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北京新闻·城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5:北京新闻·城事

十年社区矫正 再犯率低于0.16%

2004年起北京试点社区矫正,800余协管员帮助矫正人员“在家”服刑

2015年01月20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2015年1月14日,大兴区青云店镇“社区矫正协管员”张连海(右)和同事一起,到某村的社区服刑人员赵凯家中走访。新京报记者 高玮 摄

  【地理】

  青云店镇

  2003年7月,北京作为全国首批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试点省市,在3区县启动试点。2004年5月,试点在全市展开。社区矫正是指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执行刑罚,通过对社区服刑人员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将其教育改造成守法公民。

  在大兴区青云店镇司法所,张连海作为“社区矫正协管员”已近十年,经历了大家对“社区矫正”从陌生到熟悉,社区服刑人员从“抵触”到“配合”的过程。

  11年来,北京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5万名,矫正期间再犯罪率保持在0.16%以下。2014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制定社区矫正法”。目前,相关工作正在进行。

  改革者说

  近年来,群众对社区矫正从陌生变为理解,社区矫正模式逐年完善,越来越多的社区服刑人员走向新生活。但在基层司法所,志愿者、协管员等辅助力量仍有待加强。如果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能对法律、教育和心理学有所擅长,相关工作将会更加顺畅。 ——青云店司法所所长胡志强

  1月14日下午4时,气温已是零下,寂静的乡镇街巷越发冷清。张连海还要和同事老谢一起,骑电动车走街串巷,做一份外人看来有点“神秘”的工作。他们是大兴区青云店镇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协管员”,职责是协助司法所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帮教和管理。再有两个多月,52岁的张连海做这份工作就满10年了。

  与张连海同样当社区矫正协管员的,在大兴区有90人,整个北京市有800余人。

  勤走访助父子解心结

  青云店镇某村的社区服刑人员赵凯,是老张他们要走访的第一个社区矫正对象。29岁的赵凯因与他人发生冲突致人重伤,被法院判决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根据规定,他要到社区进行社区矫正1年。

  下午4时15分,老张二人刚来到赵凯家门口,就看到赵凯和朋友开着面包车回来。“叔,我们去丰台那边搬了几盆花,之前已经跟所里请假了。”赵凯拉开车门,看得见几个褐色的陶制花盆。

  按照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应当每周电话报告、每月到司法所当面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区县。

  “行,你们开车要小心,遇事千万别冲动。再出事,只要够上行政拘留,就必须收监执行了。”老谢说。

  张连海则叮嘱赵凯的朋友:“你们别让他喝多了,没事别去人多的地方,容易生事”。

  三五分钟的工夫,一支烟抽完,二人骑上电动车,赶紧去下一个矫正对象李明的家中回访。

  推门进入李家的小院,李明的父亲李东正在给儿子做晚饭。

  2013年,17岁的李明与修车铺老板发生争执,用小刀将对方捅伤,后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一年。参考了司法部门的入户调查,法院认为李明适用社区矫正模式。如今,李明刚结束社区矫正进入帮教期,张连海他们定期会登门,完成帮教工作。

  张连海记得,第一次见到李明时,他跟着母亲来司法所办手续,对干警和协管员的问话,内向的他大多回答“嗯、啊”。张连海了解到,由于教育方式不当,李明与父亲的关系很紧张,父子俩基本不说话。

  2014年6月,李明的母亲离家出走。张连海等人增加了走访频率,建议他们父子多沟通。渐渐的,李明与父亲开始在一张桌上吃饭。在矫正的后期,李明开始叫“爸爸”了。

  现在,司法所为李明找到了一份物业公司的工作,李明正在学习修暖气。“他单位的同事说他上手快,我很欣慰。”李东说,妻子离开时曾留下字条,让他将子女抚养成人,这也是他最大的心愿。

  从登门被拒到“好人缘”

  2004年4月,曾在一建筑公司干了10年钢筋工的张连海作为下岗再就业人员,和其他4人通过区司法局的笔试和面试,成为大兴区司法局招录的第一批社区矫正协管员。

  起初,高中学历的张连海并不知道什么是社区矫正。面试时,干警问起他对工作的认识,他说,“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该就是和犯罪分子打交道吧。”

  张连海记得,第一天上班,干警让他们先看材料,然后学习做笔录。在司法所,社区矫正的工作开始具体化。“跟我原来想的差不多,确实是跟犯罪人员打交道。但要管理和掌握他们的动向,上门走访,接待他们按期来司法所报到、谈话,定期通电话。”

  “要说好管,那肯定是瞎话。”张连海说,“走访”说白了就是登门看看社区服刑人员是否在家,了解最近的生活和思想情况。“刚开始,一些社区服刑人员并不理解我们,对协管员有防范心理,有同事还曾遇到过登门被拒,被恶语相加的情况。”张连海说。

  “曾经有个小伙子,到了来司法所报到的时间,我左等右等他也不来,我给他打电话,告诉我路上堵车呢!”张连海说,“我们必须确定他们按规定报到,如果没到,就要到人家里去找,有时候你一进门,看着人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呢。”

  这些年,经过大量工作,政府和媒体宣传,人们对社区矫正理解多了,不太服从管教的事情很少了。现在,不少村民都认识张连海,在赶大集、下馆子吃饭时,常有人主动跟他打招呼。有人叫他“老张”,有人称他“张叔”,有的就直接笑着点点头。

  协管十年仅一人再犯罪

  目前,张连海和他的4个同事负责协助管理青云店镇的20个社区服刑人员。张连海说,这些长期的社区服刑人员,进来时大家是陌生人,解除社区矫正时,已成互相信任的朋友。偶尔相见,还会站在路边唠些家常,只是没了服刑期间类似“最近去哪了”的规定问题。

  1月13日,因网购钢珠枪被判缓刑进入社区矫正的31岁青年赵勇准时来司法所报到。自2012年8月开始社区矫正,他每周往返司法所一次。

  谈话室内,赵勇坐在靠窗的椅子上,隔着一张长桌,干警赵强忠和张连海坐在对面。谈话从藏匿枪支触刑的话题开始,赵勇说起事发时的情景。赵勇在被举报私藏枪支前,并不知道购买钢珠枪犯法,甚至把枪挂在客厅里不时摆弄。2012年夏天,赵勇被刑事拘留,此时,媳妇正好临产。三个月后,赵勇带着“判三缓五”的判决踏进家门时,看见刚刚出生的女儿,他潸然泪下。

  “当了父亲,非常喜悦,在社区服刑,平时还能跟家人在一起,干警、协管员都很好相处,每月还要8小时到养老院和蔬菜大棚做义工,这些都是从未接触过的。”赵勇说,未来他会跟家人好好过日子。

  张连海说,对社区服刑人员来说,在社区服刑总比监狱强,他们也很珍惜这个机会。10年来,张连海和同事们共协助管理过170多位社区服刑人员,仅一人曾在帮教期间再次犯罪被判刑,绝大多数人获得了安稳的自由生活。

  据大兴区司法局负责人介绍,2014年9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这是十年来首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的社区矫正专项文件,为未来工作提供了有效指引。

  2015年,大兴区司法局将成立社区矫正管理支队,指导全区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此外,还将建立一支相对固定、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队伍,进行心理辅导热线,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提供更专业的、全面的心理辅导服务。

  (文中服刑人员及家属为化名)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爱军 李禹潼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