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上海嘉定区民办的斌心学校举办“孝敬文化节”,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在父母面前下跪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以作永远留念。此事引发网民热议,而该校校长回应,读经典、扬孝敬是学校特色。对此,公众怎么看?本期“京报调查”(新京报与优数咨询联合推出)就此展开调查。 新京报制图/高俊夫
■ 旁边评论
人非跪者不能孝也?
不知是因喜欢团体操表演还是想制造动静,近年来,学校组织学生跪拜父母、为其洗脚之类事件时有发生。说起来是孝道教育,可邂逅的总是一滩口水:“作秀说”“裹挟论”如子弹飞。从“京报调查”结论看,认为集体跪拜仪式“或属强迫”“过时了”等声音就不少见。究其原因,是规训式的孝道感召是对“孝”的内涵的窄化,它也未必能将学生观念导向行孝自觉。
孝的表达,从来都不止下跪磕头一条道,反哺从形式延伸到内在才是境界提升。而动辄屈膝,也容易给人多想,觉得它跟现代家庭伦理中内蕴的“对等尊重”价值相违。在此情境下,教育者当摒弃诸如“跪拜父母”之类的教育形式,对孝的阐释也该契合现代精神,而不是深陷对行孝表演加上集体行动的迷恋中,否则,很可能将学生带向歧途。
新京报评论员 佘宗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