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2:健康生活·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2:健康生活·特别报道

基层医院挂专家号容易,“下转”仍费劲(1)

2015年01月13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朝阳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逯勇,在水碓子卫生服务站病房查房。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1月8日下午,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里,70岁的“老病号”齐建国午休起来,又打开话匣子,跟病友和记者讲述自己“辗转”寻医的事。

  “2006年,我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从那儿以后,每到秋冬,我就生一场病,这些年住过好几次医院,因为负荷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病,专科病房住不进去,就耗成了急诊科的‘老病号’”。

  去年11月,因为血管阻塞、心绞痛,齐建国又被儿女送入朝阳医院急诊科。

  “我在抢救室住了11天,转入心内科病房,又经过10天的治疗,病情趋于平稳,医生建议我转到家附近的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治疗。”齐建国回忆,刚开始,他和儿女也担心社区医院的医护水平。“后来,隔壁病床的病友告诉我,年初在这里住过,条件很好,还有朝阳医生的医生定期查房、在线会诊”。

  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齐建国已经开始依赖这家社区医院的康复管理和健康照料,血压这些年来首次回落并维持在正常水平近一个月。“条件比自己想象中还好,病房都是双人间,配有独立的卫生间,医生护士的服务比大医院还细致”。

  大医院的专家到社区医院出诊;居民患上急症重症,能够通过社区医生顺利找到大医院的对症专家;度过急性期后,又能放心转回家门口的社区医院继续康复。

  这一整套“有条不紊”的就诊、转诊模式,得益于“医联体”的建立。

  “医联体”并非新事物。2007年,北大人民医院和西城区卫生局合作,与展览路等多家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医疗“共同体”,就试图将北大人民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向周边的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拓展,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人民医院标准的诊疗服务,同时,也是引导本来全部涌入人民医院的患者有序分流,让人民医院腾出空间和专家力量收治疑难重症。

  让齐建国受益的北京市首个区域医联体——“北京朝阳医院医疗联盟”,组建于2012年11月7日。不久后,为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和公众分层级有序就诊,“医联体”被作为医改的重要工作,由国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强力推进。

  2013年11月,原北京市卫生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社保局等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试点指导意见》,计划在每30万至50万人的居民聚居区,有规划地组建“大帮小、强帮弱,方便居民就近看病”的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密切协作、分工合理的新型医疗服务保障体系。

  ■ “出”诊

  社区医院也能找到对症专家

  “方便患者就近有序就医”,是医联体的核心目标。“强基层”尚需时间,吸引患者“舍弃”大医院转奔家门口社区医院的第一步,是三甲医院的专家,定期到社区医院出诊、查房,甚至工作。

  2013年9月起,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逯勇,开始兼任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责任主任。

  这是在朝阳区卫生局支持下,“北京朝阳医院医疗联盟”的一次新尝试,朝阳医院向医联体内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派驻业务骨干,除了定期“出”诊,还要从管理和人才培养上,真正把基层医院当成“自家人”,依靠统一标准的服务,把在社区就能解决问题的患者,“留”在社区。

  “刚到六里屯出诊时,半天20个号有时挂不满,这在朝阳医院不可想象”。逯勇回忆,刚开始,患者没有社区首诊的习惯,也不知道社区医院的变化,直到两三个月后,朝阳医院专家在社区“出”诊的消息,才在社区传开,很多患者的就医路径随之改变。

  “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也能找到对症的大专家,还省去了儿女轮流请假陪我去朝阳医院呼吸科来回折腾,我们肯定愿意”,家住六里屯社区的王大妈,是逯勇从朝阳医院带回来的“老病人”。

  现在,逯勇每周都要分出两个半天时间在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诊,此外,还要拿出至少一天时间,来这里查房、组织培训,处理与朝阳医院的各种合作事务。比如,他要确保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中医科、心内科等科室,均有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定时到六里屯社区“出”诊。

  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王艳红介绍,中心现有140张床位,覆盖11万(包含4万流动人口在内)人口。进入医联体服务模式后,日均门诊量从600-800人次,逐步提高到1000-1200人次。

  在逯勇这个责任主任的建议和协助下,六里屯相继配备了血气分析仪、肺功能仪、无创呼吸机等设备,并培训了相应的专业操作团队,目前已能够收治并持续照护管理哮喘、慢阻肺、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

  ■ 转诊

  为劝病人下转“磨嘴皮”

  周君琳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北京朝阳医院医疗联盟”2012年11月成立之后,她便开始在八里庄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八里庄)查房。由于她负责的骨折病人愈合时间较长,病人在朝阳医院进行手术后,术后病人的伤口观察及功能锻炼指导等,她建议患者在基层医院进行,“坦白说,病人如果要在朝阳医院完成功能锻炼、恢复的过程会在较长时间内占用床位,而骨折术后就在于复位固定及功能恢复,要在朝阳医院完成这些也并不现实”。 

  并不是每一个下转至基层医院的患者都能像齐建国那样听到一些“正能量”,周君琳坦言,自己在开展这项工作之初的确碰到了一些困难,曾因为转院跟患者“磨嘴皮”,有些患者因为离家较远等原因坚持不去社区医院,请社会康复团队到家中进行康复锻炼对一部分患者来说又存在实际困难,个别患者也希望能够在医院住到拆线甚至更长。病人或家属对于下转到社区医院的确存有顾虑,对于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医院情况等不能确定,“有些家属可能会要求先过去看一下再决定是否转入,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提出建议,多数患者会同意,但最终的决定权仍在患者及家属,医院不能强迫。我们需要向家属明确,转入社区医院并不是治疗的结束,而是一个延续。”病人下转至社区医院并不意味着与转出医院彻底说“拜拜”,“举个例子,骨折病人通常在术后14天拆线,老年人可能更长,这期间要继续观察伤口、骨折复位及固定情况,同时要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我们的医生都会跟进,有紧急情况医生随时都要去,社区医院病人病情危重还要转回朝阳医院”。

  逯勇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上转病人很容易,但让病人心甘情愿地下转是有难度的,”逯勇告诉记者,在他接触的患者中,一开始大都抱有迟疑,他认为关键在于一般患者得知有三级医院的医生在社区医院后,能够打消不少疑虑。刘洋是朝阳医院骨科一名医生,他平均每周至少会到八里庄一次,对他来说,更多时候去社区医院不是定时的,“我转下去的病人如果有特殊情况,随时都要过去,最晚一次是晚上10点多接到社区医院电话因患者合并出现呼吸困难往医院赶。”

  数据

  截至2014年12月底,北京市各区县都依托辖区内的居民分布和医疗机构布局现状,组建了共计30个区域医联体,包括30家核心医院和296家合作医疗机构,其中,两个人口最多的大区,朝阳区和海淀区,实现了医联体对全体居民的覆盖。

  (下转D03版)

  D02-D0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林文龙 魏铭言 通讯员 张怡 靳晓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