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书评周刊·探访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3:书评周刊·探访

伦敦艺术家出书记录15家影响伦敦现场音乐发展的重要场所

探访卡纳比街区,寻找“隐形的音乐史”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2012年圣诞节期间的卡纳比街区,滚石乐队的大舌头LOGO,似乎呈现出这里曾经与音乐的紧密关联。
曾经的“猫须俱乐部”的歌舞厅。
卡纳比街区今日样貌。

  你也许会留意到,U2乐队1992年的一辑音乐录影带"Even Better Than The Real Thing"中,取景地就在伦敦卡纳比街区(Carnaby Street)。但你未必知道上世纪三十年代,伦敦诞生的第一家爵士俱乐部也在这条街上。与伦敦朋友在牛津街和摄政街上逛,经过这条步行街时,看着半空上闪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情怀的霓虹灯街名,他提起这里当时作为新锐音乐重地时的风光,说时眼里充满景仰与怀念,一边慨叹昔日独立小店已几乎全数被商业名店、甚至连锁店所替代。

  隔了一日,伦敦艺术家露西·哈里森(Lucy Harrison)带了一本她的书《卡纳比回响》(Carnaby Echoes)给我,又带着我重逛了这条街。如果走马观花,你只会留意到随节日而变换的街名字体,如今是亮闪闪的圣诞季氛围。此外就是与任何一条街没什么不同的衣帽鞋店,仔细看也许还能留意到一两家复古理发店和珠宝店。

  当我们停在一处著名的艺术装置、一个超现实的巨大插电板下时,露西告诉我,上世纪六十年代,卡纳比街隐藏着不同种类的音乐产业的历史,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她说,自己更好奇在此之前、之后的历史:“很多故事很难找到,翻旧报刊也找不到资料,只能找到当事人了解。”而当年曾随着街区商业店铺的进驻而被边缘化的“嬉皮士”老调,这两年以来正慢慢回流。而在这个时间点上做这样的复兴是刻意还是巧合,露西只是回答:“大家都觉得是时候了。”

  与手机app互动的一场艺术装置

  《卡纳比回响》是政府与摄政街业主资助的一个艺术项目,露西用了一年时间,对15家已经倒闭了的店家主人或曾经活跃其中的名人做采访,重寻在历史上举足轻重但今日已鲜为人知的音乐遗迹,之后做了一场展览,最后将她对五六十人的访谈记录结集成书。而除了出版项目,“回响”也是一个借手机app之力而设计的艺术装置,并贯穿整条卡纳比街,而且没有结束期限。一边逛,我注意到墙上不时有一个CD大小的挂牌,上面是标有“卡纳比回响”图案、一个耳机图案旁标着数字编号,并说明从前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里面有很多对伦敦很重要、但都是看不见的历史”,露西说。路人完全可以将这看成一条互动的私人音乐旅行路线:在手机上下了app,戴上耳机,按照《卡纳比回响》一书中的地图逛。走到每一处墙上有挂牌标志的地方,耳边就会响起相应这个地点露西做的采访录音,以及对应的音乐,还有一段受访人重访旧地的短片。随着音乐声出现,你会发现你恰好经过了某个唱片店的遗址,嵌入墙上的芯片会与你手中的app感应上。从上世纪30年代的爵士俱乐部,到六十年代各种夜店、七八十年代的音乐杂志社、九十年代的唱片店旧址等,都在其中。

  曾经的音乐重地,今天成了时装店

  露西首先带我去了一家珠宝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无人不识的同志音乐人乔治男孩(Boy George)打的第一份工就在这面橱窗背后,他当时给一位设计师当学徒。几乎是同时,乔治男孩自己的音乐“文化俱乐部”(Culture Club)开始受到主流关注。以异装打扮为标志的乔治男孩通吃设计界音乐界,也就成了卡纳比街上辨识度最高的“人物”。露西去年约见了这位今天偶然还会出来混夜场的著名“坏小子”,略发福的乔治男孩给露西的印象是“友善随和”。

  走了几步,露西靠在第50号的一家时装店前拍照。她说这是“回响”计划里最令她印象深刻的一家:上世纪三十年代是个爵士俱乐部,后来成了“雷鬼”俱乐部,这里一直是伦敦的黑人音乐重地。“米克·贾格尔刚开始组建‘滚石’乐队时,常来这里借唱片听。但这么重要的地方,从来没在六十年代的主流媒体里出现过,大众媒体只去关注白人音乐的发展。”露西采访了当年“雷鬼”俱乐部的DJ,俱乐部不复存在,这位助加勒比海音乐在伦敦发展起来的重要人物之一,几个月前也去世了。“想想今天大部分走过的人,眼里只会看到一家卖衣服的店。却没什么人知道卡纳比街今天这么有名,到底是怎么来的。”

  雨下了起来,我们快步走到Kingly Court的四合院里避一下。三层楼里全身店面色彩丰富的各国餐饮小馆,夏日露天,冬天铺上透明遮雨布。露西随口提起,这里废弃的地下室,三十年代时曾是有名的音乐俱乐部——早期很多夜店都是违规营业,只能选择隐秘一点的地点。

  “很多重要的地点,今天都被遗忘了”,露西举例,六十年代时曾有一家著名的画廊,当年上演过不少行为艺术的表演。画廊的主人是戴蒙·奥尔班(Blur、Gorillaz乐队主脑)的父亲。露西还查到了几家曾经风光一时的爵士俱乐部,但怎么找也找不到原址。

  独立与商业的反复浪潮

  露西指向一个不起眼的角落:“1922年这里是个卡巴莱舞厅”;经过一个汉堡快餐店时,她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时,这里是个叫“猫须俱乐部”(Cats Whiskers Club)的歌舞厅:“因为地方实在太挤,年轻人就发明了手摇摆舞(Hand Jiving)”。露西给我看书里的图片,又举起双手来示范了一下动作。这种常在电影里出现、如今偶尔也会在俱乐部里作为复古舞出现的动作,原来是这样发明出来的。如今常见的酒吧自动点唱机,首先也是在这里出现。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卡纳比街成为伦敦最“潮”之地。创意时尚店、各类音乐现场俱乐部遍地开花,“披头士”、“滚石”乐队、The Who乐队都是这儿的常客。1966年的《时代》周刊把卡纳比街做上了封面,直接影响到七十年代初开始的世界各地游客热,街上有人开始卖纪念T恤。眼看将要沦陷在商业化之中,但到了八十年代,像乔治男孩这样可畏的后生助力,卡纳比街又开始新一轮的独立风潮。

  当年曾一度洛阳纸贵的音乐刊物“Smash Hits”和“NME”就在当时创刊。可这两家是死对头:NME是较为“严肃”的刊物,有点看不起读者群较为年轻的“Smash Hits”。可两家办公室却偏偏正对着彼此,当年过路的人经常看到两家互相往对方的阳台上扔纸团。“Smash Hits”已经倒闭,NME还在,改成以网络为主要载体。

  《卡纳比回响》细数有些历史离我们还很近。比如2002年开业的一家唱片店Deal Real。当时店里也不定期举办现场音乐会,书里一张老照片里,初出茅庐的女音乐人艾米·怀恩豪斯正在唱歌,对面一个少年人一脸倾慕地看着她。另一幅10年前的照片里,只见如今红透半边天的美国饶舌歌手肯尼·威斯特,是个即兴上台参加“麦克风开放夜”的毛头小伙子。这家唱片店已经倒闭了,不过今年11月,Deal Real会在故地重开一家临时的门店,就回归那么几个月时间。

  新京报特约记者 张璐诗 发自伦敦

  部分摄影 Justyn Keeley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