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书评周刊·历史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书评周刊·历史

马勇 《陈克文日记》是历史风景的素描

2015年01月1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陈克文日记(1937-1952)》
作者:陈克文 陈方正编辑、校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年9月
定价:398.00
钱玄同日记(整理本)(上中下)
作者:钱玄同 杨天石 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10月
定价:280.00

  民国名人的日记已有不少,蒋介石、王世杰、胡适、钱玄同、周作人、周佛海等人日记均相继面世。这些日记对于民国史研究都有不同意义,只是这些日记或从一开始就有留存史料、公开发表的意识,或立意辩护、辩解,因而需要仔细辨别,需要排比。陈克文的日记似乎不属于这种情形,这些随手记的文字,没有刻意发表的冲动,更没有辩解、辩护的主观诉求,因而显得真切可信,显得超然中立。

  重建战时民众生活

  陈克文的日记值得期待,主要是作者地位比较独特。

  作者那时的地位并不算高,也不算低,只是一个公务人员,长期担任行政院参事,服务于蒋介石、孔祥熙、宋子文等政府首脑,与翁文灏、张厉生、蒋梦麟等共过事。抗战后期,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参与过一些政治竞选,并成功当选为立法委员。作者接近权力中枢,向上,能看到包括蒋介石在内的政治家;向下,与一般市民阶层无异,衣食住行,事事关心,通过作者的记录,我们不仅可以获得民国政治家的信息,而且可以重建那时民众的生活情境。

  抗战到了后期,民众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政府官员也好不了多少。作者1945年2月2日日记写道:

  旧历年关在迩,物价又趋上涨。鸡蛋每只已至二十元,猪肉每斤一百六十元,牛肉一百二十元,米和面均上涨甚多。政府实在毫无办法。院长名义送来一万元,名为年终奖金,实系津贴。在旧历年关得此,不无少补。但这种好处并非各机关都能享受得到的。(902页)

  2月9日又记:

  秘书长张厉生因旧历年关物价猛涨,公务员生活倍增困苦,询将何以救济。因言可增发一个月津贴,手续既省,一般观感亦可较佳,甚获彼赞同,签请宋代院长核示。不知果能见诸实行否。张因此事同时表示,彼对于物价管制,已觉无从为力,此大可为忧虑也。(905页)

  中央政府层面公务员尚且如此,地方、学生、军队的情形可想而知。4月5日,陈克文托人给在西南联大读书的女儿带钱及白糖,“昆明糖价闻已涨至每斤二千元,学生生活真不知如何得了”。同一天,又收到亲戚来自故乡广西的来信:“桂林缺米,部队只吃稀饭度日,此种军队如何作战。又云昆山在桂林作战殉职,至今政府无褒恤之令。以一中将参谋长,死后半年,尚寂焉无闻,亦可叹矣。因函白健生先生,请为注意,不知能否生效。”(919页)

  作为行政院高级公务员,陈克文有条件给同乡白崇禧打招呼,也有机会与高层政治家直接接触,或许是因为他并没有想到及时发表这些日记,因而他的记录显得相当直率,无所顾忌。比如蒋介石曾几次单独召见陈克文,陈克文的记录极具现场感,且流露出一点不满意。1945年5月29日:

  晨间接军事委员会交际科通知,蒋委员长约于下午四时到中四路官邸谈话。初不知何事,客厅内已先有二人,再看约见名单,尚有四五人,均系此次出席六全大会之代表,竞选中委而未能获选者,意将对此等党员加以慰藉,勿令过于失望也。谈话时系个别引见,有提及大会者,亦有不提及者。余晋见约五分钟,仅询籍贯属何县份,年几岁,在院内办理何种工作,研究何种学问,家中有人口若干,院内平素最密切往来之朋友何人,此外并不多问。最后说“很好,你很努力,以后有何意见可直接告我”。即起立送客,并未提及大会或党务。(934页)

  两个月后,7月23日,陈克文又蒙召见,同时往谒者还有新任湖南省民政厅长邓介松,见面谈话也是同时进行:

  邓坐委员长之右,余则对委员长而坐。委员长指示余等坐位后,首向邓询问何时赴湘就职,旋对余询近来工作情形如何,年几岁,哪一县人,个人的志愿何在,曾任地方行政工作否,学校时研究哪一门学问,一一回答后,又说“很好,你很努力,我替你留心”,便转询邓到湘后有何计划。对余询问谈话前后不过二分钟,说话不过十句左右,对等邓说话较长,亦不过五六分钟。(949页)

  蒋介石民主素养不足

  在陈克文的笔下,蒋介石显得机械、教条,但也似有可爱处。

  过去很多人说蒋介石“独裁无胆,民主无量”,也举出一些证据。在陈克文的记录中,也可证蒋介石的这一纠结。1945年7月11日:

  此次参政会开幕日,参政员周炳琳代表全体参政员致词,说话有些很不中听。例如说现实政治混乱,又说政府应采纳反对派的话之类。当时蒋主席在场,颇为动气,散会后对王世杰等说:“周某的话对我太侮辱了,我要和他决斗。”后来王世杰劝他不要生气,这种话在民主政治上算不了什么。蒋主席不再说什么,但是预定推周做主席团之一的计划,却立时下命令改变,改推王云五做主席团。可见蒋总裁对民主政治的诚意虽是无可怀疑,对民主政治的习惯和涵养还是很浅薄,很不足的。(946页)

  对于蒋介石,陈克文的文字是尊敬、节制的。对于老长官孔祥熙,陈克文有不满有批评,但又不赞成清流给孔祥熙泼污水。1944年12月22日:

  庸之先生在政治上现在虽然已经失势,但舆论还是对他不断地攻击。有人将他比做汉晁错,希望蒋委员长杀他以谢天下。平心而论,他决不至于有这样的大罪过。汉代七国造反,借口晁错的政策错误,现在只是学者名流的清议对庸之先生不满,各省实力派似乎没有对他不满的。(886页)

  这个看法应该说比较公允,尽管在这部日记中,陈克文对孔祥熙及其家人的批评比比皆是,但他并不愿落井下石,发布违心看法。

  对于接替孔祥熙的宋子文,陈克文有不一样的观感。1944年12月4日:

  近午国防会朋友来电话,宋子文已被选为行政院代理院长。多年蛰伏的要人如今又抬起头来了,孔庸之先生的势力在政治上又倒退了一步。自然在一般人看来,政权始终还是在蒋孔宋一门亲戚之内。去冬今春是孔氏势力最膨胀时期,亦即宋氏势力最衰落时期,如今已成逆势,使人有不胜今昔之感。但不知当局者的心境是如何的。(880页)

  十天后(12月14日),陈克文又有一段分析:

  宋子文被任为代理行政院长,蒋委员长仍然保留院长的名义,副院长还是孔庸之,在法制上是很不合理的。又从一些琐事来看,似乎蒋委员长在形势上曾不能不拔擢宋氏,但心里对宋是始终不放心。张厉生被任为内政部长后,仍然兼任行政院的秘书长,对宋似有监督的作用。又宋氏批办的公文,要从速列表报告(孔氏以副院长的名义实行院长职权的时候,并无此种办法),皆系对宋不放心的证明。本来开罗会议的前后,委员长对宋的观念恶劣到了极点,此时不肯遽尔授以大权,亦是事理之常。(883页)

  对于高层纠纷、心结,陈克文的观察、判断并不一定对。但作为那时最近距离观察的人,陈克文的记录,可以给人们留下不一样的想象空间,可以使研究者在阅读、利用蒋介石日记等更直接文献时,多一种参照。

  《陈克文日记》一百三十多万字,纪事长达十五年,涉及各方面人物、事件,是民国史研究的一个富矿,值得格外注意。

  □马勇(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 相关图书

  《钱玄同日记》始记于1905年12月9日,终于1939年1月14日,距其逝世仅两天,长达35年。除1911年全年阙如外,其余每年都有断续不等的记载。钱氏日记早于其他五四文化名人(如胡适始于1911年1月、鲁迅始于1912年5月),为我们保留了清末民初的许多珍贵的历史情节(如中国留日学生、同盟会在东京的反清革命活动和章太炎的讲学等)。钱氏个性率真坦荡,表述直截了当。他的日记,不仅记个人经历、所见所闻和与同时代人的交往,也记载个人对人、事等各种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同时记载大量的读书心得以及治学成果。因此,本书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尤其是教育史和学术史的珍贵资料,是钱玄同先生35年人生的真情独白,是一部五四前后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是一位重要学人思想、学术观念演变和读书治学的心路历程,是一部五四时期中国学术转型发展的嬗变史。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