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文娱时评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文娱时评

将《纸牌屋》=美国政治现实,是图样图森破

2015年03月18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今日看片·《纸牌屋》】

  编者按:还记得去年此时因《纸牌屋》第二季掀起的话题风暴,从剧集内容到制作、发行等行业讨论,到它受到哪国政要热捧、如何映射美国政治等外延解读。而今,第三季《纸牌屋》已上线20天,在话题度上只能说“低调”,关于该剧狗血的吐槽,却越来越多。长期居住于美国的影评人红袖添饭,教你如何识别剧集中的“黑幕”,而不是“内幕”。Netflix有意混淆了“内幕”与“黑幕”:举着“揭示内幕”的牌子,剧集实际表现的,却只是从头到尾的“黑幕”。

  从“坚持自我”这一点来看,《纸牌屋》第三季情节主线,依然是主人公“下木(Frank Underwood)”先生的政治生涯。作为带点惊悚色彩的政治类剧集,这一系列的初衷——更确切地说是制作方宣传的重心——是让观众管窥美国政治核心的运作内幕。

  而这些所谓内幕的聚焦点,随着弗兰克职位的变化,从国会多数党党鞭,一步步登上副总统乃至总统的宝座,也在依次改变:从国会的政党政治,过渡到行政体系内正、副总统职权之争,最后到白宫与所有其他国内机构以及各国政府间的制衡与博弈。

  按理说,单凭美国政治体系的复杂微妙,及其国际地位带来的麻烦与争端,这当中有无数内幕可以挖掘。如果“持续开眼”的要求达不到,至少也该保持同等水准。可惜的是,受限于这一系列所秉承的表现风格,剧集给人的核心感受,却没有精进多少。观众看到的,只是美国政治运作的同一个方面,这当中体现的人性,也是简单而片面的。久而久之,带给观众的惊喜自然越来越少。

  举“内幕”牌子拍“黑幕”

  实际上,《纸牌屋》所反映的美国政治,是高度“阴暗化”了的戏剧舞台。

  最典型的片面,是Netflix有意混淆了“内幕”与“黑幕”:举着“揭示内幕”的牌子,剧集实际表现的,却只是从头到尾的“黑幕”。就剧集创意与定位而言,这本无可厚非,它的目标观众群,主要有两类:一类观众对美国政治体制了解甚少、但又不愿真的花时间探究、而仅仅乐于沉浸在幻想中;另一类则恰恰相反,他们可能对美国真实的政治运作很熟悉,甚至可以说熟悉到厌烦的地步,因而想在一个虚构版本中,体验真实的政治所无法提供的戏剧化刺激。

  至少对美国观众而言,直接将《纸牌屋》等同于美国政治现实的,恐怕只有极少数“图样图森破”的观众。耳濡目染的媒体轰炸体验,已经让美国观众连正经的新闻直播都不太相信,更何况是摆明了虚构的电视剧集?不过,在海外市场,情况又有所不同。这也是为何前两年有中国媒体在炒作该剧时,多数拿“深刻反映美国政治现实”来说事。

  实际上,《纸牌屋》所反映的美国政治,是高度“阴暗化”了的戏剧舞台。现实中的政治人物,以及政治事件,的确有许多私利掺杂其中;剧集中设定很多桥段,包括人物性格,多数也可从现实中找到片鳞只甲的对应。但是,将分散于不同年代与不同人物身上的故事,集中起来,堆积到一两个角色及其主线故事当中,这本身就是最大程度的虚构。

  在猎奇或愤世嫉俗的心理指引下,这种“归纳式造假”多半不是问题,甚至可能显得很娱乐。但是长此以往的话,终究会暴露出非现实设定的荒诞一面来。比如,剧集的亮点之一,在于弗兰克夫妇,总是能利用对手人性的弱点,来采取些非正规手段加以利用和操纵,从而达成自己的目的。那种将对手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邪恶快感,对普罗大众而言,也是自身无法根除的阴暗面的一种安全释放。然而,人性终究是复杂的,阴暗的胜利固然过瘾,但始终如此就未免无趣了。从第一季到第三季,弗兰克夫妇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招,再高深的阴暗大法,也会变成俗套了。

  剧中主人公“一黑到底”的派头,也暴露了这一系列在设定上的软肋:主角没有匹敌的对手。相对于弗兰克夫妇的“无下限”,他们对手的“黑暗值”明显不够高。虽说持着“主角”的“免死金牌”,但出于戏剧性考虑,博弈的过程如果能更曲折一些,主角取胜的道路如果能更艰难一些,这种故事的吸引力会更为久远。

  《纸牌屋》如今给人的感觉,仿佛弗兰克夫妇是华府政治圈中,“唯二”精通操纵手法的;对手制造的小麻烦,不仅没有让他们焦头烂额、殚精竭虑,反而成为他们轻松陈列“战绩”的对象。更为关键的是,主角夫妇“搞掂”对手的方式,都只是浅显伎俩的简单重复;即使是再幼稚的观众,到最后也会觉得厌烦。

  政治游戏规则不管不顾

  过多的、违背常识的桥段设定,让该剧有从“讽刺现实”走向“无稽之谈”的嫌疑。

  有时候,剧情的简单粗暴,到了连最基本的政治游戏规则都不管不顾的程度。第三季中前段很重要的一条线索,是弗兰克提名夫人克莱尔担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剧情虽然为此设置了一些障碍,但弗兰克夫妻比较轻松地就摆平了。可熟悉美国政治的人都清楚,第一夫人不能在政治上太活跃。

  当年希拉里并没有在克林顿制下担任实际职务,仅仅是“义务性”地帮忙推进健保改革法案,都已引起强烈的公众批评,《纸牌屋》让第一夫人任联合国特使的性质,可比那个严重得多。这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且不说总统的此类“裙带”提名得不到任何支持,连这种提名行为本身,都是非法的:1967年通过的《邮政收入与联邦薪酬法》,明确禁止了政府官员指派、提携亲戚的行为。该法案又名“鲍比·肯尼迪法”,因为其中一段特别是为杜绝类似肯尼迪总统任命其弟为司法部长之事而定。

  也许在编导们看来,弗兰克“违法”地任人唯亲,是凸显其强悍的政治风格。但过多的、违背常识的桥段设定,让该剧有从“讽刺现实”走向“无稽之谈”的嫌疑。的确,在本季一开始,弗兰克就表示,作为总统他会留下自己的历史印记,而非仅仅填充那个职位。

  可问题是,只要剧情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对应美国的政治现实,那他对总统权力的行使,可能会远不如此前“力争上位”那般“好看”,因为现实的美国政治架构,对总统权力的制衡实在是太严密了,阴谋与权力斗争只是一方面,不想做傀儡的弗兰克,还真得拿出些治国方略来。

  然而,不知幕后编剧群是真的不了解美国政治现实,还是为了表现主人公在这方面的幼稚,第三季中弗兰克做起总统来,完全不像他在前两季中那般老辣狡猾。比如他在本季中花费大量心机主推的《美国工作法案》,其本质是财富重新分配,损害的是大部分人的利益(老年社保),获益的仅仅是少部分人(暂时失业的年轻人),无论从法案设计本身还是从利益群体实力对比来看,这种提案都相当于政治自杀。

  事实上,与该提案相关的情节都很弱,比如请人写书来推动此法案,而作者此前只在网上写过电子游戏的评论……此类情节设定逻辑之混乱,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让人以为是一场闹剧。

  第四季不如凸显克莱尔

  弗兰克与克莱尔的关系逐渐分裂,编导尝试脱离原始英剧架构、开拓剧情新线索。

  弗兰克与克莱尔之间的关系,向来是《纸牌屋》重点描绘的一条主线,并非只有到了第三季才“狗血”起来。只是在前两季中,两位主角虽然有感情上的纠葛,但在政治大方向上还是相互扶持。第三季让他们的紧密关系逐渐分裂,其实体现了编导尝试脱离原始英剧架构、开拓剧情新线索的努力。而且,有现实中的希拉里做参照,这个凸显独立、强势政治女人的新方向,比其他遵循老方子的线索都要有趣。

  这也让人对第四季多了盼头,不管克莱尔最终是否真的离开弗兰克,这种分裂从各方面看都是弗兰克所面临的最大危机。

  如前所述,一个在危局中彪悍出击、化险为夷的弗兰克,才是真正有魅力的。

  □本版撰文/红袖添饭(影评人)

  ■ 涨姿势

  第三季(集)为什么讨人厌?

  对影视系列而言,“三”是个挺令人担忧的数字。特别是三部曲电影系列,影迷们能叫得出名的,第三部基本上都口碑大不如前(也许只有《魔戒3》和《谍影重重3》是例外)。剧集系列相对要好一些,季与季之间评分波动是很正常的;只要不是特别惨重的、连续的负评,对于开局红火的剧集而言,一般能有惊无险地跨过第三季。而且,剧集“头脑风暴”式的创作方式,也很有可能让后续剧集重新焕发活力。

  所以,对《纸牌屋》第三季而言,口碑无关生死,仅代表观众对这一系列的喜爱程度。不过,对于非常规制作与发行的Netflix而言,观众口碑还是很关键的一个指标。毕竟,按照它自身的说法,该剧最初能得以立项,就是建立在对观众口味的精细调查基础上。换而言之,对观众口碑的敏锐反应,是Netflix标榜的、区别于常规电视台剧集的特色。

  《纸牌屋》第三季的口碑多少让Netflix有些尴尬。在专门收集媒体对影视作品评论的“烂番茄”网站上,数据显示的好评度,第三季比前两季明显降低,并且相对于媒体评论,一般观众对第三季的观感落差更大(左数读)。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落差?未能延续前两季辉煌的结果,是否会影响下一季的内容与风格?

  首先必须指出的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系列中的第“三”部,本来就很难取悦受众。一般而言,对于首季或首集大受好评、引发追捧的作品,续作会沿用同样的创作模式,同时主要通过在表现程度上的“变本加厉”来取悦观众。然而,到了第三季,如果还是针对同样特色的再次“变本加厉”,受众心理就会出现类似经济学中“边际效益递减”的反应,说白了就是:炒剩饭招人烦。

  但如果编导想在第三季中,突破前两季被市场证明有效的惯用模式,转而采用新的内容或风格,同样风险极大,很可能费力不讨好:不仅未能以“新奇”提升观感,反而可能失去比较怀旧的粉丝。

  这种“两难”的尴尬,是《纸牌屋》制作方在决定推出第三季时,就面临的处境。然而,正如另一法则“墨菲定律”所言:事先想到的变坏可能,偏偏在实际过程中无法避免地发生了。这一季在承袭旧格局,与开发新内容之间摇摆不定,最终两样都没完成得特别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