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今年29项重要民生实事,13号线、八通线安全门年内投入使用
新京报讯 昨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同意了2015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的安排。今年有29件实事会“落地”,其中包括年底开通两条地铁线,13号线、八通线安全门投入使用等。
实事结合人大代表建议
自1986年以来,北京市政府每年底都会向社会公布来年将要做哪些惠民的实事项目。今年,这项办实事工作首次拿到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以便更广泛吸收人大代表的意见。昨日上午,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副市长戴均良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北京市2015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的情况。
戴均良说,2015年重要民生实事征集编制工作自去年9月启动以来,经公开征集线索、筛选项目、网络投票、沟通确认等程序,形成了7个方面、29件实事项目。
“办实事”还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相结合。戴均良指出,29件实事项目中,吸纳市人大代表建议的项目共16件,增加了关于解决停车、电梯安全等问题的项目。对暂不具备“当年立项、当年办理”条件的代表建议,力争纳入今后的实事项目,滚动办理、逐步解决。
11月底前新增7000辆公租车
今年实事项目的主要内容分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方便市民出行、优化生态环境、营造安全宜居环境、提升社区生活便利性、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共七个方面。
其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方面,将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0.5万套,竣工8万套。
方便市民出行、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要办的实事最多,均为7件。其中,今年12月底前将实现14号线中段、昌平线二期共25公里线路建成通车;13号线、八通线安全门投入使用,改造1号线、2号线、13号线、八通线等车站卫生间等。公共自行车建设规模将扩大,11月底前将新增7000辆公共自行车。
营造安全宜居环境方面共3件,包括通过自备井供水置换改善约30万居民供水水质;完成城六区100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消除电梯安全隐患等。提升社区生活便利性方面共4件,包括建成200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示范点;为群众提供食品药品检测服务,推进餐饮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创建体育生活化达标社区,建设健康绿道等。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共7件,包括建设40个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和1万张养老床位等。
戴均良表示,实事项目相关预算已在年底政府预算中予以安排,审议通过后,将纳入市政府督察专项,确保当年落实。
2015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
1
改善群众居住条件(2件)
建设10.5万套保障房
●缓解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0.5万套,竣工8万套。
●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继续进行抗震加固、节能保温、公共区域综合整治(包括水、电、气、热、通信及具备条件的老旧电梯等设施)等综合改造和简易楼改造,共计1150万平方米。
2
方便市民出行(7件)
4条老线车站卫生间改造
●提高市民在中心城区和重点新城的交通出行效率,实现14号线中段、昌平线二期共25公里线路建成通车,2015年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550公里。
●进一步改善轨道交通车站配套服务,13号线、八通线安全门投入使用,改造1号线、2号线、13号线、八通线等车站卫生间,完善车站标志标识系统。
●鼓励居住区停车管理自治,城六区建设完成12处停车管理示范小区;规范停车经营行为,巩固100条停车秩序管理示范街成果,依法查处非法停车行为。
●改善乘客候车环境,改造100处公交车站的站牌、站亭、护栏等基础设施;调整优化公交线网,新开、调整公交线路40条;结合轨道新线开通,完善公交站点与地铁站点的引导标识。
●完成100万平方米市管城市道路大修工程,同步完善道路慢行系统80公里,保障人行道、自行车道的连续性;完成30项疏堵工程建设。
●扩大公共自行车建设规模,增加服务站点,新增(建)公共自行车7000辆,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便利。
●完成西城区唱片厂路、丰台区纪通东路等30条无灯道路的路灯建设,改善周边群众夜间出行条件。
3
优化生态环境(3件)
淘汰20万辆老旧机动车
●继续推进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通过优质燃煤替代、煤改电等方式年度完成减煤换煤120万吨;实施农村地区液化石油气送气下乡,新发展用户10万户。
●围绕水源保护,在36个乡镇建设38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改善73个村、8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全市淘汰老旧机动车20万辆,进一步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促进环境质量改善。
4
营造安全宜居环境(3件)
100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
●对朝阳、大兴等地区具备条件的104个单位及居民小区的自备井实施市政管网供水置换,改善约30万居民供水水质。
●进一步优化群众身边市容环境面貌,完成城六区100条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
●加大电梯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通报力度,重点评估老旧住宅及交通、商业、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2000台电梯,并促进建立产权主体不清、资金政策不明等电梯维修改造更新的政府救济机制,及时消除电梯安全隐患。
5
提升社区生活便利性(4件)
建成200公里健康绿道
●建成200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示范点,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项目和服务设施。
●完善322个食品药品监管所及500个社区监测点检测设备,为市民提供食品药品检测服务,并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全面推进餐饮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
●创建665个体育生活化达标社区,开展社区体质促进项目培训推广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健身服务。
●建成200公里健康绿道,为群众提供更多休闲健身场所。
6
扩大基本公共服务(7件)
推15万张演出低价票
●通过改扩建乡镇敬老院、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等途径,建设40个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并进一步完善已建成养老照料中心的居家辐射、社区支持功能。
●开工建设养老床位1万张,进一步缓解养老机构入住难问题。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开发30家社会单位和50个大学实验室课程资源,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放;组织20万学生走进国博、首博、抗战纪念馆,参观天安门升旗,引导中小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全市中小学生推出百册传统文化连环画和百部优秀少儿影片。
●加大演出市场低价票惠民力度,低价票补贴资金比2014年增加30%以上,全市范围享受补贴的低价票总数达到15万张;免费向市民发放100万张具有打折、积分功能的文化惠民卡,市民持卡可享受低价文化产品及服务。
●组织市属医院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开展对全市1674个山区、半山区行政村的万人次巡诊活动,组织30个名中医团队进30个村、30个社区,提供诊疗、慢病干预和健康咨询等服务,提高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扶持成立残疾人、妇女、老年人、军人军属4个民办非企业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办理法律援助案件,通过法治渠道维护其合法权益。
●扩大市属公园对外开放面积,新增文物古建开放院落10处、6000平方米,并面向市民免费开放颐和园益寿堂历史文化展、北京动物园畅观楼园史展等10个历史文化主题展览展陈馆。
7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3件)
提高最低工资、低保标准
●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参合人员每人增加财政补助140元,筹资标准每人不低于1200元,进一步减轻农民医疗负担。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确保低收入职工工资增长;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定期待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福利养老金;调整提高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标准。
●启动实施基本菜田补贴政策,对规模化菜田进行补贴,稳定蔬菜价格,提高地产蔬菜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郭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