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书评周刊·艺术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2:书评周刊·艺术

此处非吾乡

从《摇滚不死》到《给所有明日的聚会》

2015年01月2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给所有明日的聚会》
作者:陈德政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11月
《摇滚不死》
作者:尼尔·杨
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年11月

  谁能击垮尼尔·杨(Neil Young)?这位真正的硬汉几乎经历过世间全部的苦难:幼年时的小儿麻痹症、白喉、麻疹,成年后不断发作的癫痫,步入晚年时脑袋里长的动脉瘤……他的妻子罹患脑动静脉畸形,他的三个孩子里有两个患有脑瘫,另外一个则患有遗传性癫痫。这个家庭仿佛一直被疾病所诅咒,那些阴森恐怖的隐喻如乌云般笼罩在他们的头上,不曾散去片刻,但尼尔·杨却身藏利刃,将吉他当作假肢、火把和武器,雷阵雨袭来,他在这条光荣的荆棘路上却愈战愈勇。他历尽泥泞,遍体鳞伤,跨过海洋与风暴,仿佛只是想向你证明:所有与命运缠斗过的躯体,都有一颗黄金之心。

  如尼尔·杨在《美丽知更鸟(Beautiful Bluebird)》里所唱:“如果天堂有窗/那是光进来的地方/像一只美丽的知更鸟/我向着你的方向飞回。”人人皆向死而生,但尼尔·杨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迹,他今年已经七十岁,但还在唱歌演出,并且保持着极其旺盛的创作力,仅在2014年,他就有两张新作问世——五月发行的《A Letter Home》是一场回溯复古的翻唱之作,以单声道录音机为主要道具,逆潮流生长;而十一月的《Storytone》则是双碟巨制,不乏精彩新作,气势浩瀚,甚至启用一个92人编制的管弦乐团。属于他的七十年代早就过去了,但奇迹仍在延续,这杆锈迹斑斑的老枪依然火力十足;他那张如被刀削过般立体、坚毅的脸庞,是横跨两个时代的记忆。

  尼尔·杨 在凋零时能穿越黑暗

  2011年夏天,尼尔·杨意外受伤,不得不暂停工作计划在家休养,但即便如此,他的脑子也停不下来,利用这段空闲时间,他撰写完成这本自传《摇滚不死》。说是自传其实也不准确,它更像是一部不断闪回的阶段性总结,我们在里面可以读到他的痛苦与挣扎,也会被其体内蕴藏着的无穷能量所震惊。

  在《摇滚不死》里,尼尔·杨回顾了他大半生摇滚生涯,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乐队处于草创期,他还在加拿大,音乐生涯也刚刚开始,跟乐队其他成员开着一辆灵车四处巡演,不断磨合,砥砺斗志;到六十年代末,尼尔·杨才华初显,他的三支乐队“水牛春田”、“疯马”、CSNY先后登场,为他在接下来的十年做足铺垫;七十年代则是尼尔·杨的黄金时代,经典作品呈井喷式爆发,他为自己完成封神仪式,比之同时代其他歌者,这位嗓音里有黄沙与溪流的狂飙者,同时也是一位来自荒凉边境的孤胆英雄,其孤寂和忧伤在音乐里一览无余,无人不为之动容;进入八十年代,尼尔·杨改投格芬唱片,并开始一系列的音乐实验,包括山地摇滚、重金属、布鲁斯、新浪潮等曲风他都有所尝试,但在商业上却遭遇失败;直至1989年,他才以一张《自由(Freedom)》重回神坛,之后的《破旧的荣光(Ragged Glory)》则更是另类摇滚史上的杰作,其脏乱而滞重的吉他演奏被Pearl Jam等乐团所竞相效仿,甚至开启一种新的潮流,尼尔·杨也因此被冠以“Grunge教父”名号。

  整部传记并不是以时间为序的流水账,其中不断使用插叙、闪回等手法,试图将他当时所处的整个环境还原出来。其中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他对几位昔日好友的追忆,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伙伴,相继与世长辞,只剩下老而弥坚的尼尔·杨还在从容燃烧。忆起老友弥留之际,他在书里深刻地反思:“铭记怒放的时刻十分重要,它们给了我们信念,让我们在凋零时能穿越黑暗。”

  通过这本自传,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他的另一面。尼尔·杨的身份早就不仅限于音乐人,他还是一位炙手可热的创业明星,励志学标本。他曾研发出林克沃尔特电动汽车,还化名拍摄一系列电影,协助玩具火车巨头莱昂纳尔公司开发多个获得美国专利的电子系统,投身于为小农场主争取利益的社会运动并创立“农场救援”慈善音乐会;最近的一次壮举是,出于对iPod不满,于是在众筹网站上发起生产高音质随身播放器项目,于是新的高保真数字音乐播放器Pono应运而生。如他在书里所说:“生命短暂,我们得活出精彩。”他也的确是这一理念执着而乐观的践行者,将自己的梦想一一照进现实。

  时间转回到1969年,那时Neil Young年轻气盛,不满足CSNY单一的表现形式,所以偶尔也与Crazy Horse合作排练,他们共同创作的专辑一经出版便成为热门,《Down By The River》、《Cowgirl In The Sand》等经典作品都出于此。此外,专辑里还收录了一首名为《Running Dry》的作品,此曲堪称Neil Young个人音乐史上最为迷离压抑的作品,他在里面不断反复忏悔,失魂落魄,晦暗而悲伤,小提琴的嘶鸣如泣如诉,这张专辑的名字颇有深意,叫做“此处非吾乡(Everybody Knows This Is Nowhere)”。

  陈德政 谱写纽约摇滚地图

  此处非吾乡。二十四岁的台湾乐迷陈德政刚到纽约时,恐怕也有过这种感觉,但这里是世界的中心,摇滚乐的首都,乐迷朝圣的天堂,所有逝去的,还有未曾到来的传奇,都在此处发生。

  陈德政是身体力行的追梦人,曾义无反顾地以生命去跟摇滚乐发生联系,他在年轻时组过乐队,在唱片店打过工,也做过电台DJ,还为台湾乐队拍摄过纪录片。尼尔·杨有句名言:“与其苟延残喘,不如尽情燃烧。”而陈德政在决定去纽约之前,大概也受这一理念鼓舞,他说:“如果我想遇见美丽的人物与深邃的历史,我必须去纽约。如果我想在青春成为乡愁之前将它保存在一个真空的盒子里,永远记住当初的模样,我必须去纽约。如果我想让二十余岁的最后几年尽情燃烧,体验生命的极限与荒芜,感受狂喜的温度也看见寂寞的颜色,我必须去纽约。”

  如同蒙受召唤,他来到纽约,期间一边求学一边开始在网上抒写他的各种经历:他去现已倒闭的CBGB看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和碎瓜的吉他手在厕所相遇,在卢·里德(Lou Reed)和鲍勃·迪伦(Bob Dylan)现场热泪盈眶,跟Galaxie 500主唱一起看洋基队的比赛……这些文字最终结成《给所有明日的聚会》一书出版,书名显然跟地下丝绒有关,其中收录40篇私人音乐手记。这些文字恰如一盒磁带,分成AB两面,一面是奇异而魔力无限的摇滚乐场景,另一面则是后青春期里仍四处冲撞着的年轻灵魂,两者处于同一空间里,相互抚慰滋养;在切尔西旅馆里,在白日梦国度,在沃霍尔的“工厂”里,时空交错,星群沉没,一切壮烈与伟大刚刚拉开帷幕,它们正在前方等待你去经历,“这种时刻会让你记住一辈子,也可以说,我们就是为了等待这种时刻而活着”。

  这本《给所有明日的聚会》其实更像是一位资深乐迷的纽约游记,一张陈德政亲手绘制的纽约摇滚地图,所有不可错过的地点都被他以重笔圈出,那些昔日的风云人物在他的笔下逐一复活。他不知疲惫地奔走于各个场景之间,将摇滚乐的历史与这座城市串联起来,街头的咖啡车,酒吧里的乐迷前辈,地铁上的陌生歌者……一一闪过,如他在书里所说,纽约是一座流动的城,但所有在这座城市里住过的人都无法真正离开。诚然,此处虽非故乡,但却是最适合安葬青春之处,能赋予一段生命以最为鲜明而强烈的烙印,所以在跳上午夜的返乡列车之前,不妨让我们以摇滚乐向这座城市再一次致敬。

  □书评人 班宇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