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3: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3: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教师的寒假

放松体验生活不忘备课充电(2)

2015年02月09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老师的假期是任性而奢侈的,努力工作学习又要享受生活,这才是一个真性情的80后影视老师的写照。
——路韩
课题组里的成员也许永远不会去享受假期的悠闲与慵懒,因为他们早已把所有快乐的源泉留在了我们的课题组。
——王崇臣

  (上接D02版)

  路韩,26岁,清华附中校园电视台指导老师,负责全校摄录编和部分媒体宣传及学生微电影创作指导工作。

  参加微电影论坛更新课程知识

  寒假从1月31日正式开始。2月1日晚上,路韩就去BTV大剧院观看了“BTV环球春晚”。“整场演出聚集了众多世界级艺术家,尤其喜欢看架子鼓的演奏,以前有点打击乐的基础,现在也挺想把这项才艺再继续发展一下的。”平时就颇有点文艺范儿的路韩,特别喜欢看各种话剧、音乐会。

  放假前,路韩收到了首届万峰林国际微电影盛典组委会的入围通知,之前参评的一部由她策划拍摄导演制作的视频作品获得了较好的奖项。一放假,路韩就前往贵州参加颁奖盛典暨微电影创作高峰论坛。

  “这里汇集了全国乃至国际的微电影创作专家学者以及资深的业界人士,来这里可以和这些业内人士有一个深入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路韩说。

  在学校,路韩开设了微电影创作的选修课,有众多爱好微电影制作的学生选修了这门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拍自导自演了许多微电影,从学生的视角去表达展现,作品也多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路韩说,在这次微电影盛典暨高峰论坛上,她获得了更多对微电影的认识与体会,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准备随时更新到下一学期的选修课中,将最前沿的微电影行业讯息及时传递给学生们。

  “领奖以后,假期生活才真正开始。”路韩说,假期要放松和学习相结合,她会整理一下参加微电影盛典的感悟和体会,及时更新备课;也要让紧张忙碌了一学期的身心放松一下,多陪伴家人,和朋友聚聚会;同时,保持一个月两本书的阅读量,娱乐休闲的同时也不能忘记随时充电学习。

  “我还有个重要爱好就是喜欢烘焙,假期恰逢近90岁的姥姥和近百岁的姥爷生日,准备亲手给二位老人做个生日蛋糕,尽尽孝心。”路韩说,去年的寒假她远赴澳洲,和那边的亲人共度了春节,今年的春节会在北京和家人一起过个团圆年,感受地道的京味儿。

  ■ 假期建议

  假期生活是必要的体验

  ●王海燕,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现在的老师工作强度和工作密度都比较大,这种强度不仅仅指引导学生做教育这一方面,还包括自身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一个学期下来,老师非常辛苦也很紧张,寒暑假就是要给予这些专业人员必要的缓冲,为今后继续教育工作做好铺垫。

  我个人认为,假期一定要让老师从心理到身体上有一个全面放松。老师可以通过外出旅游、回家探亲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满足个人爱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老师作为社会人必须有的生活体验。

  同时,老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也会不断丰富、充实自己,例如读书、备课等,甚至是在外出游玩或者体验当中实现。

  在调整的过程中,也有些老师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一个规划,有些老师会在假期上一些类似在职研究生的课程,还有一些通过上专业的培训班进行自我进修。

  王崇臣,40岁,北京建筑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教授,专业领域为环境化学,主要研究用于环境修复的新材料、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以及土壤生态修复等。

  假期里的科研生活

  1月26日,学校已经开始放寒假了。早上五点半,王崇臣从朝阳公园附近的家开车到大兴校区。

  放了寒假的校园安静了很多,王崇臣正是想利用这样一整块的时间来开展实验。

  王崇臣习惯性地进入实验室。虽然已经放假,但是课题组的老师和学生都自愿留校继续开展实验。“正是这种拼劲儿,才使得我们课题组今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的一名研究生和一名本科生各获得一项国家级奖学金,课题组的本科生还获得了两个北京市化学实验竞赛一等奖。”王崇臣自豪地说。

  早八点的组会上,每位老师和同学都展示了自己寒假的实验计划,并制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目标,比如完善实验数据、备战2015年“挑战杯”科技竞赛等。大四和研一的同学还准备利用春节前的这段时间熟悉课题内容,为自己马上就要开始的“学术生涯”打好基础。

  2月5日,王崇臣又跟平时上班一样,6点30分到达大兴校区。

  处理邮件时,他看到一个好消息:研二学生提交的论文被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olyhedron(《多面体》)正式接收,并且列为封面论文。“这说明,不仅我们的论文得到了认可,用来展示论文学术思想的封面设计也顺利地被期刊接受了。”兴奋之余,王崇臣突然想起学生对他的一句评价:“王老师最厉害的一个本领就是知道如何发挥我们的长处。”为此王崇臣也不禁小小地骄傲了一下。

  下午,为了活动活动筋骨,不成为病秧子,王崇臣和学生们到学校新建的膜体育馆打羽毛球。运动的过程不但锻炼了身体,还把王崇臣和学生们讨论问题的地点从实验室延伸到运动场,他们都很喜欢这种轻松的交流方式。

  王崇臣说,实验室安装了新设备,学生们很感兴趣,也利用这些设备取得了很多成果。看到这样的情景,王崇臣觉得一定要通过更多途径,为学生们提供更多新仪器新设备,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这个寒假的另一个重要任务便提上议事日程——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申请经费来保障课题组的正常运行。”

  除了非北京籍本科生陆续回家,课题组里的其他老师和研究生们则要坚持到2月15日才能开始短暂的寒假生活。“由于通讯方便,即使在假期,我仍然可以每天和学生利用网络讨论问题。有些学生甚至已经做好了大年初一修改论文的思想准备。大家开玩笑地称这为‘生命不息,科研不止’。”王崇臣笑着说。

  D02-D0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杜丁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