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4:教育周刊·大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14:教育周刊·大学

未来大学将成“无围墙校园”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互联网时代,大学围墙正在逐渐弱化,无门槛地享受优质课程已经成为现实。图/Gettyimages
未来大学生有望随时随地收到学业课程活动的推送。
图/Gettyimages

  在未来大学校园里,教师上课不再仅仅是课堂里的学生,还将有云课堂里的虚拟学生。同样,未来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收到课程活动的推送,关注自己学业的进程;打开电脑就能看到授课录像的回放。这是日前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的“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上,北工大教务处处长郭福憧憬的未来校园面貌。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智慧校园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系统开设大学课程

  11月初,国内某互联网知名公司旗下在线教育平台云课堂宣布引入了具有MOOC形态计算机专业课程,包括从大一到大四四个学年的全套课目。

  与以往网络课程门类多但不系统相比,这次在线平台的课程更注重系统性与规模性的引入大学专业课程。

  据了解,首批开设的22门基础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导论、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从大一到大四四个学年完整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授课老师包括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国内重点院校。每一门课程都由这些名师亲自制作。

  用户除了可以在云课堂平台上报名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平台还会为用户提供后台管理中心,管理自己的学习进度,实现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智能学习过程。云课堂平台上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将对所有互联网用户免费开放。

  在云课堂的平台上,学生不仅在学习过程中可与老师互动,而且在课后还要按时完成作业,结课后会获得结课证书。据了解,该互联网公司计划联合授课教师对每一位完成学习的同学颁发证书,证书由授课教师亲笔签名。

  “慕课”入大学课程常态化

  除了校园服务,大学课程也正在积极“拥抱”网络开放课程。

  依托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共享平台,本学期北工大面向该校都柏林学院和樊恭烋学院的大一新生,首次试点开设了两门“慕课”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数学大观》。目前有10个班,3个课堂,共246人参加学习,学生课程考核合格将获得相应学分。据了解,在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目前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60多所“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都加入了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北工大也于2013年6月加入其中。

  北工大表示,下一学期,学校将在此次试点的基础上,面向全校学生再增设4门MOOC课程,以此作为北工大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优质资源的有效补充途径。希望通过此类课程的引入,推进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师生互动、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对于互联网课程能够在多大程度取代大学面授课程,尚有很多不同观点。北工大人文学院大四学生汤溥弘就认为课堂还是采取面对面的授课形式比较好。“首先,我国的基础教育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没有给学生培养自学的环境,我们在大一、大二的时候还是需要有老师来指导学习,如果这时候就选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很有可能导致一些学生更加不爱学习。”

  ■ 对话

  互联网有利课程传播面对面有助激发思想

  ●对话人:北京建筑大学计算机教学与网络信息部副主任魏楚元

  新京报:目前各高校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北建大的情况如何?

  魏楚元:北建大在西城和大兴有两个校区,在校学生1万人。这两年学校在修信息高速公路,已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园,学生和老师在学校的衣食住行通过这张卡就可以了。在课堂上,现在马上要落成一个高性能互动录播教室,老师在课堂上的授课内容可自动进行录播,而且两校区之间可共享视频。

  新京报:未来大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魏楚元:互联网发展的趋势目前已经是人类无法阻挡的意识潮流,传统的大学正在逐步变得越来越没有围墙了。传统的教学,一所学校老师讲的课只有本校学生能听,其他学校的学生无法享受,现在互联网改变了原来知识层面不利于传播的问题,比如,如果一些世界著名大学的课程能在网上共享,中国学生只要访问网站就能共享到优秀的课程,也不用非要走出国门才能学习到世界优秀大学的课程。

  新京报:这种互联网的发展,是否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

  魏楚元:互联网高度发达之后,对人类的伦理结构有一定改变,传统的朋友间的沟通由过去的面对面变为手机、微信沟通。这个问题有利也有弊,首先互联网是个巨大的知识库,也提供了比较快捷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工具,比较利于知识的传播。另外,由于互联网知识量大,容易丰富人们的思维。不利的一面是,人类在知识的获取之后,对知识的生产和二次加工的能力要弱化了。

  新京报:未来北建大的授课模式是否也会改变?

  魏楚元:我个人认为,学生与老师的课堂讨论不能被信息化手段所取代,不能完全依赖于这种平台,还是要面对面交流、激发一种思维。未来远程教育是很大的一种趋势,但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授课模式。

  声 音

  我认为,教书育人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没有面对面来得实在。因为很多时候通过网络交流的东西未必能及时说清楚。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大四学生汤溥弘

  互联网发展的趋势目前已经是人类无法阻挡的意识潮流,传统的大学正在逐步变得越来越没有围墙了。但我个人认为,学生与老师的课堂讨论不能被信息化手段所取代。

  ——北京建筑大学计算机教学与网络信息部副主任魏楚元

  本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杜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