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马拉松赛增加至56个,中国田协取消赛事审批,放宽赛事准入条件
| ||
新京报讯 (记者田欣欣)1月3日,2014中国马拉松年会在厦门召开,田管中心主任、中国田协副主席杜兆才透露,田协将于今年起取消赛事审批,放宽赛事准入条件,简化准入程序,激发社会力量办赛的积极性。田协还宣布,2015年新增5个马拉松赛事,全年在中国大陆举行的马拉松赛事达到56个。
年会上,田协公布了调整后的马拉松及相关赛事管理体系,除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外,同时将开通中国马拉松信息平台,简化注册程序,建立注册赛事日历,为全国跑友提供完整的服务。
此外,田协将于2015年起推出赛道认证服务,“田协将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放宽赛事准入条件,简化准入程序,激发社会力量办赛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民间赛事加入到我们马拉松大家庭中来。同时,做好服务工作,大力推进马拉松赛事管理体系、组织标准体系和注册、认证体系建设。”杜兆才说。
这次会议,田协宣布2015年新增5个马拉松赛事,全年在大陆举行的马拉松赛事达到56个。“2011年,中国马拉松有22场,2012年发展到了33场,2013年是39场,2014年则大踏步增加到51场。”杜兆才介绍说,2014年全国马拉松参赛人群达90万人次,其中参与全程和半程的超过26万人次,“全程马拉松总完赛达到7.7万人次,平均完跑率约为86.2%。作为全民健身的新时尚,马拉松已成为引领社会风尚、丰富城市文化、促进城市和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目前公布的2015年马拉松赛历中,达到国际田联金标的有4站,银标和铜标各1站,中国田协A级赛事30站。
■ 跑者故事
后发制人效果更佳
2015年1月3日,5点半,厦门。起床,洗漱,啃面包,吃巧克力,喝咖啡,穿比赛服,奔赴起点。我的厦门马拉松之旅开始了。
这是我的第5个全程马拉松比赛,虽无“处马”时紧张,但多少还是为这一周来身体小恙而忐忑。7点左右到达起点五通灯塔公园时,那里已人山人海,跑友们摩肩接踵排队等待出发,已经没有空间热身了。这次全马和半马的参赛人数达到了四万五千人。起点气氛很热烈,转播比赛的直升机每次飞过头顶,跑友们就高举双手欢呼,我也由忐忑转为激动。
8点一过,起跑的队伍开始缓缓向前移动,伴着非常有中国特色的《马拉松之歌》,跑友们一起通过了起点。
此次厦门马拉松赛道相对往届有了改进,全程安排在环岛路上,不上演武大桥,不通过老城区,路面相对平坦,更有利于出好成绩。不过,对于从业余组靠后位置出发的人来说,一开始却很难跑起来,只能随着人群慢慢蠕动。
厦门马拉松无愧于“中国最美马拉松”的称号,1月的厦门气温在15至20℃之间,空气质量极好,环岛路景色优美。从光秃秃的北国过来,看到满眼郁郁葱葱的绿色,伴着阵阵海风,心情顿时平缓下来,干脆把配速、成绩、PB(个人最好成绩)什么的都抛在脑后。如释重负后,我边跑边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身体的病痛似乎也跟着减轻了。
前32公里,我基本没有低头看配速,任凭自己跟着人群跑,人多时就慢点,人少时就快点,上坡减速,下坡加速,无论渴不渴,都坚持在每个饮水点少量补充水分。就这样慢慢到了32公里,这时人流稀疏了不少,不少人开始走了起来。我看了下手表,时间过去3小时18分,如果最后10公里跑进1小时,就可以刷新PB了。我咬了咬牙跟自己说:“加速奔跑吧!”
和以往不同,这次到32公里以后没有碰上所谓的“撞墙点”,我的体力足以支撑提速,这也许是前32公里不快的缘故。之前也有很多资深跑友说过,跑马拉松要后半程发力,前半程根据自身情况控制速度,前半程快1分钟,后半程要花2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弥补。北京马拉松,我就是前半程过快,导致半程多次抽筋,不得不走走跑跑完成比赛。后发制人更有效果,这次我深刻地理解了。
最后10公里,我只记得不停地超越别人,轻快地跑出了58分钟的成绩,比前32公里中的任何一个10公里都快。最终,我以4小时16分完赛,刷新个人最好成绩。
赛后,我坐在终点附近的草地上喝饮料放松时,想起了村上春树书中那句话:“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才更为重要。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要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新京报记者 李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