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文娱新闻·盘点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0:文娱新闻·盘点

刘韡、朱昱等从“后感性”展览走出来的艺术家相继开展,新京报梳理几位代表艺术家不同发展方向

朱昱隐藏在绘画里疗伤

2015年03月26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朱昱将自己“隔离”起来进行绘画的这十年成果通过这个展展现了出来。图为《茶渍》系列。

朱昱将自己“隔离”起来进行绘画的这十年成果通过这个展展现了出来。图为《剩餐》系列。

朱昱将自己“隔离”起来进行绘画的这十年成果通过这个展展现了出来。图为《剩餐》系列。
《无题 No.3》。
《竹林七贤之三》。

  作为上世纪90年代观念艺术家的先驱,朱昱从早期引发争议的行为艺术转战至绘画领域,以完成其对生命的追问。近日,“隔离”朱昱个展在798长征空间开幕,展出了艺术家过去十年来的绘画创作。朱昱1999年“后感性:异形与妄想”展的行为艺术早已为人所知,但其过去十年来的创作显然希望能展示出自己艺术的另一面。在朱昱个展之前,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也开展了刘韡个展。同样,刘韡的早期艺术实践中不得不提的也是“后感性:异形与妄想”展。一时间北京艺坛被“后感性”展这拨70后艺术家所占据。究竟这场“后感性”运动在中国当代艺术30多年发展中占据了怎样的地位,它的代表艺术家如今又行进在哪种艺术道路上,新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梳理。

  ■ 个案

  绘画或多或少与行为有关

  中国艺坛一提起朱昱,让人很容易想起的是他早期使用尸骸、引发强烈争议的作品。谈及2000年创作《食人》这件作品,朱昱称那是来自对生命问题的着迷和对死亡的迷恋。不过这一令人震撼的行为艺术,对朱昱本身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他选择用绘画进行疗伤,“这些‘行为’对我伤害也很大。所以我用绘画来给自己疗伤,我曾经用半年多的时间画一张画,把自己隐藏起来。”

  朱昱将自己“隔离”起来进行绘画的这十年成果便通过“隔离”这个展展现了出来。展厅内,最开始的这批《剩餐》系列创作其实还是与其行为艺术或多或少存在着关联。在该系列中,朱昱用照相写实手法描绘了放置在白色盘子里的残存食物,仍然与“吃”有关。但朱昱用平静的画面呈现社会现实,那就是人类为了生存而消灭其他生物所留下来的剩餐。而到了2013年、2014年《茶渍》《痕迹》系列时,则在图像的若隐若现之间达到了空灵。

  不过命名为“隔离”其实更多指的是对当代艺术流行方式的“隔离”。该展策展人秦思源告诉记者,朱昱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不是认同也不是跳到别人的思维方式中,而是要脱离那些时髦的工作方式,去探索其他的可能性。为此他可以花六个月时间去画一张画,“当代艺术变成某种趋势、方向、市场导向时,朱昱明白不能跟着走,必须从这里隔离出来,找到自己的工作方式。”

  而为了呈现朱昱这十年的绘画探索,此次展览也采取线性方式进行布展。现场空间只有一面墙挂满了作品,另一面“留白”。朱昱告诉新京报记者,做这个展的目的其单件作品的解读并不重要,更重要的则是将这个展览中的十年工作压缩成一个“历程”,“也许画什么对这个‘历程’而言并不重要。”

  什么是“后感性”?

  ●1999年的一次展览

  ●超越平面,拓展到电影、剧场、现场等媒介

  近期北京艺坛的主角是刘韡和朱昱这些70后艺术家,如今他们的创作面目已经不同,不过回到起点上不得不提的是1999年“后感性:异形与妄想”展。在香港M+博物馆高级策展人皮力看来,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30余年里,刘韡这一代艺术家是有特殊价值的。

  皮力指出,从1989年开始,玩世现实主义和政治波普已经成为海外认识中国艺术的标准形象。整个中国艺术处于后殖民主义时期。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艺坛迎来了“媒体的拓展”,包括杭州对录像媒体的拓展;北京东村从行为艺术表演到拍摄行为艺术的盛行。

  在此情况下,“后感性:异形与妄想”展是一个集体爆发,“从这个展上可以看出这一代艺术家已经彻底地表明了跟以前决绝的态度,首先他们超越了原来平面的媒体,开始扩展到各种媒体上,包括后感性在电影上的运用,比如说剧场、现场。其次这一代艺术家视觉上的经验和采用的知识体系已经明显比‘85体系’复杂得多。这导致在2000年前后,他们在实践上手的时候表现出了一种文化上的自信,”皮力称这一批艺术家的创作给后来艺术打开一个新的可能性。其中刘韡已然成为多面手,几乎所有媒介都进行相关创作;杨福东成为国内一线影像艺术家,而朱昱则希望通过空灵的绘画呈现另一种可能性。

  “85美术新潮运动”泛指1985年至1989年四五年之间的一系列美术现象,包括群体、展览、会议、个体与个展、活动等等。85美术运动、85美术新潮的名称是在1986年正式推出的。

  ■ 他们的殊途

  抽象 刘韡

  1972年生于北京,199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住和工作在北京,中国青年一代最重要的艺术发声者之一。

  新世纪以来刘韡是以多面手在艺坛亮相的。在他的艺术实验里,绘画、装置、影像、雕塑几乎当下所有的创作媒介都可以找到。他的绘画也被归入抽象系列。皮力指出,以刘韡为代表的这批艺术家用抽象的内容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我们很难想象中国艺术家可以不用画形象的东西,而是画抽象的内容就可以拿到国际上进行展览的。”

  影像 杨福东

  1971年生于北京,1995 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目前工作生活于上海,中国当代最受国际瞩目的影像艺术家之一。

  以一系列“知识分子”主题的作品,成为国内一线影像艺术家。其代表作《陌生天堂》和《竹林七贤》令其个人独特的隐喻式叙事风格彰显无遗,就此杨也获得世界艺坛的关注。作为影像艺术主力的杨福东将中国的影像艺术呈现给世界。2004年,杨福东成为继蔡国强、黄永砯之后的第三位入围古根海姆Hugo Boss当代艺术奖的华人艺术家。

  观念 朱昱

  1970年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现生活和工作在北京,被誉为90年代观念艺术家的先驱。

  作为上世纪90年代观念艺术家的先驱,将观念艺术进行到底。过去十多年间朱昱也做过很多展览方案。朱昱的作品是,谁来邀请他参展,就给对方100个展览方案。朱昱做得最为典型的一件作品就是《为联合国成员国所做的192个艺术方案》,朱昱指出:“我做这个方案带有一点玩世不恭的状态。其实很多艺术家都可以做,只是大家不做。现在一个观念艺术家一生如果没有上万个方案基本上就别混了。”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健亚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