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卫视知识类节目改成周播,普及传统故事,下周进入个人冠军争夺战
| ||
| ||
|
2015年,随着“加强版限娱令”的落实,文化类节目在内容风格、节目形态、个性特征上都有所加强。其中,浙江卫视在去年的文化类节目《华少爱读书》、《一本书一座城》、《中华好故事》基础上,今年新推出了成语文化类节目《原来是这样》。同时,曾只在假期播出的《中华好故事》节目量翻倍,今晚10点,《中华好故事》将进入团体冠军争夺战,而在接下来的两周,《中华好故事》将展开个人冠军的争夺赛。
《中华好故事》主要以中华传统故事为主要内容,用知识竞赛、故事演绎、名人出题、知名校友助阵等方式,普及中华传统故事相关知识。主要参赛选手是以95后、00后为主,而名校之间PK的方式,也增加了节目的悬念和娱乐性。
早在《中华好故事》出现之前,荧屏上已经有很多这样的知识竞技类节目,当时总导演陈学武就表示,《中华好故事》一定会和它们拉开差距,因为这会是一个做“人”的节目。从暑假季到寒假季,渐入佳境的“好故事”,不但让观众们记住了一大批身边的“学霸”,也使得为人父母的观众们收获了一档可以在假期放心让孩子“追看”的电视节目。浙江卫视总编室副主任许继锋表示,2015年集团王总提出了浙江卫视在内容品牌建设上“美‘立’富强”新目标(新闻立起来,电视剧富起来,综艺强起来,人文美起来),其中“美”就是指“人文美起来”,人文美台,以高质量的人文节目提升浙江卫视的荧屏形象和品牌影响力,《中华好故事》正是对这种美学诉求的良好延伸。
看什么A
节目量3集变7集
从第一季开始就担当“好故事”总导演的陈学武表示,第二季在吸收去年暑假第一季经验的基础上,不但播出集数从3集增加到了7集,还把原来3集连播的方式改成了周播,让这档人文节目有了缓慢和持续的影响。
同时,为了更真实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丰富,《中华好故事》第二季在一些涉及地域的题目中,别出心裁地加入了纪录短片介绍的方式。比如在第四期中,摄制组就提前赶到西安,拍摄美食小吃“葫芦头”的整个制作过程,极大提升了现场气氛和参与感。
看什么B
选手突出个人性格
在第一季“好故事”中,参赛单元以全国各所名校的形式出现,每个学校派出三人厮杀。第二季虽延续了这种形式,但却更突出参赛选手的个性,投入更多“笔墨”塑造这些95后、00后形象。在赛制上,则有层层递进的“悬念感”,赛场内刻意营造的“个人英雄主义”,从纯粹的答题比赛到全方位展示学霸们学习态度、方法、能力的“真人秀”。据陈学武介绍,“好故事不仅追求故事的好,也关注孩子们的表现,更着重挖掘他们性格中的闪光点。”
陈学武也表示,正因如此改变才能发现更多有趣选手:“比如有个小孩长了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他的一些性格特点就出来了,自己答题都错,但挑别人刺儿每次都挺好。”
看什么 C
蒋方舟加入年轻视角
第二季嘉宾除了保留首季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龚鹏程、《新周刊》主编才女蒋方舟外,还新增加了复旦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钱文忠。
选择这样的搭配,陈学武表示有特别的用意,“钱文忠教授是复旦大学的,龚鹏程教授是北大的,两人一南一北,都是在学术上非常精进的学者。钱文忠教授在传统文化方面尤其是梵文、佛学、百家姓这些方面都是很有造诣的。他本身特别适合电视表达。”由于两个人在地理位置上、个性上都形成反差,产生碰撞是一个亮点。选择蒋方舟则与其经历有关,“她个人的成长经历对于青少年,以及他们的父母,是很有看一看的必要的。另外从对题目的解读上也是希望她用一些年轻姑娘的感性角度,去解读这个问题。”
看什么D
戴军搭档知性美女主持
节目第一季主持人是蒋昌建与伊一,这一季则变成了综艺主持才子戴军和浙江卫视最具人文知性魅力的主持人李晗。相比伊一,之前曾经主持《新闻深一度》、《一本书一座城》等深度节目的李晗更为低调,而这也是她第一次主持这种大型文化综艺类节目。但是,李晗的主持功力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戴军表示李晗主持非常沉稳,很有气质,要是自己在《超级访问》中的老搭档李静参加这个节目,可能会读错很多字,早就翻脸、掀桌走人。戴军还表示李晗在背后下了很多工夫,很多字只有李晗读过之后,自己才敢跟读。第二次来到好故事舞台的蒋方舟也表示李晗对今古字、生僻字的读音很准,主持气质也非常好,“内心非常羡慕这位独具东方美人气质的姐姐”。
对于很多人提及的“知性气质”,李晗笑言自己算是比较小众的人,“不玩微博,很少社交,平时喜欢读读书,所谓的知性实则是某种书生气吧”。其实,据记者了解,李晗并不单是一个国学功底深厚的主持人,同时她还具备留英背景。在她同时担纲制作人兼主持人的《一本书一座城》中,她就靠着自己对欧美的认识深度,在一档旅行类节目中将海明威、莎士比亚、英国皇室等故事融入其中,讲述城市风情,融入个人思考。李晗表示,阅读是使灵魂宁静的最后阵地,行走则是让心灵的再次出发。在她看来,在快节奏流水线生活的当下,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而这部片子就是要带领大家重新出发,寻找一种有价值的诗意的生活,而这份“诗意”则是年轻人最时尚的生活方式的呈现。此外,这部纪录片还是国际合作的产物,不同区域的团队的合作让这部纪录片增添了诸多国际文化元素,颇值得期待。
对于李晗等浙江卫视主持人的多元化,浙江卫视品牌宣传部主任朱挺告诉记者,从2013年开始,卫视在主持人跨界转型上做了许多的品牌包装和宣传,无论是华少话剧群演还是伊一的跑步健身,以及陈欢的雅痞脱口秀、亚丽的微电影等等,这些都是在符合主持人自身个性上做的品牌延伸。而《中华好故事》中李晗优秀的表现,则见证了这方面的成果。
■ 探索
重视“人文性”轻视“收视率”
在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李灵革副教授看来,人文和综艺,对于很多电视台来说,往往是“鱼和熊掌无法兼得”的对立物。而浙江卫视却恰好在尝试为《中华好故事》这个原创类人文节目,输入时代独有的娱乐、时尚元素,让学者变得亲切可人,让明星、主持人更加知书达理。
事实上,在谈及如何成功混搭人文和综艺的秘诀时,陈学武也表示,“好故事”从酝酿、策划之初直至现在都没有从类型上把自己框死,非要把自己定位成或“纯人文”或“纯综艺”的节目;在他看来,人文与综艺这两个元素并不矛盾,只有他们这一代“电视人”抱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去做,才能打造出好口碑的综艺节目。
虽然很多卫视都会有收视率重压,但许继锋表示,对于人文类节目,浙江卫视一直是有情结的,从《人文深呼吸》到《华少爱读书》再到《中华好故事》,浙江卫视对于此类节目从来没有收视率方面的考量,只在乎有没有做出“特殊的美感”,尤其是纪录片,要有当下性,有呼吸和温度,是活的有灵魂的作品。
采写/新京报记者 吴立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