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北京新闻·城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8:北京新闻·城事
下一篇

徐大伟

做不变味儿的“纯”公益

2015年03月05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扫描二维码可看详细报道参与投票
昨日,民间图书馆创建人徐大伟,在雍和宫附近的官书院胡同30号,他维持着自建的图书馆。 新京报记者 秦斌 摄

  在第52个学习雷锋精神纪念日到来之际,新京报推出历届“十大感动社区人物”回访报道。从这些榜样人物身上,我们能看到雷锋精神的传承,他们是“我为雷锋精神代言”的践行者。同时,新京报“第八届感动社区人物评选”活动已开始,谁能入选“十大”?敬请关注。

  2009年,山东烟台小伙儿徐大伟自掏腰包六七十万,选址、租房、买书,建了一座公益赠书屋——民间流动图书馆。这里的书有喜欢的就能拿走,唯一的要求是看完后把书传递给下一个人。截至昨日下午14时,民间流动图书馆共赠书78770本,最多一天里赠书156本。

  7万多人阅读让他坚持

  昨日下午,不时有两三位读者来到民间流动图书馆,静静挑选翻阅。12平米的小屋里,摆放着八个5层书架,满满都是书。徐大伟坐在小桌旁,桌上是一本厚厚的读者留言簿。一位哈尔滨书友留言:这些书,虽不是昂贵的珍藏典籍,但却是每一位爱书人的心意。只愿每个人,每天都多读一点书。

  徐大伟说,这些年来,有位读者的留言让他印象最深,“你的年龄是小徐,做的事是老徐,境界是徐老。”徐大伟嘿嘿一笑,“把我拔高了。”

  图书馆的第16本记录显示,已经有78770位读者拿走赠书,这让徐大伟很满足。他的愿望就是让更多人养成阅读的习惯,“我们浩瀚的文化都在书里,通过书,我改变了命运,从农村走到城市。”他说,现在大多数人都在看手机,刷微博、微信。“你不能把整块的时间放在碎片信息上,而应该把碎片的时间积累起来放在整块的知识上”。

  很多人觉得他做这个事“有目的”。“我不解释,有质量就不怕质疑,”徐大伟的图书馆开了5年,周边邻居开始以为他是卖书的,几年过去,大家都知道了,特别尊重他。“知道我开这个门不容易,这是个希望的窗口,有这么个小平台免费给大家提供书,带回去看,传给别人。

  书香也怕幽幽巷子深

  成立五年的民间流动图书馆,每天有二三十本书被拿走,图书馆每天要补齐相应数量的书,将总量长期维持在3000本左右。书有拿有补,基本形成均衡。但徐大伟发现,近年来书的质量在下降。“我对书架上的书,其实很不满意。”徐大伟皱起眉头。

  由于前两年经济下滑,徐大伟的公司盈利受到极大影响,对图书馆的资金投入越来越难。转而靠大家捐书来维持数量,书的质量无法保证。他形容,“良莠不齐”,有盗版书、网络小说,也有年代久远的杂志、教辅书。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一些新思想进不来图书馆,让他痛心。

  书香也怕幽幽巷子深。徐大伟说,图书馆在一百多米的胡同里,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他希望搬到人流大、敞亮的地方,有更好的环境方便大家阅读。如今馆里的很多书架都变形了,格与格之间相连的破损处,都被透明胶带粘起来。原本去年打算换新的徐大伟,但知道价格后的他最后没换。

  由于经济原因,流动图书馆在2014年开始负债。徐大伟借钱交房租、水电费,四面八方的质疑让他压力剧增,但他仍然坚持。“我不图名不图利,就想做个‘纯’公益,想赚钱就变味儿了。”徐大伟说,这个全国唯一的民间流动图书馆,不能停下来。

  “如果有人认可,愿意支持这件事,我很乐意跟他合作,变成大家的平台。”徐大伟说。

  ★同题问答

  1、你是哪年入选“感动社区人物”?入选对你有什么影响?

  2012年。没什么影响,曝光率增加了。身边有不一样的声音,同事质疑为啥那些钱不给大家加奖金,倒拿来做公益。但我就是想跟着心走。

  2、这些年你做的事有改变吗?

  没有,就想着我总得为这个国家做点事,跟这个国家有一点联系。如果你有能力就去做,不要指望别人理解你、褒奖你,等你竭尽全力也无怨无悔。

  ★人物寄语:公益需要来自内心的坚持,不能等,不能靠,要想办法自我解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