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上一篇  下一篇

看过美国狙击手就懂战争的原罪

2015年02月03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奥斯卡前瞻·《美国狙击手》】

  《美国狙击手》成了2015年好莱坞首个话题热点,进而引爆票房。现实生活中的凯尔,是否如电影中描绘的那般正义、正直?批评者们,从凯尔的自传中挖出一些极端言论,认为他不过是“嗜血好杀”而已,因此他的参战及战绩不仅与“英雄”行为无关,甚至可以说是值得谴责。

  有趣的是,由于今年好莱坞颁奖季真人传记电影扎堆,有关“真实与虚构”的争议,让奥斯卡这趟水变得更浑。这其中,引起争议最激烈的,当属《塞尔玛》与《狐狸捕手》,前者被揭完全扭曲了林登·约翰逊总统在民权运动中的积极作用,后者则因暗示主角的“同性恋倾向”而被人物原型抗议。其实,在另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模仿游戏》中,对主角“计算机之父”图灵的刻画,也多有戏剧化地夸大,特别是主角类似美剧《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一般的社交认知障碍,其实基本上是无中生有。

  其实,即使是传记电影,也未必要完全对真实负责。对电影而言,更重要的,是“戏剧性真实”,也即在电影时空及故事设定下的角色性格发展与情节逻辑。因此,评判《美国狙击手》,最主要的应该从电影设定的情境,去分析其人物与故事是否能在逻辑上成立。

  片中一再强调的克里斯·凯尔重返战场的动机,就颇值得仔细体会。表面上看,那是表现他爆棚的责任感,和对战友的情谊,似有拔高的嫌疑;然而,片中也多次表现了正是由于这种情绪,凯尔在和平状态下的正常生活受到很大困扰。

  以往的战争片中,多从角色真的受到物理或精神打击的角度,来描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种最普遍的战争后遗症。本片利用凯尔的经历表明,高度的责任感及战术敏感这种看起来很正面的军事素质,其实也可导致较强的PTSD反应。或许还可以说,正因为这些素质是战争中的每一方都鼓励拥有的,所以战争对人的潜在异化与摧残,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不管战争的客观性质如何,也与军人的主观判断无关,是谓战争的“原罪”。就这一点而言,《美国狙击手》还能被视为“支持、美化战争”吗?

  伊斯特伍德镜头下的凯尔,不是宣扬“挺战”或“反战”那种泛泛的人文口号的英雄,该人物精神与生活中最后的“救赎”,不是通过否定自己的过去(反战),而是正视经历、并帮助其他同样受PTSD困扰的战友走出战争的阴影。凯尔最后的结局,也给“战争中的人”的命题增添了更多思考的层面。在这种微妙而复杂的表达背后,笔者能体会到的编导用意,是“战争性质可以争议,战士普遍值得悲悯”。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影片中表现出来的风格,也是如同其主题一般,质朴而内敛。在颁奖季的俗套文艺片中,不乏为了突出某种情绪却故意不动声色的,但往往在处理技法上留下诸多暗示,说白了就是“闷骚”。《美国狙击手》没有那种矫揉造作的“骚”味,在习惯于文艺滥斛的人看来,也许就只剩下“闷”;私以为那是老爷子作品独有的“骨感”,最开始“啃”起来会觉得很硬,品味久了,才能体会其中的“精髓”。

  □红袖添饭(影评人)

  相关报道见C08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