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上一篇  下一篇

不想在“好歌曲”听老人们讲故事

2015年01月29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尖锋话题】

  多个小有名气的音乐人出现在《中国好歌曲》的舞台上,令节目萌生很多新故事,但“好歌曲”出发点应在于新声音和新作品的选秀与挖掘,对于老将的追逐并不是一个音乐选秀节目所合适的定位。

  上周末,马条的名字一夜之间成为热搜词,被尊称为“内地著名民谣歌手”的他,也成为了继第一周的赵牧阳、第二周的罗中旭之后,又一个因这个舞台走红的乐坛老将。

  这或许不是这一季《中国好歌曲》节目安排上的巧合,每周都有一到两位业内声名显赫却不太为大众熟知的前辈级音乐人参赛,并且通过挖掘其背后的故事,煽起观众情绪,从而营造出一周核心话题,俨然成为“好歌曲”吸引电视机前观众眼球的固定套路,与此同时,老将压过素人成为主角。

  上一季的《中国好歌曲》诚然也有着像柳重言、汤小康、张岭、马上又等幕后资深前辈,但吸引大家视线的,大多还是在像莫西子诗、霍尊、乌拉多恩、王思远、谢帝这些年轻的新面孔上。而这一季至今,每周主要焦点都落在老将身上,真正的素人反倒屈指可数。譬如上周五登场的几组音乐人里,除马条外也多是各有来头的名字:

  魏佳芝此前曾为多部影视剧唱过主题曲,网上小有名气;先后效力于杨坤老东家竹书文化和张亚东的东乐的“简迷离”,多年前就是内地流行电子界的知名个性组合;还有本名李燕飞(英文名Leo Lee)的大飞不仅是资深乐队主脑,更是为张震岳、刘若英、老狼等多名歌手编曲制作的幕后大拿——包括台上导师之一的蔡健雅,她的几首代表作如《达尔文》、《越来越不懂》、《当你离开的时候》都是大飞帮她做的编曲。

  某种程度上,老将回炉重焕光芒已不是只属于《我是歌手》的卖座法宝,从近两季的《中国好声音》到本季《中国好歌曲》,负责幕后制作的灿星导演组团队们对此也愈发运用娴熟了。

  只是“我歌”宗旨在于歌手竞技,而“好声音”和“好歌曲”出发点还是在于新声音和新作品的选秀与挖掘,舞台的主角越来越集中在老面孔而非新面孔身上,长远来看,并不是一个音乐选秀节目所合适的定位。

  换个角度想,老将纷纷出炉又是一个电视节目的收视保证,因为电视观众对于音乐节目的要求不仅是体现在音乐上,还需要体现在娱乐性上。音乐节目的娱乐性可以来自于舞台上的视觉、音效、舞美等气氛综合呈现,就像一个大型个唱那样;也可以来自于场外花边或艺人故事的代入,比如选手的“中国好故事”。一位在业界江湖沉浮多年的老将,他们背后的故事,当然会比一名素人、新人,更丰富更动人。当然,回到创作本身,他们的阅历与经验积淀下来的作品也更容易出彩——尤其是,电视机前不少观众可能还跟他们有着差不多的年龄背景经历。

  然而已经被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等颁奖礼的最佳男歌手和乐队奖项肯定过的马条和杭盖们,希望大众熟知他们的,远不是故事,而是作品本身。同样道理,简迷离们在过往的演出里也无需借他们的跨国爱情或是与师兄杨坤之间的关系来做宣传。所以,在把演绎《傻瓜》的马条比作陈升的同时,请容许我在这里把写出《自己》的许钧比作李宗盛。某些程度上,登上《中国好歌曲》这个舞台的每位老将和新人一样,本应是平等的,只基于他的作品,而不是由于经历与阅历。

  或者也可以在这里讲一个故事,在上一季的《中国好歌曲》里,有一位当年的新人上台表演后没有被任何导师选中,没讲什么故事的他事后也没有被观众们所留意,直至一年后他跑去《我是歌手》踢馆,同样没有任何故事地输了,但大家现在都知道——他叫李荣浩。

  □邮差(乐评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