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3:时事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

车补发放之后,还要公开公车去向

2015年01月06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专栏

  车补的发放固然重要,但公众更关心的是封存了的公车的去向,包括具体的封存标准,哪些公车被封存了,甚至被封存公车的具体数量和牌照号,都需要公开透明。这样可以方便公众监督,也可以杜绝封存公车被违规悄悄“解封”的可能。

  中央机关车改方案的实施,随着2014年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单中“车补”的出现,而得到顺利推行。据报道,目前中央层面公车封存和补贴发放工作已基本完成,根据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车补”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此次中央车改的一个基本做法是“车上交发车补”,一手交车,一手发补贴。因此,除了少数单位确实没有准备好之外,大多数的机关都不想当车改的“落后者”。而对地方车改来说,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准备,可能谁都不想率先公布车改方案,而一旦公布了车补的金额,就会成为别的地方的参照标杆。所以,地方车改可能很难做到像中央机关那样整齐划一,会有一个陆续出台的过程。

  车补直接进工资条更加方便

  此次中央机关车改方案已经出现了几个足以影响地方车改推行的内容。

  一是车补就是三等,局级、处级、科级,没有正副之分,这在客观上会增加车改的成本。由于科级每月500元,局级每月1300元,社会上出现了“苦了科员肥了领导”的说法。我想这也不是绝对的,不妨从三个角度分析一下,第一,科员往外跑的几率会越来越少,一般性的文件可以通过网络传送,机要件有机要通信用车,这是不要科员花钱的。

  第二,有车的处长副处长科长开车带着科员外出开会,我想不会要科员掏钱吧。

  第三,车补随级别提高,也是一种相对的合理。在车补这个问题上,还有就是已经改的地方如何“降贴”“软着陆”的问题。笔者曾经提过,车改的阻力之一来自车改区,因为车改区的车补普遍比较高。比如温州的处级干部每月最高的车补有3100元,现在最高为1040元。但这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的。

  二是车补直接进工资条,这是没有想到的。原来还设想像有的地方一样,如杭州,发市民卡,只能用于加油、修车、打的、坐公交等交通费用。现在直接进工资条,简单多了。

  三是有的部门明确规定,有专车的只是在职的副部级及以上的官员与退休的正部级干部,其他的包括退休的副部级干部都没有专车,但是,我还是不清楚退休的副部级干部用车如何解决?是也发车补呢?还是电话约车?如果是后者,就应该给老干部留几台车。退休的副省级干部在全国不是一个小数字,希望有一个制度上的明确规定。

  公布封存公车的去向更重要

  当然,发车补立马可以减少公务交通开支,也相信官员拿了车补之后,会考虑采用更为务实的方式出行。但是,另外两大难题还在等待解决,一是现有公车怎么办,二是庞大的司机队伍怎么办。

  按照2013年的厉行节约条例的规定,现有公车一律通过专业机构评估、拍卖来处理,一个地方公平处理起来还比较容易,要做到全国各地都一律平等,无疑是一场硬战。一方面要公平公正公开,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另一方面也要采用网络拍卖等方式,提高效率。同时,公车在等待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损耗,至少要半个月启动一次。对于司机队伍只能采用分类分流的方式,必要的财政代价是必需的。

  车补的发放固然重要,但公众也关心封存了的公车的去向,包括具体的封存标准,哪些公车被封存了,甚至被封存公车的具体数量、牌照号以及具体处理办法,都需要公开透明。这样可以方便公众监督,立信于民,也可以杜绝封存公车被违规悄悄“解封”的可能。

  应看到,中央层面公车封存和补贴发放工作完成后,中央国家机关的公车改革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各地的公车改革也将加速进行。公车的封存和车补的发放并不意味着车改的完成,而应看作是一个新的开始,公车的去向还应该进一步透明化,方不违车改的初衷。

  □叶青(公车改革专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