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来信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来信
上一篇  下一篇

滴滴快的合并,是为“画更大的饼”

2015年02月15日 星期日 新京报
分享:

  ■ 观察家

  滴滴和快的之前都各自宣称有1.5亿用户,合计拥有出租车约3000万单,这些用户被培养出使用习惯后,形成的其实是一个巨大的O2O、移动支付平台和入口。

  中国互联网市场从来不缺出人意料之事,情人节当天,两家打车软件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忽然宣布“牵手”,成为春节前最大的财经新闻。这次合并,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未上市公司合并案,新的公司也是最快进入中国前十的互联网公司,据称滴滴和快的合并后估值或将达到60亿美元。

  尽管在传言“预热”下二者合并显得也没那么突兀,但22天飞速完成的合并谈判还是令人惊奇。在合并前不久,滴滴、快的刚刚分别获得7亿、6亿美元的“史上最大融资”。外界甚至预言双方会大干一场,岂料一切到此戛然而止。

  合并成为既成事实后,坊间有些人从结果倒推合并原因,目前流传最广的有两种:一是烧钱终止论,即滴滴快的在之前竞争中烧钱过甚,所以干脆携手双赢。问题是,在分别囊括数亿用户后,现在双方早已度过了烧钱最烈的阶段,且合计十多亿美元的融资完成后,烧钱不堪重负之说很难成立;二是联手御敌说,即合并是为了对付uber、神州租车、易到用车等竞争对手。现实中,弱弱或者强弱联合御强的合并案例很常见,但强强联合御弱的案例罕有听闻,滴滴和快的是中国打车软件市场的前两强,怎么可能为对付目前还处于边缘地位的uber等而合并呢?

  所以,要理解滴滴快的的合并,不能局限于两家当前的格局,还得在“诗外”下工夫,寻找到底是什么因素使双方股东“一笑泯恩仇”。由此角度看,无非有两种可能:合并能使双方摆脱共同面临的某种危机,或使双方实现效益最大化。

  现在这两种原因恰恰都有。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监管危机,就目前看,打车软件合法性问题并未完全得到解决,不少地方监管方依旧认为打车软件扰乱了市场秩序。滴滴、快的最近重点发展的专车业务,也是监管模糊地带,政策因素再加上既得利益群体的设障,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导致其前功尽弃,但如果双方合并形成一家超级企业,其抗风险能力则能倍增。

  从利益角度看,滴滴快的合并不止减少了烧钱,双方通过合并还可实现更大的“野望”:做超级平台,向着BAT这样的巨头地位而去。在恶性竞争时期,双方就都有做平台的想法,但因互相掣肘,结果谁也无法专心,只能深陷于打车补贴这样的低水平竞争,而合并则节省了巨大的机会成本,使新公司可加速开展新业务。说白了,就是可以去“画更大的饼”。

  滴滴和快的之前都各自宣称有1.5亿用户,合计拥有出租车约3000万单,这些用户被培养出使用习惯后,形成的其实是一个巨大的O2O、移动支付平台和入口,这个入口可干的事情肯定不只是打车,而是可以承载从代驾到美甲的大量生活服务,如果两家公司合并后能圈下这样巨大的地盘,新公司的“吨位”又会剧增,而现有的股东在合并中损失一些短期利益也是能够容忍的。毕竟,有了这样的“新饼”,未来无论是上市还是再融资,都不是太难的事情。

  □信海光(互联网评论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