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观察
中国地方债已经成为中国金融风险的一大隐患,备受海内外包括投资者在内的机构和人士忧虑。地方债完全不符合资产证券化的要求标准。仅从透明性来说,地方债就非常不尽如人意。
目前,内地银行、信托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正在厉兵秣马备战资产证券化业务(ABS)。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12月15日下发《资产证券化业务基础资产负面清单指引(征求意见稿)》,拟将地方财政或融资平台排除在ABS业务以外。引发市场多方解读。
简单地讲,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行为,使其具有流动性。资产证券化使得商业银行盘活了额度大、期限长、严重缺乏流动性的长期贷款资产,给金融机构提供了强大流动性支持,使其能够具有充足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美国是最早实行资产证券化的国家。正是资产证券化的快速发展,才使得美国银行业盘活了几万亿缺乏流动性的住房按揭贷款,使得商业银行保持充足流动性支持新的住房贷款需求和支持实体经济实体企业发展。同时,也给金融市场提供了新的投资品种。
但并不是所有资产都可以证券化。能够证券化的资产有非常具体的要求,比如:具有较高的透明性,具有稳定可预期收益回报,有较强的履约刚性保证,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等。一句话,必须是优质金融资产。
中国地方债已经成为中国金融风险的一大隐患,备受海内外包括投资者在内的机构和人士忧虑。地方债完全不符合资产证券化的要求标准。仅从透明性来说,地方债就非常不尽如人意。地方债筹资规程、种类、投资方向、项目回报、预期如何等至今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第三方评估结果。仅从地方债目前数量规模来说,不透明性、不确定性都非常大。如审计署日前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为17.89万亿元。但是,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表示,“实际的地方债和上报的地方债有巨大的差距。”他透露,在地方调研的时候,走了十几个城市,他们说只报了10%,有些报了20%、30%,超过50%的都没有。
没有足够的透明性,接下来对证券要求极强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就无法保障。投资者在购买债券时,事实上是将自己的财富交给那些他们几乎一无所知的人。在购买证券之前,投资者会审视该公司的财务报表。但投资者怎么才能相信证券发行人是在诚实地报告信息呢?
地方债如果纳入到资产证券化,质量无法保证,履约能力不可预期,安全性存在隐患。过去,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来还债。从农民手中低价拿地,高价倒卖给开发商,然后政府与开发商联手推高房价,来维持地方政府的卖地高收益和开发商的暴利。而现在房地产市场大势已去,高房价根基已经坍塌,地方政府卖地还债之路越走越窄了,地方债风险已经凸显。这个时期决不能将其纳入到资产证券化范围以内,否则,就是替地方政府甩包袱,就是对投资者极度不负责任,就是一开始就想毁了资产证券化这个产品和市场声誉。
□余丰慧(财经评论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