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时事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时事评论
下一篇

堵住假慈善之名做商业的后门

2015年03月27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议论风生

  “慈善妈妈”事件,究竟是地方政府对于王玉琼的行为把关不严,还是多方合伙用慈善的名义掩盖了利益输送,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但这起事件暴露的借慈善做商业的路径,值得警惕。

  据媒体报道,云南文山马关县知名的“慈善妈妈”王玉琼,被曾经的得力助手赵春雷举报称,王玉琼借慈善名义敛财。

  据媒体报道,此事的发端,从曾经的女商人王玉琼,因儿子被拐而开始漫漫寻亲路开始。最终,她幸运地找到了儿子,并成为媒体红人,也参加了一些寻子宣传活动。此后,她借着盛名宣布要做慈善,旋即得到了诸多本地媒体的热捧。然后,她以慈善的名义“筹建敬老院”,从政府手中低价拿地60亩,准备做房产开发;打着李连杰与壹基金的旗号,从政府手中获得14年出租车广告收益权;而举报王玉琼的人,则遭到西畴县莲花塘乡纪委副书记王志锋的“灭门”威胁。

  出租车广告商业操作的过程,不由让人想起了郭美美,郭美美所在公司正是以慈善的名义接下免费的广告资源,然后投入市场进行商业化的操作。两件事情,异曲同工。

  不同的是,从媒体报道来看,迄今为止没有发现王玉琼注册了任何实体的慈善机构,而始终以不同商业公司的名号经营项目。而她本人高调宣称慈善的最大实惠,在于从政府手中拿到低价的土地资源,以及拿到垄断的广告资源。然后,她通过企业的身份承接资源并进行市场开发,项目的结果与慈善毫无关系,而市场获利则以商业的名义而洗白,从现行法律中无从深究。

  这样赤裸的假慈善之名做市场的行为,究竟是地方政府对于王玉琼的行为把关不严,还是多方合伙用慈善的名义掩盖了利益输送,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但这起事件暴露的借慈善做商业的路径,值得警惕。

  郭美美事件,以及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下属公司开发房产事件,以及王玉琼的事件,曝光了不同形式的挪用慈善资源投入市场谋利的行为。将政府垄断的公共慈善资源转化为私利的做法,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权力寻租,而慈善的这个名号不过是将逐利行为合理化的借口。

  而堵死借慈善做商业的后门,首先在于政府部门的尽责。倘若政府部门认可筹建敬老院的事宜,首先应优先允许慈善类机构进入,然后才是商业公司,同时应严格监管项目执行的过程,避免目的落空。政府尽责,是堵住后门的根本所在。

  在舆论的高度关注下,王玉琼的投机行为或许会失败。而警惕更多的王玉琼,还有待全社会的努力,用更健康的社会杜绝各种投机的存在。

  □姚遥(公益人士)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