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上市公司·人物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3:上市公司·人物

黎瑞刚:游走在体制内外的传媒操盘手

曾身兼四职主导上海文广整合,随后卸任总裁职务;在体制内任职同时,“兼任”私募基金董事长

2015年01月19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上海文广董事长、华人文化产业基金董事长黎瑞刚。图/CFP

  岁末年初,黎瑞刚的职务变动成为一条抢眼的新闻。

  他是中国第二大传媒集团上海文广的“一把手”,曾身兼四职——上海文广的党委书记、台长、董事长、总裁。今年1月初,他卸任台长、总裁,依然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这次职务调整引发广泛关注是因为,一方面文广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百视通、东方明珠正在进行合并,这一资本运作正是由黎瑞刚主导;另一方面,“大小文广”的整合亦是由黎瑞刚操刀。

  在中国传媒界,黎瑞刚是“独一无二”的存在。33岁就曾担任“小文广”总裁,9年后调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厅主任,2014年初又在上海市领导的期望下统领上海文广的改革。

  在担任公职的同时,黎瑞刚还是一家私募基金的董事长,这家基金曾与默多克合作投资星空传媒,与美国梦工厂合资设立东方梦工厂,并成为香港TVB进军内地的合作伙伴,近年来还快速出击,投资了IMAX中国、财新传媒等一大批明星项目,黎瑞刚是这一切的总指挥。

  黎瑞刚卸任“名至实归”

  上海文广内部人士表示,近一年以来,黎瑞刚和此次接替黎瑞刚职务的王建军事实上就是这样的分工。

  与不少重要人物一样,黎瑞刚从去年到今年已“被辞职”多次。

  2014年12月26日,有报道称,黎瑞刚将离任总裁一职,随后上海文广进行了辟谣。

  然而,2015年1月5日,一份流传出的政府文件,坐实了黎瑞刚离职的传闻。上海文广曾在第一时间对新京报记者回应,称黎瑞刚只是卸任了总裁、台长一职,依旧担任上海文广的党委书记和董事长。上海文广解释说,市政府的决定是2014年底做出的,但上海文广收到文件是在1月初,根据以往的流程,这样的人事调整都会由上海市委组织部前来正式宣布,因此在上级正式宣布之前,上海文广未主动发布这一消息。

  关于此次黎瑞刚卸任总裁,有消息称,黎瑞刚的离任是其主动向组织提出的申请。

  新京报记者从上海文广内部人士处获悉,黎瑞刚的确多次向上海市委市政府主动表示,希望退出负责日常运营的台长和总裁职务。该人士还透露,近一年以来,黎瑞刚和此次接替黎瑞刚职务的王建军事实上就是这样的分工。

  据了解,尽管黎瑞刚“身兼四职”,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主要负责宏观战略布局,以及包括资本运作在内的重大改革与发展事项,而王建军则负责落实执行,以及日常媒体内容管理和经营运作。

  “目前黎总尽管卸任了总裁、台长,但他的工作内容其实没有任何变化。”1月15日,上海文广一位高层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在此前关于人事调整的会议上,黎瑞刚发言表示,这样的职务变动是“名至实归”。

  黎瑞刚卸任总裁、台长一事,曾引发业内关于中央巡视组调查的猜想。

  去年下半年,中央巡视组曾进驻上海文广,在随后向上海市反馈巡视情况时,提及“上海文广系统有的单位存在利益输送问题”,这样的表述曾引发诸多猜测。

  有上海文广内部人士透露,巡视组提出的问题,主要牵涉到原来的“大文广”,而此前黎瑞刚长期担任的是“小文广”总裁,仅仅在2012年回归时,短期负责过一段时间“大文广”。

  据业内人士透露,黎瑞刚在负责“大文广”时,曾多次清理历史疑难旧账和涉嫌违规事件,在处理“大文广”一家下属公司的相关问题时,黎瑞刚还曾当场宣布对该公司总经理就地免职。

  此前在与多位投行人士的交流中,新京报记者获悉,资本圈对于巡视组的调查进展尤为关注。最终,巡视组撤离上海文广,百视通和东方明珠的吸收合并正常推进,新上市公司百亿量级的增发获得了多家国有大型基金的参与。上海一家券商研究人士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黎瑞刚依旧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对两家上市公司的合并,以及后续的增发,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

  “两出三进”上海文广

  2014年初,黎瑞刚被上海市委以重任,一人身兼四职,全力推动“大小文广”的整合,以及旗下两家上市公司的吸收合并。

  黎瑞刚1969年出生,1994年从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进入上海文广。最初,黎瑞刚是一名新闻记者。1997年,他作为制片人创立了新闻调查节目《新闻观察》,在当时反响强烈,获奖众多。几年后,黎瑞刚进入政府部门,曾任上海市广电局总编室副主任。

  2001年夏天,黎瑞刚被中组部选派,以访问学者身份前往美国考察,研究传媒运营管理。

  2002年,33岁的他回到上海文广,并被任命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小文广”)总裁。一次接受采访时,黎瑞刚曾表示,组织上之所以把他放在这个位置,也是不怕他犯错,希望他开展试验。

  当时,上海文广已是国内第二大电视传媒机构,旗下拥有11套电视频道、10套广播频率,以及几家报纸和杂志。

  在黎瑞刚任上,上海文广的改革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上海文广先是实现了旗下的第一财经和生活时尚频道的公司制改革。2009年,上海文广又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企业化改制,将上海文广“一分为二”: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传媒集团分别挂牌,前者保留事业单位体制,后者作为上海广播电视台出资成立的公司,将政策允许制播分离的节目制作和广告经营业务从事业体制中剥离。

  这样的改革模式,成为当时“制播分离”的一个标本,后被国内多地广电系统效仿。

  此外,黎瑞刚“走出广电”,与中国电信联手探索出了IPTV,这也让一些“广电老人”将他称为是“历史的罪人”。这项IPTV业务最终实现了借壳上市,这正是百视通这家上市公司的由来。

  黎瑞刚还为上海文广布局了手机电视、高清电视、宽带电视、地面无线电视等多块业务,为上海文广拿下了多块新媒体牌照。

  2009年,在上海文广总裁任上,黎瑞刚创立了国内首个面向文化产业的私募投资基金——华人文化产业基金。基金的主要出资人包括上海文广旗下的东方惠金创投公司以及国开金融等。

  2010年,基金正式成立后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从默多克手中买下了星空传媒53%的股权。

  2011年,黎瑞刚调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厅主任。这是他第二次离开上海文广。

  2012年7月,黎瑞刚从政府部门离职,第三次回到上海文广,担任上海文广母公司“大文广”的党委副书记、总裁。

  他曾表示,在这一次回归后,他自己的主要精力其实是放在华人文化产业基金,对上海文广的工作参与不多,也正是这一段时间,华人文化产业基金快速布局了多个项目。

  直到2014年初,黎瑞刚被上海市委以重任,一人身兼四职,全力推动“大小文广”的整合,以及旗下两家上市公司的吸收合并。2014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黎瑞刚在上海文广改革动员大会上发表了长篇讲话,表示此次回归,是领导希望他能运用市场的经验来帮助上海文广发展。

  在当时的讲话中,黎瑞刚表示:“我希望能够定在一个抓战略、抓大局的角色上,然后能够有一支强有力的执行团队跟我一起合作。”这次发表于2014年初的讲话,似乎为2015年1月的职务变动埋下了伏笔。

  今年1月,上海文广方面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此前黎瑞刚“身兼四职”,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改革,如今上海文广的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职务的变动有利于更加规范的公司治理。

  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冲突”

  黎瑞刚表示,“今年同时横跨在上海文广和华人文化产业基金上,我就特别小心。”

  在上海文广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的同时,又担任一家私募基金的董事长,这样的人事安排在国内并不多见。

  一家国有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虽然几个大的出资人都是国有企业,但华人文化产业基金相对更加市场化。

  黎瑞刚也曾强调华人文化产业基金属于“体制外”。

  在2014年春节后的长篇讲话中,他表示:“我这次回来确实跟以前是不太一样的,因为我毕竟还管着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所有的业务,体制内和体制外两边要兼顾,不太可能像原来那样把全部的时间精力放在这里。”

  他并不回避两个职位之间的冲突:“客观上我有很多矛盾冲突,一是时间精力上不够,二是角色定位上矛盾,三是利益上有冲突。”

  2014年年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黎瑞刚表示:“在华人文化产业基金我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比较少。今年同时横跨在上海文广和华人文化产业基金上,我就特别小心。如果一起做事情,就要把这个界限、游戏规则、包括流程分得比较明确,决策机制要特别透明公正。”

  不过,无论是体制内的上海文广,还是体制外的华人文化产业基金,从公开资料来看,黎瑞刚等管理层都没有持股

  这一情况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变。2015年,华人文化产业基金投资的星空传媒有意赴港上市,在上市前,星空传媒将联合管理层团队收购默多克持有的47%的股份;此外,百视通和东方明珠合并后,也将探索股权激励机制。

  上海文广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在2014年12月中旬,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视察时表示,支持上海文广在重组后率先启动股权激励,为全国国有文化上市公司提供可行范例。

  □新京报记者 郑道森 北京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