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书评周刊·文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2:书评周刊·文学

流亡的犹太人:世界从来都只在脑中

2015年03月2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图片来自网络
《犹太警察工会》
作者:(美)迈克尔·夏邦
译者:陈震
版本:黄山书社
2015年1月
◀迈克尔·夏邦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获普利策小说奖。

  马年将尽的时候去逛书店。天冷,想挑一部暖色调封面的书来读,最好是小说——在一大桌子平摊着陈列的新书里,一下子瞥见那册红色的,走近一看,《犹太警察工会》,是侦探小说,多年不读的类型。没有译者后记,这点真讨人喜欢。再看封面下方,译者署名:陈震。读过他译的《放任自流的时光》,是个好译者。拿着书去结账,在寒风中走着,不时瞧一眼手里的书,红色,暖暖的。过年那几天,不光气候不佳,还有人来客往的节奏,夹杂着各种乱,在那几天干什么都心神不宁的日子里,读小说是消磨时光的最好方法。

  很快读完,大呼过瘾。对像我这样一个自小就看爱美国侦探片却不怎么喜欢读侦探小说的人来说,这类作品无需优雅——阿加莎克里斯蒂之类,好是好,可我宁愿看小说改编的片子,而不愿读其书--也不能太让人费脑子,毕竟只是杀时间用的,为此绞尽脑汁,实在不值当。这本《犹太警察工会》,开门见山,不绕弯子,主角是个硬汉,读着宛若在看一场漂亮的电影,只是所用材料不是视频,而是文字,却同样具有影像的冲击力,却更耐看。

  开篇

  落入俗套却不失好看

  故事的发生地阿拉斯加,天寒地冻的,似乎挺适合硬汉型侦探在此活动——说也怪,热带或亚热带丛林里会出兰博这样的勇士,但职业侦探这种更多要用脑子的活儿,在西方小说里,却总是出现在一些较冷的地方,那是不是因为低温更容易让人头脑保持清醒呢?总之,在故事发生前,主人公的生活就已经一团糟:同为侦探的妻子为了尚未出世的不幸的孩子而离开了他,身为飞行员的妹妹不久前死于一场意外撞山事故。在小说虚拟的故事情节中,更让他看不到希望的是,犹太人的以色列国于1948年建国不久即遭攻击而覆灭,当时无家可归的人们通过与美国人谈判获得了在阿拉斯加建立特区的权利。如今,60年期限将至,在华盛顿政客的操控下,特区将被收归阿拉斯加管理,也就是重归美国,八周后,犹太人即将再一次失去自己苦心经营数十载的家园,主人公和他的搭档却都不知当何去何从。

  这样的开头其实蛮落俗套。不少侦探故事的主人公,常常是一些在开场时就已经把生活弄得极不如意的魂不守舍之人,看起来他们连收拾自己都来不及,更何谈破案。不过怪就怪在,很多时候,读者正是被这样满身人间烟火气的主人公吸引进故事里来的,从审美角度看,这样的开头其实很好看。

  叙述

  善于把握张弛火候

  好玩的还在后面。主人公是个犹太棋手的儿子,他的搭档却有着母亲这边一半的阿拉斯加印第安原住民血统。作为过气的犹太裔联邦情报官的儿子,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主人公的表弟。故事开始后不久,在外地警局获得升迁的主人公前妻碧娜即被调回,负责结束该警局所有刑事案件的侦查,以便移交给未来的主权拥有者。这样的人物关系,虽谈不上扑朔迷离,也足够将一个精彩的故事编下去了吧。而案子的受害者也是个玩国际象棋的,还是个犹太人眼中的弥赛亚式的人物,这样就又牵扯到棋手之间的恩恩怨怨,还连带着这群犹太人寻求救赎的主题,再加上远为复杂的犹太宗教领袖(同时也是黑帮老大)及其继承人的介入,最后发现,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美国政府,而真正的杀手,却又并非奉美国人之命行事。这样的故事,恐怕想不好看都难。

  不过仅有这点情节因素,对于写作者而言,其实还是很不够的。真正写得漂亮的侦探小说,其实和任何其他小说一样,得放进许多闲笔,不能写来写去都是破案那点事儿,让人看着像时时刻刻都不让主人公过安生日子,总在驱赶着他去破案,这样讲出来的故事,只怕会很不好看。这一点,小说和电影其实也是一样的:只有张弛有度、让人看着舒服的叙述,才能让读者愿意继续被牵着鼻子走而不觉得冤枉。说到这部小说,它能让我多次读得舍不得睡去的地方,有时候是紧张的人物追踪、身份追问,有时候是令人恍然大悟、甚至倒抽一口冷气的象棋游戏谜底揭晓,更多情形则是当读得有点累时,不经意地发现,书里对那些次要人物举手投足之细节的描写,尤其在此刻,真的让人非常愉悦。这种愉悦甚至并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它会使你的周身感受到长时间紧绷之后的一丝松弛,让你本能地觉得,自己之前因阅读而付出的智力和体力现在得到了一种体贴而毫不张扬的回报,得了这点安慰,你就会忍不住快马加鞭,期待尽快读完整个故事。要说秘诀,这大概可以算是写小说的秘诀之一吧,只是说来虽易,但其实若非个中高手,则极难掌握火候,因此常弄得作品看起来不伦不类,挠不到读者痒处,有时即使勉强耐着性子读完了,回过头来,仍会大呼上当。

  主题

  多重解读犹太人流亡命运

  说起来,不论是畅销小说还是好莱坞电影,最终的结局里有所谓美国政府阴谋的,似乎一直是主流。这本书也写到了阴谋:华盛顿当局在政客的操控下,欲将大批身处阿拉斯加的犹太人送往巴勒斯坦,借犹太人之手消灭阿拉伯人,却不知是为了传说中的石油利益还是别的什么莫名其妙的东西。这同样有点老掉牙,连作者都免不了借书中人物之口自嘲一番。不过还好,这样一个故事,并没有通常所见的孤胆英雄与美女携手,成功拯救众人的那种“豪迈”之气。大概是因为,在作者看来,犹太人生来特立独行,流离失所中还常常被欺负,实在不适合充当拯救者的角色。

  书中还有一个反复提到的角色,甚至很难把他称作“人物”,因为他只是一个还未成人形的胎儿,因医生怀疑其染色体异常而被主人公兰兹曼放弃。兰兹曼后来一直因此而悔恨,这也成了他与妻子婚姻破裂的导火索。按照保守的犹太教义,胎儿是不能被舍弃的,只因不信任何教义的兰兹曼一念之差,一条生命被人为终结了。这本是不幸之事,写在书里却是十分添彩的一笔。兰兹曼这个无家可归的倔强之人,因为孩子与妻子分手,也因常常想起孩子,而想到与妻子复合。显然,这个孩子的命运,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隐喻,对犹太人流亡命运的隐喻。而最终,主人公与妻子几乎没有悬念地重归于好,书中主要人物全部获得阿拉斯加绿卡,结束先辈延续数千年的流亡,可算是一种流亡的终结、一种救赎的达成,在这一过程中,孩子那失去了的生命,则可看作是犹太民族被迫为流亡付出的代价。不过,碧娜那个随身携带的、硕大的、无所不藏的手提包,却仍然让人不免在结束阅读时仍怀着丝丝不安:这种可以被手提包里的什物轻易覆盖的人生,是否是令人忧伤的,是否预示着另一次流亡的开启?也许,对于因世代流亡而练就了清醒头脑特殊智慧的犹太民族而言,他们早就有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世界从来都只在头脑中,而不在任何有型的物质形态里。

  □书评人 马维

  迈克尔·夏邦 Michael·Chabon

  当代美国文坛最受瞩目的才子作家。1963年生于华盛顿特区,十岁时立志成为作家,先后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匹兹堡大学,在加州大学厄湾校区获得创意写作硕士学位。1988年,年仅二十五岁的迈克尔·夏邦出版其硕士学位作业、长篇小说处女作《匹兹堡的秘密》,创下当时新人小说最高预付版税纪录,上市后造成畅销旋风,也为他赢得“塞林格接班人”的美国文坛金童美誉。

  2000年,迈克尔·夏邦出版第三部长篇小说《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助他在三十八岁之龄赢得普利策小说奖,成为过去三十年来最年轻的普利策长篇小说奖得主。一些评论家认为:夏邦写出了无数作家穷其一生梦寐以求的“伟大的美国小说”,而该书描写的,却是向来受主流文坛轻视的主题:漫画。

  此外,迈克尔·夏邦著有短篇小说集、散文集、童书、青少年小说多部,还曾担任电影《蜘蛛侠2》编剧。

  在一个架空的历史世界中,1948年,刚刚成立的以色列国覆灭,犹太难民涌入阿拉斯加。六十年来,犹太人在当地越发兴旺,成立了自己的联邦特区。现在,特区即将被收归阿拉斯加管理,犹太人的家园梦又将覆灭。可是特区刑警兰兹曼无暇担忧主权收回问题。他的生活一团糟,婚姻破裂,职业生涯简直就是灾难。在他栖身的廉价旅馆,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有人被谋杀,死者曾是象棋天才。兰兹曼开始调查这桩案件,但高层却要求他立刻丢开。兰兹曼必须与信仰、执念和邪恶等强大的力量殊死斗争,而能够拯救他的,只有他的过往。本书融合科幻和侦探小说类型小说元素,先后荣获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等科幻小说大奖。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