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通过踩踏事件可以看到,最为致命的一点就是,在上海有关方面的眼中,或许只有官方组织的大型活动,才叫“活动”,才会准备相应的预案,而民众自发会集的活动,就不叫“活动”,因而就没有灵活启动应急。
转眼间,已是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遇难者的“头七”。
昨天,上海市民自发来到外滩给遇难者献上鲜花,哀悼不幸逝去的生命。
昨天,在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指出,迎新年之夜上海市外滩发生群众聚集踩踏事件,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昨天,上海市长杨雄亦表示,虽然事件原因还有待调查确认,但痛定思痛,必须吸取血的教训,对这起事件进行深刻反思。
然而,重要的问题在于,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究竟应该反思什么,又能够从中得出什么血的教训?
经过一周的沉淀,已经不难发现踩踏悲剧发生的关键节点。这次上海方面取消了在外滩官方组织的跨年灯光秀,于是,外滩所在的黄浦区就没有按照大型活动的一般做法,广泛动员多套预案严阵以待。
遗憾的是,市民并没有跟从政府的指挥棒起舞,外滩跨年夜人潮汹涌,而安保力量不足,已经蕴含了踩踏事故发生的必然。这很像一则自我实现的预言,为了安全却又没有得到安全。
作为一个曾经举办过世界博览会的城市,上海并非不具备对大型集会活动的安全保障能力。但是,通过踩踏事件可以看到,最为致命的一点就是,在上海有关方面的眼中,或许只有官方组织的大型活动,才叫“活动”,才会准备相应的预案,而民众自发会集的活动,就不叫“活动”,因而,也就没有灵活启动相应行政流程。踩踏悲剧的发生,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一些政府官员的思维模式不足,有思维盲区,才会出现责任空白。
在政府部门过于自我的思维模式之下,自然就看不到民众的需求,也看不到社会中许多危机的存在,或者片面地将社会理解为管理而非服务的对象。他们不会意识到,民众即便没有官方号召组织,也会为了共同的欢乐而会集外滩。
显然,无论哪种民众自发活动,都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安全保障、维护秩序等公共服务。如果事关维稳,很多地方都有相对完备的应急预案,但其他时候,维护安全与秩序——这种公共服务时常缺席。
所以,在跨年夜,数十万人出现在外滩,却没有真正出现在有关政府部门、官员的眼中。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充满活力,新的风尚习俗不断出现,然而,很多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却没有跟上。数十万民众一脚踏空于政府部门与社会脱节的现实。
踩踏悲剧发生在城市文明发达的上海,固然令人感到意外,但是,上海亦处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特定坐标之中,不可能穿越到外星文明。这不是替上海有关方面开脱,而是借此反省,上海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又会如何?
在外滩踩踏事件头七之际,我们告慰,我们反思,我们追责,我们更当深思于逝者何以逝去,生者又当如何改变现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