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虽然近年来腕表的盘面尺寸越做越大,尤其不少男表45毫米以上的规模几乎直追怀表,令诸多腕径小的男士都叫苦不已,但为了潮流也好、为了男子气概也罢,过大的尺寸对于佩戴来说实在是一种负担。眼下,“大表”风潮渐有回落,让我们安下心来,好好地找一款佩戴舒适的腕表。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晓
早期腕表以“小”为美
我们都知道腕表是从怀表演变而来,并在二战过后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渐取代了怀表。而腕表的雏形正是女士表,无论19世纪初宝玑为那不勒斯王后制作的手链表,还是19世纪中期百达翡丽表厂为匈牙利王族夫人所制造的手镯表,都是以“功能性饰物”的标准去做的,因此都极尽小巧之能事。
正是它们奠定了早期手表的审美,因此后来当手表的制作兴起,大多遵循了这个传统。直径20毫米左右的女表比比皆是,男表也多为31毫米到33毫米——现在看来真是不可思议。当时的制表师们以制作出极小的机械机芯为荣,当然这也为腕表与直径50到70毫米的怀表之间划分了非常鲜明的界限。
不断变大的表盘
在钟表文化专家白映泽看来,表盘的变大与人们生活的变化、审美变化以及腕表的发展等因素都密切相关。
“审美习惯的改变最重要,当然还有人的个性释放。小面盘旧时被认为是优雅,但八十年代可大可小的石英腕表给机械腕表带来巨大冲击,当机械腕表再次复苏的时候,小机械机芯的优势已经不在了,而手工机械结构成为新的卖点,于是腕表干脆往大了走,让人们酣畅淋漓地欣赏到足够大的机械本身。”
当然不可忽略的是,一战、二战时期军队对腕表的大量需求促进了其蓬勃发展,同时对简明、易读的要求也促使了表盘的放大。比如被认为是第一只量产腕表的卡地亚Santos,就是为飞行员设计的腕表,在当时看来已经是“大表”了。
不过那时候的“大”,在男表而言也不过是到35毫米,比如七十年代百达翡丽的Nautilus、爱彼的皇家橡树,而近些年的皇家橡树可都是38毫米起跳了。
回归传统的理由
近年来最火的热衷做大表盘的品牌首当其冲是沛纳海与罗杰杜彼,被热捧的款式都在44毫米以上,但这个尺寸至少大多数亚洲男性驾驭起来还是有点费劲的。
鉴于腕表佩戴的舒适度以及亚洲市场一向是奢侈品的重要市场,表盘直径稍稍收回来一点也是各大品牌的预备动作,当然与所有的趋势一样,不可能立竿见影成为潮流,但它是一个方向。况且40毫米以内的表盘直径现在看来依然是商务以及休闲腕表的主流,所以有趋势负担的各位可以不用勉为其难为自己的手腕增加负担了,33毫米左右的女款、不超过38毫米的男款,选这样优雅的中等尺寸保管没错。
表盘选择参考数据
●腕径低于120毫米,选择30毫米以下的腕表盘面。
●腕径130毫米-150毫米,选择31-35毫米的腕表盘面。
●腕径160-190毫米,选择36-40毫米的腕表盘面。
●腕径200毫米以上,选择40毫米以上的腕表盘面。
尺寸还需符合人体工学
●小柳,腕表销售顾问
基于黄金分割原理的数据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但同时也要结合购买者的体型、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比如年龄较大的人可以选择传统小表盘,而年轻人、追求时尚、风格中性的则可以选择夸张一点的大表。在尺寸之外,表盘延伸到表耳的弧度是否贴合手腕也是一个因素,要与佩戴者手腕的维度相等,这是从人体工学上的一个考量。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