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书评周刊·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书评周刊·主题

亲切的高端与“历史热”

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2005年,易中天登陆百家讲坛,以《品三国》一举成名。次年,同名图书达到了几百万套的惊人销量,并创下了破纪录的签售成绩。转眼间,易中天登陆百家讲坛近十年了,而他65岁开始创作的“易中天中华史”,也已经出版到了第十本《三国纪》。从历史的讲述者,变身为以一人之力,完成一套通史的著史者,易中天的身份转变是怎样完成的?从《品三国》到《三国纪》,易中天要怎样完成其历史叙事?11月17日下午,本报记者奔赴上海朱家角镇,在水悦茶楼专访了易中天。

  一

  我对过去的史书确有不满

  新京报:易老师,你好!

  易中天:你好!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新京报:2006年的时候,你说过历史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从《品三国》到“易中天中华史”的《三国纪》,你觉得是身体力行在打破历史层的垄断权,还是说你本身就是一个知识人,本身你就有这种需求,或者说两个原因都有。

  易中天:好像两个原因都不是吧!其实写《中华史》是我一个愿望,一个长期以来的愿望。实际上,早在《品三国》之前就已经有这个愿望了。只是没有找到一种最好的表述方式。为什么要写《中华史》?首先,作为Chinese总要找到自己的根。比如海外华人华侨,即便他们已经入籍,依然认为自己是华人。他们很关心中国的状况,也很惦记自己的祖先。总觉得根在这个地方。因此我就有一个好奇。至少,为什么华人的身份认同感这么强?那一定是有原因的。甚至,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也是有原因的。不把这个原因找到,心里不踏实,这个恐怕是最最重要的原因。

  新京报:我猜测,这里面是不是还有一个原因,你以前读历史的时候,有让你不满意的地方?65岁的时候身体力行做这么一个大工程,肯定有一个动力来源。

  易中天:对,我完全同意你的判断。以前读历史书确实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第一个,《二十四史》帝王家谱。所谓本纪,就是以帝王为历史的线索。《资治通鉴》的意思更清楚,就是治老百姓的。如果这种写法继续延续下去,第一它是维护统治的,第二与我等无关,那要它干什么?它也永远只能找到发现统治的得失。

  新京报:怎么样治人。

  易中天:对,它顶多就只能总结出这个东西来。我们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这个答案《二十四史》是不会告诉我们的。为什么鸦片战争以后,会有这一百多年来的起伏跌宕,《二十四史》也是不会告诉我们的。将来我们怎么面向世界?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每个个人何以自处?这些问题《二四十史》也是不会告诉我们的。

  新京报:《二十四史》之后的呢?

  易中天:基本上岂非全球视野,好像我们民族的历史是全封闭的。这是第二个不满意的地方。第三个,大多数史书写得实在不好看。它是给历史工作者看的,不是给广大读者看的。而历史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你要打破这个专利,就必须让历史变得可以亲近,我们读历史就应该像看自己邻居家的大叔大妈过日子,或者看自己的爸爸妈妈过日子。

  新京报:这就是《中华史》要达到的目的吧?

  易中天:正是。这个《中华史》的任务是:第一要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第二要弄清楚我们在怎么走;第三如果有可能,回答我们到哪里去。这是《中华史》第36卷的任务。至少,第36卷会回答: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我们为什么会这么走。

  所以,我把36卷本《中华史》的主题归结为这样一句话:三千七百年以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最重要的是要回答为什么,而过去的史书往往只讲是什么,不讲为什么。即便讲为什么,它也是讲很直接的,而不去挖他背后的东西。我是主张逻辑与历史一致的,这是黑格尔的方法。我认为在历史的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原因的后面也有原因,最后有一个总原因,这个总原因就叫历史的逻辑。历史是有逻辑的。

  二

  我不是通俗,是亲切的高端

  新京报:你刚才说到了让历史变得可以亲近。其实从2005年你登陆百家讲坛马上就十年了,你讲述历史方式的成功,当时你受欢迎的程度,包括《品三国》非常惊人的销量是个奇迹,回头你看,你觉得在历史的通俗讲述中,有哪些值得总结的地方。

  易中天:我并不很认同“通俗”这个说法。尽管大家都说通俗不等于庸俗。但大多数通俗读物追求的不是通,而是俗,或流于俗。通而不俗并不容易。

  新京报:大众化吧。

  易中天:我对大众化也不太认同。其实《中华史》并不大众化,它是一个高端产品,不是通俗读物,也不是大众读物。所以,我从不问销量。如果它销量很不错的话,那只能说它是苹果6,苹果6不是大众产品,它卖得也不便宜,但是它照样可以受欢迎。我绝不迎合所谓大众口味,我的态度很简单,就是你爱买不买,爱看不看,一定要高端。《中华史》绝对是高端产品,但高端不等于拒人于千里之外。高端可以亲切,关键你自己不要端架子。

  三

  吃不到放心肉,买得到放心书

  新京报:但是读者有权要求这些书是可靠的。

  易中天:当然。吃不到放心肉,还能买不到放心书?

  新京报:你的办法是?

  易中天:每一个史实,包括历史人物的每句话,我都在后面注明出处。也就是说,我保证我讲述的这段历史至少是有案可稽的。我不能说我讲的历史是真实的,因为原始记录都有可能是假的,这没有人能保证,谁要说能保证就是一个骗子。但是我能保证,第一我是有案可稽的,不是我信口雌黄。第二个我要保证的是,在即便有案可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真实。

  新京报:这又怎么能做到呢?

  易中天:让证据说话。我要求证据有三个:文献、文物、文字。在文献和文物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取文物不取文献,因为文物是不会撒谎的。还有古文字是不撒谎的。这样就能避免非历史专业写作者常常会犯的错误。

  四

  对写史潮流,我只能亦喜亦忧

  新京报:2006年《品三国》的成功,使得很多人投入到历史写作,甚至一些从来不写历史的作家,也投入到历史写作里面去了。作为一个先行者,你怎么看这个潮流?

  易中天:这个只能问他们了,我实在是不方便评论,也无权对别人说三道四。可能很多人明白几点:第一原来历史读物还可以这么受欢迎,以前历史书是没人看的,现在知道了,历史书还是有人看的。第二个,原来历史书也可以这么好看。可能还有第三个原因,原来写本历史书还能挣点钱。我想可能有人明白了这三点。不能说这就是人家的想法,这只是我的猜测而已。

  对于这个潮流,我只能表示叫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我们本来就是一个历史感很强的民族,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华民族没有宗教,但是有历史。我们能够回归这样一个传统,至少不能说是坏事。但任何事情一旦成为潮流,一定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这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怎么能让我们的读者来鉴别?你不能要求读者都是历史专业毕业的。

  五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为何没火

  新京报:你在《品三国》之后,又讲过《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当时我跟你做过一个采访。我感觉,跟《品三国》相比,应该说,这是你更乐意向读者传达的内容。但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观众和读者层面来说,它的受欢迎程度不及《品三国》,这是不是你想给的跟读者想要的有一个错位?

  易中天:有多重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时”,《品三国》成功也有多重原因,正好踩在那个点上了,这是一个原因。当时百家讲坛经过阎崇年刘心武这些人的努力,开始有了知名度。如果我早两年去百家讲坛讲《品三国》,也未必那么火。

  第二个原因,题材。三国在中国是家喻户晓,应该说是大中华文化圈内家喻户晓。后来我还去韩国,跟韩国作家做这方面的对话,他写了一本书叫《三国志》,但是在韩国里面“志”是故事的意思,实际上在日语里面叫“物语”,实际上他们是写小说,不是写历史。包括日本的一些作家,写的都是小说,不是历史。但是确实知名度很高,家喻户晓。如果不是这个题材,也未必那么火。

  新京报:对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观众和读者肯定没有那么熟悉。

  易中天:是的。这个题材大家觉得比较陌生。但实际上很难说,是我们得到了不对的心理暗示,总觉得《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这个东西肯定很不好听,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也可以讲一个例证。后来我受邀到美国访问,到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讲“先秦诸子”。主办方非常为难,说没人来听。我说不行,我说美国其他地方都可以按你们的想法去讲这个讲那个,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胡适先生待的地方,我必须讲“先秦诸子”,结果那场演讲推迟半个小时举行。为什么?人满为患,临时加坐椅,盛况空前,让主办方大吃一惊。

  另外,我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时候,百家讲坛已经开始退潮。也就是说讲《品三国》的时候,正好那个潮往上。到了高峰必定要退潮的。何况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时候,某些媒体带头唱衰百家讲坛,制造百家讲坛收视下滑的假新闻。这个假新闻制造出来以后大家都相信,然后大家都不看。新闻的规律就是,人咬狗是新闻,没咬过它也相信。没办法。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