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书评周刊·历史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1:书评周刊·历史

千年沧桑史 各自朝圣路

2015年01月10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耶路撒冷史》
作者:(德)阿尔伯特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2014年11月
定价:58.00
耶路撒冷曾被视为世界的中心,是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是让世人魂牵梦绕的去处,是惑人的阴谋、虚构的网络传说和二十四小时新闻发生的地方。
西蒙·蒙蒂菲奥里以客观、中立的角度,依年代顺序,生动讲述了耶路撒冷的故事。透过士兵与先知、诗人与国王、农民与音乐家的生活,以及创造耶路撒冷的家族来呈现这座城市的三千年瑰丽历史,还原真实的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三千年》
作者:(英)西蒙·蒙蒂菲奥里 著;张倩红等 译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5年1月
定价:78.00

  耶路撒冷曾被视为世界的中心,今日的它与过去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耶路撒冷三千年》的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力图中立,依年代顺序讲述耶路撒冷的故事,透过男男女女——士兵与先知、诗人与国王、农民与音乐家——的生活,与创造耶路撒冷的家族来呈现这座城市的历史。目的就是说出事实。按照时间顺序,本书讲述了这座城市的首领、战争、文化、艺术等,是一部关于耶路撒冷的百科全书。

  “一神的殿堂,两个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不仅如此,耶路撒冷更是唯一一个拥有天国和尘世两种存在维度的城市。”

  这句话写在西蒙·蒙蒂菲奥里的《耶路撒冷三千年》封面上,如其所言,世界上或许再没有一座城市像耶路撒冷这样,为众多不同民族、信仰、政治主张的群体所魂牵梦绕,而本书,就是通过叙述这座城市上启“旧约时代”、下至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这三千年来的历史,来揭示耶路撒冷何以成为耶路撒冷。

  1.犹太人的耶路撒冷

  在孕育了人类已知最早文明的西亚新月地带,像耶路撒冷这样的规模、位置和历史的城市原本并不少见,耶城得以出乎其类,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犹太人的到来。

  犹太人并非这里最早的居民,他们之前已有圣经里的“非利士人”等先民居住于此,但以“上帝选民”自居的犹太人最终征服了耶路撒冷在内的迦南地区,将这座小村寨升级为城市,而耶路撒冷被选中,主要是由于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

  公元前10世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犹太人王国以色列建立起来,耶路撒冷进入第一个鼎盛时期,这就是本书叙述的起始点。但此时的耶路撒冷还只是一个小国的都城,在大卫和所罗门两代国王统治后很快衰落,接下来,无论是“巴比伦之囚”,还是“居鲁士的解放”,这些圣经里耳熟能详的典故,还是马其顿、罗马这些大帝国的征服,其实都只关乎犹太一族,耶路撒冷的命运也远不具有世界性的影响,这座城市地位的飞升,要靠下一个时代的人物和事件。

  2.基督徒的耶路撒冷

  一个人的诞生,让犹太教从一个弱小民族的内部信仰升华为当今世界信徒人数最多的第一大宗教,也让耶路撒冷从一座不起眼的边鄙小城,跃升为无数人心目中的神圣之地,甚至宇宙中心。这个人是耶稣。

  公元前后,耶稣在耶路撒冷南郊伯利恒的一座马厩中降生,并于三十余年后在耶路撒冷的骷髅地殉难,随着耶稣的信徒将他的思想发展为一个新的宗教,基督教。这个脱胎于犹太教的新兴宗教,就此开始在西方世界开枝散叶。

  罗马人统治了耶路撒冷,甚至将祖居于此的犹太人赶出耶路撒冷,自此浪迹天涯,但诞生于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反过来征服了罗马,并最终借由罗马的辽阔版图,传遍欧洲,耶路撒冷也就成了天堂与尘世的连接点,不管到没到过这里,欧洲人已将耶城视为灵魂的归宿。

  3.穆斯林的耶路撒冷

  在耶稣时代之后6个多世纪,耶路撒冷又与另一位先知联系在一起,这便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穆罕默德。

  根据伊斯兰教的说法,穆罕默德曾在耶路撒冷“登霄”,于是耶城也成了穆斯林心目中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的第三圣地。穆罕默德的继承人,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统治时期,阿拉伯人成了耶路撒冷的新主人。至此,三大宗教都视这里为不可分割的圣地。

  但这也是矛盾与冲突的根源,一神宗教先天具有排他性,尤其在宗教情感格外激烈的中世纪,在11-13世纪,欧洲基督教国家与西亚北非的穆斯林各政权围绕耶路撒冷归属,持续斗争了近两百年,这就是“十字军运动”。

  这是一段风云际会的历史,也是本书最重点呈现的历史篇章,英雄赴死的慷慨、普通人被战争绞杀的残酷,以及统治者角逐权力的残暴,这些历史与人性中最高贵和最黑暗的侧面,都能从中寻见,虽然已是近千年前的往事,但了解这些,才可能理清持续至今的中东乱局的背景渊源。

  4.帝国时代的耶路撒冷

  十字军运动,在13世纪末以欧洲骑士们建立的几个基督教王国先后覆灭而收场,耶路撒冷先后被几个大帝国控制,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继而是地跨三大洲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

  随着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欧洲人对耶路撒冷的狂热有所消退,但到了18、19世纪,欧洲在国力上取得了绝对优势之后,又纷纷试图染指。从拿破仑到英国首相迪士累利、再到德皇威廉二世,而这一时间段,除了政客们,许多文化名人也在耶路撒冷留下印记,果戈理、梅尔维尔、福楼拜、马克·吐温,甚至沙俄的一代妖僧拉斯普廷,此时的耶路撒冷有点像一个群星荟萃的沙龙。

  这是本书第七部分《奥斯曼》和第八部分《帝国》所述的内容,也是全书中最令人耳目一新的章节,目前国内可见的关于耶城历史的书籍,多是关注前面所述的古犹太人、耶稣、十字军,以及后来的以色列复国和五次中东战争等内容,对于13-20世纪间的耶路撒冷,多是一笔带过,本书正可填补空白。

  5.当今的耶路撒冷

  时代终于来到了当下,上个世纪,中东政治版图上最大的事件当属以色列的建国。犹太复国运动,萌芽于19世纪末,二战后,饱受纳粹德国侵害的犹太人痛定思痛,觉得再也不能过在其他国家寄人篱下的生活,必须拥有自己的祖国,大量犹太人从欧美各地涌向巴勒斯坦,1948年5月18日,以色列国成立。

  犹太人在二战中的遭遇举世同情,但他们的复国,并非没有争议,他们想返回祖先生活过的“锡安圣殿”(所罗门时代在耶路撒冷修建的圣殿),但他们离开的这一千多年,此处并非无主之地,至少在20世纪时,许多阿拉伯人已在此居住数代。无论出于现实生计,还是宗教情怀,双方都视这里为家乡,各不相让,终于,中东战争爆发,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伊始,到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大的战争五次,小的冲突不计其数,时断时续,去年夏天还曾掀起一个新的小高潮。

  但本书并没写到当下,正文部分收尾于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其后的历史则没有涉及。或许这些历史距离我们太近,还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更客观全面地讲述之。

  6.掩卷

  如前所述,耶路撒冷的历史如此丰富,随便截取一段,都是上好的研究与写作题材,所以讲述其中某一段历史的专著已有不少,但像本书这样,“逐行扫描”式呈现耶路撒冷三千年历史全貌的书籍,还是并不多见的。虽然一本书的篇幅远不足以说清所有细节,很多值得详述的地方也只是点到为止,但它交代的脉络,可以当做一张索引表,有心人自可据此按图索骥。

  此外,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是英国犹太裔学者,但本书并没有采用民族立场的表达方式,文字上冷静克制,极少表述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这样的态度,也增加了本书的可信度。

  □曲飞(新京报书评人)

  ■ 相关图书

  本书共12卷,记述了第一次十字军战争及拉丁东方最初20年的历史。所谓第一次十字军战争,始于乌尔班二世克勒芒会议首倡,是西欧军事贵族集团持“收复主的圣墓,支援基督教兄弟”之名,向近东及耶路撒冷进军所引发一系列战事之总括。《耶路撒冷史》是对第一次十字军战争记载最为详细、生动和完整的史著。它篇幅最长,数倍于其他文献,且记载最为完整,一直延伸到战后的1119年,拉丁东方的内政外交皆涵盖于其中。这部书由拉丁文写作而成,以军事战争为主线,对战场的描述翔实细微,真实地反映了近东残酷漫长的血腥冲突,对其中各色人物的描绘刻画生动到位。在征战这条主线之外,全书还涵盖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在内的各方面、层次的内容。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