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届中国服装论坛将于3月29-30日在京举行
| ||
| ||
| ||
| ||
| ||
| ||
| ||
| ||
| ||
|
2015中国服装论坛将于3月29-30日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举行,本届中国服装论坛将以“直面消费的品牌产品”为主题,与山本耀司、松井忠三、原研哉、深泽直人、Alexis Mabille、张永和、黄永松、马可等设计大师、建筑大师、艺术家、美学专家、品牌专家一起,关注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探讨中国服装品牌的未来建设,从消费者和品牌产品出发,走出一条适合中国服装产业的品牌之路。
直面消费是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中国服装行业面临全新的发展环境,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失去原动力,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简而言之,增速趋向放缓,运行质量需要高速提升。正如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所说,所谓的新常态,就是数量增长慢下来,质量增速提上去。
要将质量增速提上去,就要不断创新,然而多年来中国服装企业创新不足,前期多集中于批发业务,金融危机爆发后又致力于零售变革,持续地创新并没有在新常态下带来明显优势。而最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金字塔式多层级营销受到挑战。店面迅速扩张的时代告一段落,需要寻求发展的新方向。
消费市场的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着力点。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消费心理、购物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满足消费需求的升级与变化,成为中国服装品牌的新任务。
如今,新秩序正在酝酿,新变革正在发生,中国服装品牌急需贴近市场,适应产业规律,进行本位创新:回归到产业本质基本面,回到产品和服务本身,回到产业运行质量提升的根本轨道,大练基本功、提高基础能力,提升品牌运营和消费服务的综合能力。
品牌产品必是核心
不管消费市场如何变化,中国服装行业未来的发展归根结底要落到产品上。只有将品牌基因和内核价值物化,才能被“普识文明价值”和“消费者生活”所接受。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必将伴随着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升,这决定着品牌走向、动力乃至影响力和成就的大小,是获得消费者认同、追捧的心灵力量,也是品牌运作的根本原点。
品牌和产品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正如中国服装论坛秘书长王军所说:“没有产品的品牌,没有价值。没有品牌的产品,则会失去自我。”因此,当中国服装行业进入品牌的产品时代,企业应该从中国文化出发,寻找中国品牌的基因,不断追问:中国服装品牌到底引导什么?崇尚什么?这才是品牌之魂。
确立了品牌的核心价值之后,接下来的关键在于产品的打造。要打造出直面中国消费市场的产品,就要将中国生活、精神文化融会贯通,变成现代人的语言,用服装表达出来,从而和世界分享东方生活方式。另外,从工艺、技术、设计、材料等基础出发,生产出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建立属于当代中国的生活美学,这才是中国服装品牌发展的根本。
20年历程
1996年 中国服装论坛前身创立
中国服装论坛的前身——世界服装名牌论坛,带有培训功能。当时市场处于短缺时代,一批服装品牌有知识渴求,于是论坛请来了法国时装公会主席默克里埃、皮尔·卡丹中国区代表宋怀桂以及大量欧美专家。接下来品牌运作萌芽开始,杉杉率先进行品牌形象设计,白领开启了服务的先河。
2003年 更名为中国服装论坛
中国加入WTO,大批品牌涌入中国,高、中档品牌消费市场被大量国际品牌所占据,国内自主品牌仅占40%。中国服装论坛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开始对自我价值进行定位。白领、例外等一批企业相伴而来,开始显现“梦之队”的力量。但此时的论坛,依然追逐当年热点,需要走入更深层次的运作。
2005年 开启“后配额时代”
中国服装论坛逐渐认识到,中国品牌必须建立自己的美学价值,品牌形象竞争结束,品牌美学时代开始。于是,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主席戈巴克、法国瓦蕾流行趋势工作室设计总监瓦蕾赫、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导演贾樟柯等在美学方面有独到见解的专家们来到这里,和中国服装企业家们一起,构建出一个智慧能量场。
2010年 寻找服装品牌的方向
新的经济形势催动着世界时尚格局的快速转变,在充满变数的新经济时代,中国的经济态势、国际立场和市场潜力都成为全球焦点,中国的消费哲学、行为方式和文化态度等影响着世界。本届主要探讨中国服装品牌如何洞悉世界市场和消费热潮、如何建立品牌创造力和竞争力、如何借力变局实现中国在经济强势发展下的时尚崛起。
2014年 转型:重建消费连接
中国的服装产业已经由产品时代进化到了消费时代,互联网的发展、电商的火爆都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对于企业来说,只关心产品、做好产品已经不能满足这个时代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关注消费者、关注他们想要什么、便捷地提供给他们所希望得到的东西,才是当下服装产品竞争中最有力的一环。
2015年 直面消费的品牌产品
经过20年的沉淀积累,中国服装论坛在中国服装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聚集着时尚、艺术、商业、科学、文化等各界精英,立足于与世界时装文明的交流互鉴,为中国服装品牌的构建提供高质量的思想产品。
■ 企业家语录
作为2015中国服装论坛的前奏曲和风向标,中国服装论坛执行主席王军先后到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连续采访了二十余位中国知名服装企业家及专家,共同探讨产业发展新趋势,理清中国服装品牌的发展脉络与未来走向。在本年度飞行采访中,消费者的个性化改变、对于产品的真实需求、供应链的链接、当代体验的重要性以及人才的紧缺成为今年服装企业家最关心的问题。
毛继鸿,例外创始人
我们回到做衣服最深刻的那个东西,我们回到做品牌最深刻的那个东西,不会被别人拿走的那个东西。那就是我们必须相信自己,相信我们的消费者,相信自己的创造力,相信我们有这样的能力去应付这个剧变的时代。当然,最终的前提是先放下自己,去拥抱这个剧变的时代,去拥抱所有的变化。我想,最终可能得到的会比你想象的更好。
方建华,茵曼创始人
在中国有很多很好的手工艺,这些手工艺可能深入在民间,它没有被我们这一代的服装品牌好好用下去,所以我们要去发掘。
我们目前的渠道聚焦在线上,未来两到三年,可能会走到线下,在计划筹备线下的生活馆,把喜欢茵曼倡导的“慢生活”理念的消费者和人群,集合到一个生活馆里来。不只可以看衣服,还可以做手工肥皂、手工包包、学插花等,提供一个在线下互动、交流的地方。
胡启明,歌莉娅董事长
我们现在主要渠道还是线下,将来线上线下的区分不会这么明显,消费行为是跨越线上线下去完成的。只有围绕消费者的需求来发展这些渠道,才能生存下来。简单一点说,如果将来消费者的趋向是线上线下结合,在线上看东西、线下试衣服,然后在网上付钱、在实体店取货,那我们跟消费者、经销商、商场之间的利益分配模式会出现非常大的变化,而这个变化是源于消费者有这种需求。
郑安政,安正时尚集团总裁
对于服装品牌来说,三大方面非常重要:板型以及工艺、设计风格、面料应用。我们现在尽可能把公司的五个品牌做到差异化,这一点很难,比如玖姿用这类面料,尹默用那类面料,面料不能通用,成本就会增加。但我们还是尽可能让品牌之间区分开,如果说面料全都通用了,这会伤害品牌基因的区分。因为品牌基因的核心价值是一点一点产生、积累起来的,是一个沉淀。
夏国新,歌力思董事长
消费者是忠诚于品牌,还是忠诚于产品?从表面看,消费者是忠诚于品牌,所以我们都在做品牌,当大家在用统一的模式进行包装、定位、推广时,往往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消费者最终购买的还是产品,品牌只是消费者对产品信任的符号。将产品做到99%容易,但要做到99.9%很难!但就是因为那0.9%,决定了自己的产品是平庸,还是出类拔萃,这就是工匠精神!做企业还是要回归本质——产品!
马瑞敏,DAZZLE地素董事长
整个市场已不像以前那么闭塞,消费者的眼界越来越开阔。但我始终相信好的东西还是有市场的。虽然市场竞争激烈了,消费者眼光也日益挑剔,但关键还在于你是不是真的有实力让别人最终选择你。
产品是品牌立足的根本,不光是要把产品做好,品牌文化的建设也是近年来我致力于努力的。只有当消费者真正对我们品牌产生了某种依赖感的时候,我们这个品牌跟这个企业的存在,对社会才是有一点价值的。
叶寿增,ICICLE之禾创始人
作为服装企业,最重要的是回归本质、回归内容、回归怎么做衣服。怎么为消费者做好衣服,解决设计、开发、制造问题,这是服装企业最根本的使命。中国延续很久的传统,反而是更让人受益的,用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意义才大。传统元素不一定是绣个龙、凤的符号,有很多东西是值得传承的,比如说经久耐用,这也是之禾在做的,给消费者提供经久耐用的产品。这个时代,我们可以崇尚这样的生活价值,一个东西不要今天用,明天丢,这是对资源极大的浪费。
张荣明,爱慕集团董事长
不管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的品牌,确立好自己的品牌核心与品牌价值。在做品牌的过程中,还是在产品研发设计上下工夫,最终目的则是让消费者喜欢你的产品。品牌应当敏锐地捕捉到消费者对产品的新的需求,并且从中做出改变。当消费者穿了这个以后,他能有不一样的感受。每一次,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需求,这样才能持续不断地去喜欢这个品牌,认为他是与时代保持进步的。否则他连购买的理由都没有了。
周严,大连思凡服装服饰有限公司总裁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法自然。品牌的发展逻辑是因果逻辑,与其说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贞,不如说是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青睐,因为消费者都是通过产品识别品牌。创立核心价值,构建核心产品才能使品牌具有独立的创新垄断性,这是竞争的一大法宝。
D06-D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吴瑞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