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手机、iPad等新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益普及。根据近两年统计报告,少年儿童对新媒体的使用仍处于持续攀升阶段并日趋稳定,新媒体对少年儿童社会交往的影响也正逐渐受到重视。
有调查发现,父母在家不上网、父母反对孩子上网、家里不能上网的孩子有网瘾的比例高,父母支持孩子正确使用网络的孩子,网瘾反而不高。可见家长及学校对孩子的网络社交树立正确的观念至关重要。同时家长也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新媒体社会交往知识储备,引导孩子使用安全健康的社交工具,遵循正确的社交规范和礼仪,指导他们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自我约束的能力。
在饭桌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群成年人每个人都低着头,拿手机刷微信、刷微博,如今这种现象也已蔓延到孩子中间。
今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少年儿童发展蓝皮书(2013-2014)》,对新媒体与少年儿童社会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就包括新媒体对少年儿童人际交往的影响。调查显示,少年儿童通过网络进行人际交往和互动是高发的网络行为之一,其中,“聊天”占到了63.9%,仅次于“听音乐”(68.7%)。此外,“更新微博、空间”占到了40.2%,“查看好友信息”占到了27.9%。
儿童新媒体交往形成兴趣共同体
“根据我们的调查,55.4%的少年儿童经常在网上交流的好友是现实生活中原本就认识的人,经常与网上认识的新朋友交流的只占8.1%。同时,经常使用互联网的少年儿童中,有三成多认为上网后他们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交往增加了,还有51.2%的孩子认为没有什么变化,只有8.1%认为上网使原有的朋友交往减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指出,新媒体使得孩子交往的频率和范围扩大了,新媒体为孩子打开了跟世界交往的窗口,孩子人际交往的广度和宽度变得不一样了。
“据我了解,我的学生多使用微信、易信、QQ等软件联络,他们的朋友圈主要是同学、老师和家长,交往主要内容是聊游戏、问作业和闲聊。他们认为这些新媒体增进了朋友的联系,非常喜欢。”北京市黑芝麻胡同小学媒介素养教师李东林也表示,学生们的新媒体交往仍旧以现实交往为基础,他们通过新媒体结成了新的学习共同体、游戏共同体、社交共同体。“当然他们也有不喜欢和烦恼的时候,比如收到垃圾信息和不认识的人的骚扰。”
新媒体易弱化孩子现实社交技能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媒体交往中,少年儿童对老师的信任度和情感投入似乎相对偏低,调查显示,“最愿意对老师说知心话”的只有5.1%,这一比例甚至低于选择“网友”(11.6%)的比例。“从我们对部分小学生的调查来看,他们和老师之间沟通通常会面谈或打电话,只有在同龄人沟通时才会经常使用微信、QQ。”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传媒教育研究中心讲师张洁近年来一直从事媒介素养方面的研究,她指出,孩子喜欢用新媒体和同辈人交往,在这方面他们同成人世界似乎是割裂开的。
新媒体对少年儿童的人际交往具有促进作用,不过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负面信息容易获取,不加区别地使用各种流行语,逗比、草泥马等词就经常使用。”李东林指出,孩子们也容易受社会错误价值观的影响。
“新媒体还容易弱化孩子的现实社交技能。”孙宏艳解释,网络社交很简单,愿意说就说,不愿意说就走人,关了电脑、软件,对方就不存在了。有些孩子长期在网络上交朋友,就会忽略现实,导致交往技能简单化,遇到问题就像网络上交往似的简单化处理,其实这就是不会和人交往。“网络上交往是平面化的,以自己需求为主,而现实中交往是立体的,需要更多的沟通和包容。”
■ 观点
学校也要转变教育观念
●李东林,北京市黑芝麻胡同小学媒介素养课程教师
家长对于孩子使用新媒体,既不能太过紧张,也不能放任不管。应该和孩子多交流,了解孩子对新媒体的看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比如孩子沉迷于某个游戏和电视剧,可以请孩子给你讲讲游戏和剧情,共同探讨故事的发展。培养孩子正确的认知能力。从儿童的心理情况和社会实际情况看,目前不应鼓励孩子见陌生网友,媒体交际不能带替实际交际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当然,学校也面临教育观念的挑战,前年,当我第一次提出把微博引进课堂时,学校教师进行了一次讨论,出乎意料,反对的意见占了上风。他们认为微博是社交媒介,是营销媒介,不适合教给学生。但也有人支持,说学生可以接触微博。我做了调查,发现每个班都有同学接触,少的半个班,多的全班都上,这给了我开课的底气。在课堂上,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孩子明确微博的利与弊,讨论使用方法。
在虚拟空间锻炼现实交往技能
●张洁,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传媒教育研究中心讲师
当我们问孩子父母什么时候给孩子买车,他们都会回答孩子要到年龄,还要去驾校学车,但是对待新媒体,孩子几岁可以用,怎么用,家长就不知道了。我认为家长指导孩子使用新媒体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文明礼貌,网络虽然是虚拟空间,怎么跟人说话,如何表达善意等等,这和现实世界应该是一样的。二是嘱咐孩子要注意个人隐私,比如怎样发布照片,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同时注意不要丑化同学;三是要注意个人信息安全,比如密码怎么管理,我经常遇到孩子,问他的QQ号,他顺便会把密码告诉你,这方面的防范意识是要有的。
声音
我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孩子们其实对自己的网络行为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让他们愤愤不平的是:家长沉迷网游,网聊,却限制自己的行为。
——北京市黑芝麻胡同小学媒介素养课程教师李东林
本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孔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