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书评周刊·中国好编辑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6:书评周刊·中国好编辑

这辈子再也不会这么做一本书了

《一生里的某一刻》编辑手记

2015年01月3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一生里的某一刻》
作 者:张春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年1月

  开栏语:编辑是好书的第一生产力,出版行业之中类似“中国好编辑”的评选,早已彰显了这一认识,但在公共层面,普通读者对编辑的工作还觉得陌生。事实上,做一本能畅销的好书,在这个时代里意味着它的编辑既要有传统出版从业者做手艺的耐心,也要有数字化生存的世界里敏锐的嗅觉,既要有洞察好内容、好作者的慧眼,又要有颠覆传统模式的营销创想……总之,一个好编辑需要的或许不止是十八般武艺,一个关涉国民阅读质量的行业也需要各种各样心怀热忱又富有创造力的好编辑。

  从本期开始,书评周刊将持续关注书背后的这群人,让公众更多地了解他们耐心而富有创想的劳作,以及一本好书是如何炼成的。

  灰色深海中挣扎的陌生人

  名义上和阿春认识,已经有数年之久,我的朋友墨墨曾经浪迹天涯,在东南沿海停驻的时候,认识了兴致勃勃在开冰淇淋店的阿春。墨墨讲她的旅行故事,发来了阿春和乐队表演的视频,那个时候,也就认识了这个在豆瓣和QQ上都谦和有礼,讲起故事来又绘声绘色的“晴天见板娘”。

  随后几年,阿春“雨天不见晴天见”的小店名气越来越大,她做了主要快乐、顺便公益的“糖公益”帮助孩子们读书,她写在互联网上的故事明亮又温暖、让人看后忍俊不禁,还有了一群信奉“吃了冰淇淋就会心情蛮好”的粉丝朋友。那时候我忙忙碌碌,感觉每天有做不完的工作,作为一个普通朋友,也曾就出书的事情闲聊过几句,但是大家都过于随意,就这样没有了下文。

  直到2013年的秋天,我在豆瓣上忽然再次看到了阿春的文章,说忽然,是因为那时我已经很久没有上过社交网站了,那篇文章的名字叫做《随和谦卑教》。这并不是阿春日记里面最火的文章,也没有多少读者点赞,但是我看完之后却觉得触目惊心。在看似平淡调侃的文字下,它充满了荒诞、疏离和绝望,我一下子好像被什么击中了。

  已经无精打采了很久的我,开始去翻阿春的豆瓣日记,通读了她从那个春天开始进行的一系列写作和记录,《寻找失去的自己》、《自暴自弃的逆袭》、《作为一个废物我是怎么跑步的》、《也说说旅行》、《苦难有什么价值》、《终于开发了正能量大招》等等。

  这些文字里,我印象中那个骄傲快乐的、海边阳光中和朋友们抽烟聊天唱歌的朋友不见了,出现的,是一个痛苦的、在灰色的情绪深海中挣扎的陌生人。这些文章在表面上不乏调侃和轻松的意味,但是,真的是太精确、太微妙、太真切、太沉重了。

  我不记得那个下午我在椅子上坐了多长时间,然后我联系几年没有说过话的阿春,认真地对她说,我想要给你出一本书。

  我们聊天的时候,我的第一句话是,“你真的得了抑郁症吗?”因为不是很熟,阿春的反应在惊讶中带点恼怒,“你说什么?!”我的回答是,“如果真的是抑郁症,不是坚强和乐观能够扛得住的,应该去看精神科医生,试试药物治疗。”

  一段时间之后,我知道阿春原来在那个春天,已经尝试接受医生的药物治疗了。

  网文的标准和出书的标准不一样,就阿春在豆瓣发表过的文章,在篇幅和质量上,都需要进行补充和调整,我问阿春,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完整文章,阿春给了我几个链接地址和一大堆文档,是她近年来写过的所有东西。我沿着这些比特海上漂浮的细丝,像渔夫拉网一样,从无边无际的字节的海洋中拉出了阿春近些年曾经写过的60多万的文字。

  在我们讨论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又犯了强迫症,为了能够掌握阿春创作脉络和风格的变化,挑出她最好的、最有价值的作品,也为了能和她深入讨论、重新规划要补写和重新创作的内容,我给这分散在知乎、豆瓣、博客、微博等数个平台,时长将近十年的内容一一分类、标记、对比、鉴别,做出了有14个分类标签,900多条的excel元数据库。

  通过数据透视表的分析统计,可以得到阿春在不同时间的创作量的大小、创作类型有什么区别,哪些文章最受读者欢迎、哪些作品不够完整,哪些素材可以合并……这个工作断断续续进行了大概4个月,终于让成书有了一个客观的数据基础。我大概能保证这本书可以收入所有阿春创作的非虚构作品中最好的那部分,没有遗漏了。

  2014年3月14日21点17分,当我把这个数据库最终编辑完成的时候,我脑子里面只有一个念头,我这辈子再也不会这么做一本书了。

  阿春的60多万文字,经过修改最后收入书中的,不到四分之一。

  正面和反面都是自己

  我相信这是一本好读又可爱的书,它承载了人世的沉重和痛苦,但没有廉价的宣泄,而是充满了锲而不舍的抗争和勇气,那些,带着金色光芒的勇气。

  是的,在全书的编辑过程中,阿春一直没有完全康复。抑郁症,可能绝大多数阳光下来去匆匆的人们对它都没有概念。我接触它,是2008年认识李兰妮老师,为她的《旷野无人》做市场工作开始,那时候,我第一次对它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此后若干年,我有各式各样的机会,又接触了一些抑郁症患者、参与了一些和抑郁症有关的公益活动。可以说是非常接近这个疾病,并有所了解的人了。但是,后来在编辑《一生里的某一刻》的过程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的精神世界的巨大能量,它的波澜不惊、它的惊涛骇浪。

  甚至在全书编辑完成后,我回顾当初和这本书相遇的最初时光,我还心有余悸。2013年,几乎整整一年,我没有跑步(我是个长跑爱好者、在那之前两次完成北马全程)、没有社交、没有什么明显的悲喜,也少见的,没有在社交网站上写作任何文章。而且,那时候,除完成日常工作外,我并不想做书,一本,也不想做。也正是在那个秋天,我看完阿春的《随和谦卑教》之后,努力提起所有的气力,开始了编辑这本书的征程。今天回想起来,虽然我自以为已经很了解抑郁这回事,但是,在那一年,我还是万分惊险地和它擦肩而过。

  基础数据做好之后,就是具体内容的讨论和编排。我们一起反复商量内容的逻辑,全书的基调由明朗轻松逐渐深入,从快乐的“你好,小地球”和“梦境仓库”到“我和她”的人生记忆,最后延伸到心灵深处的“世界尽头的风景”。书中的阿春,是那个在墙头吃蔷薇的姑娘,知道所有普通的食物最好吃的时刻;也是那个暗暗和故乡的小河再见,在陌生的车站茫然四顾的孤独者。

  定下框架之后,接下来是章节的补充和改写、重写,是新的创作的规划。这个过程也并不简单,春天,是抑郁情绪的高发期,2014年的春天,整本书的编辑过程慢慢陷入了停滞。我不满足于把阿春在网络上发表过的文字择其善者汇为一编、就算完成任务,但我担心阿春的情绪波动。这段时间,我想像中,她面对我提出的修改计划,应该常常彻夜不眠。

  那些她已经起草但未完成,不断修改、反复斟酌的内容,到底有没有意义,是不是应该完成?那些精彩但却疼痛,在迟滞的心境下不想选入书中的内容,经过反复思量,最终是否决定让它成为生命中的那一部分?在“世界尽头的风景”一章中,一篇《不再联系》是否选入,阿春就想了很久很久。

  在那些时刻,她不断做出了令我惊讶的决定,她对我说,正面和反面都是自己,希望这些文章,即使是为生活痛苦的人看过之后,也会觉得有那么一丝治愈,让他们回首来时路时,没有那么孤独。我知道,不光我不会再做这样的书,阿春也不会再写这样的书了。

  此后,就是长达半年对内容的反复磨合。最终,那些近乎疼痛的真诚写作,那些阿春写到痛哭流涕、不想发表,但最终决定面对自己的内容,还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这样的安排,在笑和泪之外,让我看到了阿春的信念和勇气。

  辛幼安

  领百人冲万军的勇气

  从那个秋天算起,一年多的时光过去了。《一生里的某一刻》终于初见雏形。我和本书的美术编辑李思安搞了小半年的装帧设计也已基本完成。终于到了临门一脚,向读者们介绍这本书的时刻了。

  也是那一年,阿春在问答网站知乎上做了许多回答,讲了很多故事,被誉为“是她是她就是她,我们的说书人小哪吒!”能在知乎的平台上受到万赞的答主并不多,因此,知乎上,也有一个专门的问题:张春是谁?

  其中,有一个答友看过了阿春几乎所有公开文字后,在回答中说,张春的韧度和勇气“完全达到了辛幼安(辛弃疾,字幼安,编者注)领百人冲万军的程度。”是的,没有她的勇气,就不会有这些温暖人心的文字,和这本关于爱与疼痛的书。在后期的编辑过程中,张春对生命的沉思和爱、对生活中痛苦和悲伤的承担,所有复杂的心绪都一一转化为文字,呈现在故事之中。

  《一生里的某一刻》是我编辑过的书中最特别的一本,它既明快又沉郁、既温暖又疼痛。它从开始到出版,耗费了一个编辑一年的光阴。□L19

  本文手绘图片/作者 张春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