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中国大气污染问题会大大改善;这一目标在人大审议通过后,将具有法律约束力
据新华社电 昨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4年度报告》发布当天,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和气候司司长苏伟对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解振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中国制定的减排目标,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将达到峰值,大气污染问题将改善。
解振华说,在2030年之前,还是相对减排模式。对中国来说,确定这样一个目标,实际上是给自己建立了一个倒逼机制。要通过节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增加森林碳汇以及提高适应能力等综合政策来实现。这一目标将编入“十三五”规划,人大审议通过之后,将具有法律约束力。
解振华说,关于发展方式,中国走了一些弯路、犯了一些错误,现在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所以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的目标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发展阶段、掌握的技术情况、能力制定的,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实现这个目标。
■ 释疑
减排和大气治污是何关系?
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在回答“APEC蓝”何时能够成为“新常态”时,解振华称:“到2030年,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会大大改善,‘APEC蓝’不是不能实现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和大气污染大大改善的说法并不存在矛盾。
首先,大气污染物并不等同于二氧化碳。大气污染物的成分复杂,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PM)、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如苯、甲醛)、臭氧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任何一种成分超标,都可能造成大气污染事件。如上世纪的伦敦烟雾事件元凶是二氧化硫。
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高级顾问杨富强解释称,减少污染物和减少碳,会产生协同效应。污染物和碳排放会同时减少,但是并非一对一的关系。也就是说,减少碳肯定会减少污染物,减少污染物不见得全部会减碳。 新京报记者 储信艳
■ 焦点
1 “APEC蓝”能成为“新常态”吗?
“措施更准更有力度,就能早一点实现”
“APEC蓝”和“新常态”成为当前最热词之一,大家关心何时才能让“APEC蓝”成为“新常态”?
解振华说,环境问题特别是空气污染,跟发展方式、能源结构、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现在我们采取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与治理大气污染有协同效应,且成效显著,2013年中国煤炭和石油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同比分别下降0.6和0.4个百分点。
“到2030年,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会大大改善,‘APEC蓝’不是不能实现的问题。”解振华表示,北京在APEC期间能够出现这种天气,说明只要采取措施,空气质量是能够改善的。短期实施可能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些影响,但把时间拉长,让措施更准更有力度,就能早一点实现“APEC蓝”。
2 离“APEC蓝”常态化还有16年?
“目标实际是建立一个倒逼机制”
11月12日,中美双方在北京共同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美两国宣布了各自的行动目标。其中,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美国到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并努力减排28%。
解振华说,中美两国制定的不同减排目标是根据各自国情作出的决定,体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阶段的不同。“应该说这个联合声明是双赢的,是两国合作的一个亮点,也对多边进程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为什么是2030年左右,而不说2030年之前呢?解振华解释说,到2030年还有16年,根据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其间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如果确定一个非常准确的时间或者数字,实际上并不科学。但我们明确要努力争取,尽可能早地实现目标。”
解振华认为,中国确定这样的目标,实际上是给自己建立了一个倒逼机制,促进国内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现在关键是要采取行动。对中国公布的目标,我们是有信心的。”
3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何时能建立?
“争取2016年开始运行;7试点省市成交额已突破5亿”
据苏伟介绍,中国从2011年开始启动了7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经过两到三年,这些试点从机制建设、法制建设、规则建立、交易平台建设等都已完成,并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已陆续上线交易,总体起步较为平稳。根据当天发布的报告,截至2014年10月底,中国7个试点省市碳交易市场共交易1375万吨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金额突破5亿元。
苏伟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动立法进程,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同时进一步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争取在2016年开始运行。
“这肯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逐渐积累探索、不断改进。”苏伟说,“我们希望到‘十三五’末的时候,能够有相对比较成熟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据新华社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