔细研究了皮凯蒂先生在各种学术场合对这本书高度凝练的表述。我认为,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但是做出了不太完全的分析,由不太完全的分析得出了比较扭曲的政策推论。

  向松祚(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我对皮凯蒂的书有四句话:它提出的问题极端重要;它的数据分析极端缜密;理论架构值得商榷;政策建议完全不可行。我写了一本《新资本论》,分析架构和它完全不同。但我相信,我这本书比《21世纪资本论》好得多。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读本书的时候我自己在很大程度上被说服了,皮凯蒂解释为什么20世纪中叶我们的收入分配是在改善的,他说是两次世界大战,把好多财富积累过程打断了。

  谁也不会说我们要绝对的平等。极端的不平等对效率是有损害的,有很多的经验研究证明这一点。中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5%,最低收入的10%的人占有全部收入0.4%,最高收入的10%的人占有我们40%的收入。当你面对这样的不平等,会有很多人最后没有办法爬上社会这个阶梯,比如现在农村的升学率在下降,未来十年二十年工人的素质就会下降,因为他们只获得初中教育,十年之后这些人会被机器所淘汰,这反过来会影响到我们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是反效率的,因此皮凯蒂先生的故事,讲得没有一点问题。

  【探源】

  《21世纪资本论》为何这么火?

  向松祚:这本书最早是法文版的,出版后一点也不火爆。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后火了,一些美国人告诉我,他们买这本书不是因为他们看得懂这本书,而是希望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穷。这本书现在大红特红,说明贫富不均已经成了全世界人们最敏感的社会问题和普遍感到心理焦虑的问题,很多人都觉得,我这么努力工作,为什么连万分之一的比尔·盖茨都成不了?这本书重大意义不在于其结论有多么正确,也不在于有多么重大的创新,而在于它集中了人们心中最敏感和最脆弱的神经。就像人们经常讲的,经济学家不能成为巨富,但是他要找到自己为什么不能成为巨富的原因。

  姚洋:我觉得贫富差距扩大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特别是在发达国家非常严重。在过去四十年,美国一半以上的人收入没有任何增加。在欧洲,问题其实更严重。但是大家的收入普遍比美国低,穷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非常大,这大概是这本书能够火的重要原因。在中国,贫富差距的拉大非常快,这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我预测,这本书在中国也会大卖。

  【思考】

  济贫即是自济

  显然,皮凯蒂关注的是公正问题。于我而言,正是关切所在。且不说夫妻二人北漂近15年仍被户籍制度阻隔,不得不让孩子在老家上学,承受骨肉分离之痛。就是在老家农村的父母,劳累一生,现在得到的保障与城市市民仍相去甚远。此前,秦晖在《共同的底线》一书中,呼吁起点的平等,反对权力极大、义务极小的社会治理,可谓深得我心。而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在《贫穷的本质》一书中以实证研究告诉我们,贫穷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现象,而是社会政策、福利制度等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更为关键的是,贫穷的深层因素,乃是贫困者基本权利的缺失。无论是现实中的切肤之痛,还是对这些图书,以及阿玛蒂亚·森著作的阅读,上述现实都横亘在我的面前。

  由于中国在近现代所走过的历程,人们对于提倡结果平等的呼吁高度警惕。但是,以注重效率为口号,以特权和垄断为手段在市场攫取暴利,已经造成了中国奇高的基尼系数。如果一个人十分努力地工作和奋斗,但是发现上升的渠道基本已经被堵死,甚至一生的收入都买不起一套普通的住房,无论有着怎样冠冕堂皇的说辞,这样的情况都难称正常。

  另一方面,对最富裕的少数人而言,一旦他们发现自己被极端贫困者所包围,甚至成为被觊觎的目标,恐怕也将惶惶不可终日。在这种意义上,皮凯蒂呼吁对收入最高的极少数群体课以重税,投入到基层民众的福利和教育等公共事业,未尝不是一种化解社会矛盾的良策。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