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参
在美国,若电影情节中有对某国现任领导人指名道姓的影射,可能被认为带有恐怖主义倾向。而《刺杀金正恩》起初执意上档,奉行的显然是另一种标准。
据美国多家媒体报道,原拟在圣诞节档期上映的电影《刺杀金正恩》,日前被美国4大院线暂时取消上线计划。原因是据闻有黑客攻击了索尼公司网络,并发出“如电影上映将令观众陷入9·11式恐慌”的威胁,对此奥巴马回应:“请勇敢地去影院看这部片子吧。”而此前针对这部电影的排期上线,朝鲜政府曾多次表达不满。
从任何角度看,《刺杀金正恩》都只是部喜剧娱乐片,而非政治影射片:影片中的人物、情节移植到其他国家或架空背景,都不影响剧情演绎。从此角度讲,似乎很难理解,当初制片方索尼公司及美国电影协会(MPAA)为什么非要保留这样一个有争议的假设性主题?
除了MPAA的分级制度,美国电影业主要依靠自律,但若电影情节中含有对现实中的人或实体的攻讦、影射,就可能遭到对方的法律诉讼。而情节中如果有对某国现任领导人指名道姓的影射,如刺杀等设计,则可能被认为带有恐怖主义倾向。正因如此,美国电影中尽管连本国总统也敢“刺杀”,但通常这些被“刺杀”的目标都是虚拟人物。
基于此,《刺杀金正恩》中对刺杀对象的指名道姓,在遭到当事人公开表示不满后仍执意排期上档,都不免让人觉得是种“双重标准”——朝鲜如今是联合国正式会员国,金正恩是其法定领导人,对其进行“影射人身攻击”被许可,显然奉行了另一种标准。
应看到,时下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在谋求和朝鲜建立某种程度的联系,但“朝鲜是敌人”在美国社会仍是种“政治正确”,即便传统上左翼势力庞大的电影界也未能免俗。而朝鲜当局的抗议,也会成美国某些制片人乐于将这个设定送上院线的动力——更别说,对一部商业娱乐片而言,这样的风波是最廉价的宣传促销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朝鲜很难为好莱坞娱乐片提供任何票房收益,这也让这种“双重标准”执行得更理直气壮:当年卓别林拍《大独裁者》曾被迫更改片名,而米高梅的《Red Dawn》1984年首拍“反派”是苏联,2011年上线前又匆匆改成朝鲜,重要考量之一就是不想因这些“小事”得罪当事国的影迷,影响票房,而这种担心在朝鲜身上几乎不存在,于是《Red Dawn》中朝鲜成了“反派替补”,而《刺杀金正恩》的争议桥段也就这么滑稽地保存下来。
如今《刺杀金正恩》虽出于“安全考量”被暂时取消公映,可它能让这一争议性情节消失吗?难。毕竟“双重标准”仍难消,而取消上映到头来会否成借题发挥的噱头,谁又能说得准呢?
□陈在田(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