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1:健康生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1:健康生活
上一篇

医联体探路,莫忘初心

2015年01月13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 记者观察

  从数年前行政命令下的对口支援“拉郎配”,到如今的主动“相亲”多样化组合——医联体模式,似乎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大医院和小医院之间,架起一座彩虹桥。

  尽管桥下争议不断,医联体,是公立三甲医院响应政府号召、彰显社会责任,疏导患者分层级有序就诊而对小医院开展的“技术帮扶”,还是大医院为筹谋自身扩张而展开的“圈地运动”,至今尚无定论。

  在桥上,医联体本身,是技术联合型,还是产权结合型,抑或是新的第三种模式,也难分胜负优劣。尽管存在选择焦虑,也各有探路者“东奔西突”,找到利益的平衡点。但对于公众来说,哪种模式、哪条道路并不重要,关键是在医联体的网络内,一个人生了病,能不能便捷地看上病、看好病?

  早在2013年3月5日,原卫生部部长陈竺就在全国两会上表示,建立医联体是中国医改下一步的重点。截至2014年末,北京市已经组建了30个医联体,其中,两个最大的区,朝阳区和海淀区实现医联体网络下的居民全覆盖。

  虽然模式之争尚无定论,但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在2015年深化北京分级诊疗的初步构想中,仍明确要坚持政府主导,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区域医联体就医格局,并考虑在保留核心医院部分对外号源以满足外地患者就医等需求的基础上,将核心医院原对外号源的一部分调整投放至其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由基层医师首诊后负责转诊。

  针对公众抱怨的社区医院“药品短缺”问题,北京市卫生计生委还计划积极探索医疗机构药品配备使用的新机制,逐步统一医联体内部用药目录也是完成基层首诊的关键之一。

  总之,希望无论“医联体”的未来路有多少,有多远,有多少条,都莫忘“优化资源配置,让患者看病更便捷、医患对接更适宜”这份初心。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