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涨2.45%,保险、券商、银行股发力,两市出现普涨,分析称进入“真牛市”
新京报讯 (记者白金坤)2月3日,A股迎来了一波连续下跌之后的反弹,股指触底回升,权重股和中小盘股出现普涨局面。截至收盘,沪指收于3205点,上涨2.45%,深成指报收11209点,上涨2.24%。创业板大涨3.19%,盘中创出历史新高。
沪深两市现普涨行情
昨日,A股早盘跳空高开后迅速下挫,盘中低点距离前一日低点仅差8个点。但互联网金融、软件、电商等题材板块活跃,出现涨停潮。午盘后,保险、券商、银行三大金融蓝筹一起发力,中国人寿曾一度封上涨停,主板最终震荡回升,收于3200点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创业板在盘中创历史新高后出现小幅回落,但全天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并未出现此消彼长的“跷跷板”现象,两市出现普涨,两市共有2049只股票上涨,仅268只股票下跌。因此,有市场人士认为,目前A股已经告别2013年创业板单边牛市和2014年的主板单边牛市,进入到全面普涨的真牛市。
保险股上涨拉动大盘反弹
资金面来看,央行昨日开启900亿元逆回购操作,缓解流动性紧张。此外,有消息称深港通预计下半年开通,花旗称央行本月将降息25个基点也是大盘反弹的催化剂。
昨日保险板块暴涨7.28%,位于板块涨幅榜第一位,三大保险股均上涨超过4%,对大盘的反弹功不可没。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金融股的暴涨与商业车险改革有关。2月3日,保监会印发《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6省市启动改革试点。
分析称周期板块空间有限
昨日,两市的成交量5173亿元,较昨日放大500亿元。有分析师对于昨日的成交量表示了担忧,认为在该水平下,并不支持全面地上涨。东吴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寇建勋认为,尽管A股反弹,但是缺少以往的生气,由于成交量不足,周期板块空间有限,看好优质低位反弹股。
经过连续大跌后,股指最低曾接近3100点附近。有分析人士认为,3100点的位置相当重要,多空双方都不敢掉以轻心。对于多头而言,上次大盘便在此位置止跌企稳,因此该位置有较强的支撑,如果跌破此位置,从图形来看构成“双头结构”。
■ 相关
央行本周已“放水”600亿
近日全球央行争相放水,中国央行投放资金规模也在逐步加码。2月3日,央行开展900亿元逆回购操作,而本周仅有300亿元到期资金,这意味着本周已提前锁定600亿元净投放量,超过上周的500亿元。
近日全球掀起放水大赛,年初至今已有10多家央行宣布降息。前夜澳洲联储宣布降息25基点,下调自2013年8月以来一直维持的利率水平,并称未来进一步降息也是合适举措。
南方基金的基金经理史博表示,整个市场预测美国下半年加息可能性加大,如果美国下半年加息的话,我们下半年降息的空间缩小,IPO加量、资产证券化等工作的推进和完成,央行对资金空转的担忧将减少。美国加息之前,中国的货币辅助政策需要尽快地加速。
目前因春节临近等季节性因素,以及新股即将启动申购的影响,市场流动性趋紧,货币市场利率连日攀升。昨天银行间市场七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开盘报5.80%,此前一日收报4.40%,降准降息预期再度升温。
机构普遍认为,即便央行调控保持中性,央行维护资金面稳定的意图也依然明确,短期内央行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值得期待。海通证券指出,近期人民币频频走贬,而短期内传统的外汇占款渠道货币投放受阻,热钱外流持续,种种客观条件都表明近期资金面不容乐观,历史经验表明,在汇率贬值和降准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随着IPO发行的加速和公司债注册制的临近,从资本市场到经济的传导渠道正在打通,从而扫清了货币放松的障碍。“预计3月或有望迎来首次降准,年内降准次数有望在3次以上。”海通证券预测。 新京报记者 苏曼丽
■ 观察
“春播行情”VS“打新抽血”
据媒体的统计,在过去十五年的二月份中,沪指平均涨幅达到3.16%,上涨概率高达8成。从各个指数的表现上看,创业板指数过去有记录的4个年份当中,仅在2014年2月份下跌,其他年份均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平均涨幅高达7.80%。中小板指数也在历年2月份表现较好,在过去有记录的9年当中,仅在2014年2月份下跌0.02%,其他年份均上涨,平均涨幅达到5.43%。
由于二月份是年报集中出台的月份,投资者择机布局第二年的行情。此外,由于每年的“一号文件”大部分在一月底或二月初发布,农业股走强的概率也远大于其他板块和行业,因此二月份又被称为“春播行情”。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的第二批24只新股也将在二月份集中发行。从2月9日开始,投资者将迎来“打新周”。其中有11只登陆沪市,另外13家登陆深交所,包括中小板的5家和创业板的8家。其中下周二将成为重头戏,17只个股将于2月10日网上申购,这也打破了A股同一天个股申购的新纪录。
民生证券分析师管清友预计,此次IPO冻结资金将达2.6万亿元人民币,高于1月创造的前期峰值2.2万亿元。预计2月11日资金面压力最大,2月12日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将开始缓解。 (白金坤)
■ 聚焦
沪股通尾盘频繁异动
昨日,沪股通获净买入49.5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长一倍,额度使用率创今年以来新高,也是沪港通推出以来额度使用量第二高。截至收盘,沪股通每日130亿元限额还剩80.42亿元,使用率为38%。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沪股通异动频繁。本周一(2月2日)尾盘30分钟内,沪股通的买盘出现激增,当日使用额度从不足3亿元迅速放大到20亿元。上周四(1月29日)距离收市不到半个小时时间里,超过30亿元的买盘涌入,沪股通由净卖出逾3亿元变为净买入28.86亿元。
根据港交所的盘后公开信息,自沪港通开通以来,沪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仍是一些老面孔,例如中信证券、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招商银行、中国人寿、贵州茅台、广汽集团等。
指数自1月27日调整以来,截至2月3日,六个交易日中,沪股通净买入59.27亿元,大于前六个交易日净买入净额45.37亿元。因此,随着A股的调整,外资借道沪股通加大抄底力度。
一位市场资深人士称,不必放大沪股通对于A股波动影响,目前仅中国平安和中信证券每天的成交额都在上百亿以上,通过沪股通进入的资金对于指数和个股的走势影响极其有限。只有在沪港通的额度提高之后,境外资金的影响才会加大。
记者发现,曾经在1月20日沪股通出现成交额突然放大,当天收盘净买入额达21.45亿元,随后一个交易日沪指大涨4.74%。不过,相似的情形发生在1月29日时,次日沪指下跌1.59%。因此,显然不能用沪股通的异动来判断市场短期涨跌。 (白金坤)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