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地球周刊·封面故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地球周刊·封面故事

古巴式“改革开放”

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今年9月,古巴165名医疗工作者抵达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
12月19日,古巴哈瓦那,古巴市民将美国和古巴国旗挂在阳台上。
1月27日,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与巴西总统罗塞夫一起参加古巴马里埃尔港剪彩仪式。巴西是该港口项目最大投资者。
2008年,古巴市民在提供上网服务的邮局前等待。
今年1月,一所学校内,学生用手机找寻网络信号上网。

  美国首次对古巴颁布贸易禁令是在1960年,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在那之后一年才出生。

  本周,53岁的奥巴马和83岁的劳尔·卡斯特罗共同宣布,两国将就关系正常化进行磋商。这看似突然的决定背后,与古巴近年来的改革开放不无关系。

  如今的哈瓦那街头,私人经营的餐馆、咖啡馆、理发店、小吃摊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亲历“开放过程”的中国前驻古巴大使刘玉琴的最大感受是,几十年来大街上一直空空荡荡的哈瓦那,现在也开始堵车了。 采写/新京报记者 高美

  古巴“个体户”的逆袭

  2011年3月8日,个体户胡利奥·伊达尔戈的比萨饼店开张了。没有五颜六色的彩旗,没有当地报纸的宣传,甚至没有散发传单,伊达尔戈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下午,起初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

  伊达尔戈和女朋友诺瓦尔等了半个小时,没有一个人进来。又等了一个小时,终于,一个92岁的老奶奶进来,点了一份中号的洋葱比萨饼。

  这是伊达尔戈做个体户挣到的第一笔钱。开业这天,他们总共卖出了30个比萨饼。

  第二天,伊达尔戈卖出60张比萨饼。烤比萨饼的家用煤气炉一刻不停运转。

  伊达尔戈以前在一家国营面包店上班,月收入11美元。古巴放开个体经营之后,他辞去工作,用表兄从美国汇来的1000多美元,开起了比萨饼店。

  允许个体经商,并不是近年才开始,在经历苏联解体的冲击后,古巴共产党明确提出对外开放政策,1992年起古巴实行一系列包括《外国投资法》在内的取得显著成就的政策,其后允许个体户从事多项行业,然后在进入21世纪后,由于改革伴随而来“负面现象”,古巴政府调整政策走向。

  古巴在改革开放的路上一直十分谨慎。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古巴就进行了一轮改革,但刚开启的改革之窗在1986年的“纠偏运动”中逐渐关闭。

  古巴当局2010年末允许私人经商后,古巴人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热情,政策推行后仅一年多里,就有25万人选择了从事个体经营。

  “开饭店、开小吃店、开出租车、理发、补鞋等,”中国前驻古巴大使刘玉琴向本报记者介绍,古巴的经济,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她于2010年赴古巴担任大使,正好经历了古巴这一经济改革的进程。

  据古巴官方媒体报道,截至2014年7月底,古巴已有超47万人登记为个体户。而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理查德·范伯格则认为,古巴的个体经营者远远不止这个数目。在一部报告中他写道,据其估计,在古巴至少有100万人在私营部门工作。

  哈瓦那最大的购物商场Carlos Tercero购物中心附近,满是兜售食品、CD、DVD、衣服、鞋子、牙刷、雨伞、钢笔、小手工艺品的小贩。以前,要买这些东西,必须要去国营的商店。

  刘玉琴表示,她很快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最明显的是,“以前在古巴如果到餐馆去吃饭,能选择的地方很少。现在,从高中低档到路边摊,各种档次的餐饮都有。”刘玉琴介绍,使馆附近也一下子出现了好几个比萨饼摊儿,“我们都开始比较哪里的比萨饼好吃了。”她笑着说道,这在以前是不大可能的。

  网速比以前快了3000倍

  2008年4月14日,古巴的通讯业务营业厅前都排起了长队,这一天,古巴政府首次取消手机使用禁令,允许普通古巴人签约登记手机使用服务。这被视为古巴开放的一大步。

  岛国古巴是个十分富饶的国度,但来自美国的贸易封锁给古巴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以金融制裁为例,进出口交易,必须经过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运作,刘玉琴介绍道,美国规定,凡是和古巴交易的金融机构都要受到制裁,有时罚款多达上亿美元,所以古巴被排除在国际金融机构之外。

  据古巴官方估算,到2011年,49年的制裁致使古巴累计损失9750亿美元。这一数字是目前古巴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二三十倍。

  苏联解体之后,古巴失去了近95%的出口市场和近85%的进口市场,日子更加难过。

  2008年金融危机,令古巴经济雪上加霜。美国美洲政策研究中心在其报告中指出,经济危机令古巴最主要的出口产品之一的镍价格大跌,与此同时,国际粮食和燃油价格上涨,古巴国内又遭受了自然灾害,古巴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困则思变,2008年劳尔·卡斯特罗上台之后,正式启动了古巴改革的进程。

  劳尔·卡斯特罗的第一步,是取消了对古巴人使用手机、电脑、DVD机,微波炉以及其他家用电器的限制。

  手机业务收费不菲,当时签约合同每份收费120美元,这相当于古巴公务员半年的工资,但古巴不少家庭有海外亲戚,他们寄回的美元使一些人还是有能力使用这奢侈的服务。至今年初,古巴有200万手机用户,约占古巴人口的20%。

  放开手机限制的同时,古巴也放开了对电脑的限制,但上网仍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古巴和美国紧紧相依,但因为美国的封锁,古巴无法接入附近的海底电缆,多年来只能通过卫星连接上网,刘玉琴说道,卫星上网不仅昂贵且极慢,开一个网页要好几分钟。

  当时,哈瓦那邮局提供的电子邮件服务费用为每小时1.8美元,酒店内60分钟的上网卡则需花费7至10美元,古巴人均月工资才20美元,上一个小时网,相当于半月的工资。

  为打破美国的信息封锁,古巴和委内瑞拉合作,委托法国的阿尔卡特朗讯公司,于2011年3月成功铺设了一条长达1600多公里的海底光缆,从委内瑞拉海底横穿加勒比海再到达古巴。这一光缆,令古巴的上网速度比此前快了3000倍。

  光缆铺设成功,“网络之窗在古巴打开了。”古巴政府如此说道。

  2011年7月,这一光缆启用,2012年8月,这条光缆在国际手机业务领域投入使用。2013年6月,古巴开放多家公共网吧。

  在古巴,这些网吧叫做“公共互联网接入中心”,一小时的收费约为国企工人一星期的工资,发电邮2.5美元/时;上网4.5美元/小时,虽然贵,但是速度快多了。

  国际电信联盟的数据显示,目前四分之一的古巴人可以享受到互联网接入服务。

  而美古关系的正常化,将会给更多普通人带来与外界沟通的可能,从手机、电脑到互联网。今年6月,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访问了古巴,让外界看到了乐观的迹象。

  路上开始有新车了

  去年12月,古巴当局还出台新政,允许古巴民众从国营商店购买新旧摩托车、小汽车、越野车和卡车等。

  刘玉琴说,她对哈瓦那改变的最直接感受,是路上有了新车,而且出门开始担心堵车了。

  以前,因为燃料匮乏,哈瓦那大街上看不到几辆车,而且跑的,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爷车”。

  刘玉琴还记得有一次她看到一辆很酷的车,她问车主,“这车年代很老吧,什么时候的?”

  车主告诉她车是五几年的,旁边一个人看到她对老车感兴趣,就跟她说道,“你看看我的车去,我的车是1938年的!”

  古巴放开了个体出租、允许人们买车之后,“我们如果去参加什么活动,都要提前走,不能踩着点去,因为开始担心堵车了。”刘玉琴说道。

  古巴一系列新政背后,也离不开美古关系的缓和。

  小布什政府曾限制美国人给自己的古巴亲友汇钱、探亲,而奥巴马上台之后,放松了这些限制,允许古巴裔美国人去古巴探亲。于是,到访古巴的美国人大增,2010年美国就成为了古巴接待游客的第二大来源国,全年有45万多美国人到古巴,这也为古巴带去了不少外汇。

  古巴也慢慢放松了对国人出境的限制。数十年来,古巴人若要出国必须办理一系列繁冗的手续。2013年初,古巴政府取消有关出境许可和邀请信的规定,只要有护照和目的地国家的签证,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出国,因私出国的古巴公民在国外逗留的时间,也从原来的11个月延长到了24个月,这些新政让更多的古巴人有机会出国游览和走亲访友。

  建特区港口未卜先知?

  2011年古共“六大”正式通过了《经济和社会政策纲要》后,古巴的经济改革正式开始了。

  裁减国企员工,放开个体经营,打破大锅饭制度,古巴的经济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古巴建立经济特区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特区就建在离美国最近的港口——马里埃尔港里面。

  1980年,12.5万古巴人从该港偷渡前往美国,多数人成功到达美国,也有部分人在海上遇难身亡,酿成了轰动一时的“马里埃尔事件”。而今时过境迁,马里埃尔港已成为古巴对外开放的窗口。

  2013年9月,古巴正式颁布《马里埃尔发展特区法》,将马里埃尔港设为贸易特区。

  哈瓦那港口一直是拉美重要港口,但哈瓦那港在城市里面,“发展受到限制,”刘玉琴介绍,马里埃尔港距离哈瓦那40公里,是一个新建的港口,古巴政府规划以后将哈瓦那港口作为游船、客船的停靠地,而集装箱、货运等功能都转移到马里埃尔港。

  根据特区法,古巴自然人和法人以及法律允许的外资形式,都可以申请落户该特区,特区将优先发展生物技术和医药、可再生资源、电信、食品加工、旅游业和房地产等,在建成前10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劳动力使用税和地方发展税等。

  今年3月,古巴又通过新的《外国投资法》,给予合资企业和国际经济联合体等更大的税收优惠,允许外商独资企业进入古巴。

  据古巴媒体报道,劳尔·卡斯特罗10月还批准一批外国投资项目目录,所需外国投资总金额达87.1亿美元,涉及农产品、建筑、生物技术、可再生能源等行业。

  古巴一向被称为加勒比海的钥匙,而马里埃尔港的位置更是扼住了墨西哥湾通往大西洋的咽喉。古巴政府期待,马里埃尔特区能够成为古巴“经济模式升级”的助推器。目前,马里埃尔港口一期已投入运营,总体建成后年吞吐量达到300万集装箱,超过加勒比海地区最繁忙的牙买加金斯敦港和巴哈马弗里波特港。资料显示,该港口项目总投资额将近10亿美元,其中,巴西投资了6.8亿美元,成为最大投资者。

  不过目前,外资企业对于进驻特区仍然有些担忧。

  “主要仍是受到美国制裁的影响,”刘玉琴介绍道,美国法律规定,在古巴停留过的船只,六个月内禁止进入美国。

  这一法律也受到包括美国盟友的反对,因此“美国总统利用自己的职权,每六个月推迟执行一次,”刘玉琴说道,所以这一法律事实上并没有执行,但仍然给很多企业造成了困扰,不敢到古巴做生意。

  不过美古关系的正常化,对于经济特区而言无疑是利好的。“古巴做规划的时候是着眼于未来的。虽然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美国取消对古巴的封锁,但是现在正好美国有这样的行动,以后港口肯定会发挥更大的责任。”

  这一系列的措施,虽然没有能够改变古巴整体的宏观经济,但是却显示了古巴政府一步一步实施经济改革的意愿。同时,每一项政策的调整也都增加了整个社会对进一步改革的期望。古巴开放的每一步,都增加了人们对进一步开放的期待。

  ——美洲政策研究中心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