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书解析】
在姜文的《一步之遥》上映前,中国银幕上的霸主无疑是《匆匆那年》。截至笔者写此文时,上映13天票房已近5亿。
近两三年,泛青春文学改编的电影一直是影坛上一股力量:投资低,票房高。小说已经有庞大的读者群,基础观众不成问题,几年前读过这些小说的人,现在大都初经人生的艰困,开始怀念校园生活,而他们很能贡献票房。于是我们看到了初执导筒的赵薇,凭一部青涩的《致青春》拿到7亿票房;炒20年前冷饭的《同桌的你》拿到4亿多票房。
只是这样的“快钱”既与文学无关,其实也与青春没什么关系。几十万字的小说改编成两小时的电影,又要照顾没看过原著的观众看懂内容,必然会大幅删改小说,去掉其中的文学成分,使之成为易于吸收的快餐;导演手法的缺失和对学生生涯的淡忘,也让影片主创除了生硬插进各个年代的标志性事件和几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外,没有其他招数。
于是我们就会看到一些奇特的场景。比如《致青春》和《匆匆那年》,在它们还是小说时,各有一众拥趸为自己心爱的小说摇旗呐喊,两边争得不可开交;而一旦搬上了银幕,我们会发现它们其实差不多。都有个脾气略怪的女主,都有个自我感觉特别良好的男主,都有个不用学习的大学生涯,都有个郑恺演的逗乐配角。
这可能就是文学影像化的尴尬之处,任你有千般姿态,在影视工业的车床上都会被车成标准件,把30万字的小说浓缩成两个字:青春,然后做成标签贴在胶片上,就等着数钱了。电影该有的起承转合,小说向影视转化过程中应有的重谋篇章,在这些青春小说改编的电影里基本看不到。而且这个趋势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果说《致青春》还是很努力地在取悦观众,那《匆匆那年》不过是借用了原著小说的高人气和一些人物名字,按小说脉络流水账地拍下来而已。匆匆地拍,匆匆地上映,匆匆地挣钱。不止那年匆匆,其实每年都匆匆。
□李岩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