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中国,即使孩子已成年,父母对他们的爱仍然能让孩子们透不过气。不过以局外人的观点来看,这看起来像个令人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
中国父母会为子女牺牲一切
当你在公共游乐场所看到打扮成米老鼠造型的卡通人物时,你猜什么人会穿这种卡通形象的服装呢?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妇。
75岁的退休老妇杨志巧,为了从路人那里赚些零用钱,在河南省洛阳市扮演米老鼠卡通人物。“我儿子已经40岁了,还是单身。我不想成为他的负担,我要帮他攒钱,这样他就可以讨到老婆。”
另据一条新闻报道,在北京郊区,许多父母早上5点就起床排队等公交。他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们在北京市中心上班的子女。这些年轻人每天要花四五个小时坐车往返,父母帮他们排队,他们就可以多睡半个小时。
以上举的两个中国父母疼爱子女的例子,比较独特,却反映了中国家庭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父母会为子女做出牺牲。
而美国妈妈们是否也是一切以孩子为主,为他们放弃自己的职业而成为家庭主妇?世上的父母都爱子女,但文化背景的不同会使这种爱的表现方式各种各样。在某个国家可被接受的方式在另一个国家看来或许会是无度的溺爱。第一次去美国时,我吃惊地发现,子女假期在家打电话,美国父母会向子女收取电话费,当然这些子女已经上大学了。
中国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父母十分想把他们的所有都传给子女,不论是财富或者社会地位。这就有点像贵族把他们的头衔传给其下一代一样。有些贪官以权谋私将其非法所得拿来给子女享受。虽然违法,但很多人觉得这样做不违背道德,至少比把钱浪费在包二奶,养小三方面好得多。
父母和子女没有“正确的”相处模式
父母和子女之间没有一种“正确的”相处模式。在一种文化中被视为过分溺爱的行为或许在另一文化看来就是正常的。而且这种关系还得考虑时代背景。在美国,父母有义务抚养孩子到18岁,而中国的父母会操心更远,包括给孩子买房,找对象以及照料孙子孙女。
这就是为什么75岁的河南老妇在街头穿卡通服装表演的原因,她一定觉得在经济上帮儿子结婚是她的责任。
在中国,超过25岁还未婚或还没有对象的年轻人都会遭到父母的唠叨抱怨。以前,父母不支持子女在大学期间谈恋爱,因为会影响学业。但是一旦你离开校园,也许一两年内,你就会被催着去找对象并且成家。反过来,这些父母们也一刻不停地向朋友或邻居打听:“你们的孩子结婚了吗?什么时候结?”
结婚后,这种困扰还会一直持续到有小孩后。在中国,当上爷爷和奶奶是件大事。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被认为是齐人之福,即使家庭成员只在过年期间才相聚。
当孙子降生后,由于培养孩子的传统方式发生改变,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不错,你可以指望你的父母当保姆无偿照顾你的孩子,但这背后的代价是你放弃了抚养孩子的方式或者部分教育方式,而这种教育方式又恰恰与老一辈的做法有出入。
当然,每个家庭都不同,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这般溺爱,使爱变成痛苦。有些老人会移居海南享受生活,那里相当于美国的佛罗里达,有些老人会畅游国内外。但是到目前,能这样潇洒的老人毕竟少数。
事实上,当父母为子女的高额花销买单以及为子女寻找潜在的对象时,子女觉得父母亲理当如此。
你觉得父母早起为子女等公车很荒唐吗?还有比这更荒唐的,老人们会去公园替他们的子女相亲,我好奇这相亲究竟怎么进行。以前,父母甚至会躲在洞房外窃听新婚男女在做什么。一有机会,他们就会溜进屋里检查床单是否有落红。他们要确保新娘是个处女。
嘲笑这种行为或许有点残忍,毕竟它关乎文化而不是道德。如果你退一步想,上述所有事情的出发点都是因为父母关心他们的子女。对父母辈来说,放手这门艺术太难了。但是如果你把你的子女紧紧地拴在身边,他们又怎能高飞蓝天。
(来源:校长传媒;作者:周黎明)
(下转D07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