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书评周刊·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6:书评周刊·主题

对读

《品三国》与《三国纪》

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2006年出版的《品三国》,与2014年出版的《三国纪》, 尽管在内容上有重合之处,但两书的篇幅、立意、脉络和行文方式上,均有很大的不同。

  篇幅之别

  《品三国》 分为上下册,按照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的内容成稿,共分了48集和结束语,全书总计约40万字。

  《三国纪》 的正文加上插图、章节页共计才194页,加上注释才11.4万字。

  结构之别

  《品三国》 共分为“魏武挥鞭”、“孙刘联盟”、“三国鼎立”、“重归统一”四个部分。

  《三国纪》 分为“袁绍揭幕”、“魏武挥鞭”、“孙刘联盟”、“三分天下”、“武侯治蜀”“桃源惊梦”六章。

  内容之别

  《品三国》 从曹操开始写起,带出史实,既有人物性格的综合描述,也有对人物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的清理。偏重于“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引述史料,拨乱反正”。

  《三国纪》 以东汉末年证据为开端,基本按照时间和事件发展的先后线索,讲述了三国的形成,以及各个政权内部不同政治势力对于政局的影响,蜀汉、东吴和曹魏的灭亡。偏重于史实重构,推翻陈说,价值重建,反思文化。

  立意之别

  《品三国》 以《三国志》等史书为对照,作者综合多方史料和学者的研究,有意对照史实与文学的差别,清理《三国演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具有“还原”史实的鲜明色彩。

  《三国纪》 运用了田余庆、朱维铮、陈寅恪等学者的学术成果,更注重这一段历史的展开过程及其走向的内在逻辑,对于士族与地主阶层,门阀与军阀的关系,各个政权内部不同政治集团的势力分布,以及利害关系等进行了描述,更具“立论”的个人烙印。

  行文之别

  《品三国》 对于重要历史人物及重要事件交代详尽,行文晓畅而达观。

  《三国纪》 行文有剧本风格,简练而生动,画面感强,节奏快。

  笔法之别

  《品三国》 幽默风趣,并有许多调动观众情绪的无厘头语言和调侃。全书注重人物外貌的描述与性格的揭示,讲述者本人有时也会穿越时空,以对照者的身份出现在历史现场。如:“曹操身材短小,估计也就和我差不多吧。跟1米84的诸葛亮比起来,只能算是不合格的残次品。” “那时候江东的老百姓都称孙策为‘孙郎’,称周瑜为‘周郎’。郎,就是小伙子,有赞美的意思。所以,‘孙郎’就是‘孙帅哥’,‘周郎’就是‘周帅哥’……帅哥都是喜欢美眉的,所以孙策和周瑜分别娶到了当时最漂亮的两个女孩子……可以说这时的周瑜是战场、官场、情场,场场得意……反正我是很羡慕!”作者类似于说书人与旁观者。

  《三国纪》 生动简练,几乎没有多余的描写。书中很少涉及人物的外貌与性格,更注重情节的紧凑与史实的内部机理,笔法的可亲,并未影响到作者作为一个正襟危坐的著史者形象。

  史料之别

  《品三国》 在分析人物事功、性格、政治得失时,往往罗列多方史料和不同学者的研究,并且对与前因后果,利害格局等有着较为详尽的铺陈和描述。比如说曹操,“曹操能够如此本色,说明他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不过这个英雄是很狡猾的,很奸诈的,因此是奸猾的英雄,简称奸雄。而这个奸雄呢,又是非常可爱的,所以我认为对曹操的评价就是这五个字——可爱的奸雄。”为此,书中罗列了曹操和许攸,曹操和丁夫人,曹操和陈宫等人的故事,证实曹操性格的多面与复杂。

  《三国纪》 将史料和其他学者的研究放在注释里,正文直接叙事或立论。没有提到丁夫人,提到了许攸,但主要限于叙述官渡之战的需要,而不是为了突出曹操和许攸的性格以及两人之间的关系。

  目标之别

  《品三国》 “希望把三国人物一碗水端平,都是以一种客观的、公平的、尽可能真实的这么一种态度去看他。”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三国,我们这个节目要做的工作就是讨论这三种形象。一是要‘还原’,就是告诉大家历史的本来面目是怎样的。二是要‘比较’,就是看看这三种形象究竟有什么不同。三是要弄清楚历史形象为什么会变成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其实‘尽入渔樵闲话’的,又岂止是‘六朝兴废事’,又何止‘三国事’?那是可以包括一切的历史,正所谓‘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纪》 那么,三国这段历史的本性是什么?

  前半段,是曹操与袁绍的路线斗争;后半段,则是曹魏、蜀汉和孙吴的权力斗争。后来三分归一统,不过是回到了历史的本来走向。指出这走向,并找出它背后的深刻意义和支配力量,才是历史学的任务。

  因此在本书中,并没有多少剑拔弩张和老谋深算。本书不是《三国演义》,而是《三国纪》。你也许看不到某些特别想看的东西,只有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历史。

  结论之别

  《品三国》 三国这段历史呢,是很奇怪的,或者说是很怪异的。从断代史的角度讲,从纪年的角度讲,没有什么三国,如果不是陈寿写了一本《三国志》,那么它独立成为一段历史是不是可能还是一个问题。因为汉或者说东汉最后的一个年头,就是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就是魏的第一年,就是魏的黄初元年,也就是说,从纪年的角度讲,汉魏是紧接着的,汉以后就是魏,哪来的三国呢?但是我们又不能否定三国确实存在。所以三国这个历史叫做似汉非汉,似魏非魏,第三者插足,是个插曲。实际上不但三国是一个插曲,整个魏晋南北朝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也是一个插曲,是个大插曲。

  《三国纪》 三国,不该这样被人瞩目。

  事实上,这段历史并不重要。它不但比不上之前的启废禅让、西周封建、秦并天下和独尊儒术,也比不上之后的五胡乱华,更不敢望百家争鸣之项背。

  其实一切政治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利益之争。争利而言义,只能是吹牛撒谎装模作样。这就是“伪善”。做假做出一套方法和技巧,则是“权谋”。不搞权谋也不行。因为大家都打道德牌,都要占领道德制高点,都要指责对方“不义”。这就只能搞阴谋,不能搞阳谋。

  显然,权谋是因为伪善,伪善是因为忠义。被高高举起的那面“道德的旗帜”,其实是罪魁祸首。

  这就是《三国演义》的“性之病”。

  新京报记者 张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