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书评周刊·职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3:书评周刊·职人

心理咨询师简里里:黑暗的位置有大光芒

2015年04月0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简里里 国内首家心理咨询移动互联网平台“简单心理”创始人,85后心理咨询师,著有《你是一切的答案》。
作者:简里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5年1月
简里里的心理咨询室。

  一个健康的社会,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大概是各种智识——知识、智慧、经验、创造力可以自由流通,脑力激荡,迸发更大的创造力。写作本身是完成这一交流的重要角色。书评周刊新辟“职人”版,寻访各领域以写作完成智识创作的人物,让他们讲述他们身后每个职业的光荣与梦想,以及荣光背后的艰辛与成长。

  今年年初,在简里里新书《你是一切的答案》的发布会上,一个读者问了简里里三个情感问题,把简里里问得愣在了那里。最后,她回答这位读者:“我不知道你的背景,不了解你,无法给出你答案。”“那个读者的问题其实是适合由情感专家和鸡汤专家来解答的。”事后回忆,简里里不由感慨,人们对心理学大概真的有太多误解。

  “如果要简单地给一个答案,我想告诉你,心理咨询不帮助人们解决任何问题。是的,它不解决任何问题。心理咨询不解决任何问题。心理咨询师无法告诉你究竟是否应当辞职,是否应该跟你的前女友复合,或者你怎么做才能上台不紧张。心理咨询师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帮助你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帮助你挖掘你自己内心无尽的能量宝藏,让你有勇气、有力量用你自己的方式,过好你自己的生活。”简里里在《你是一切的答案》里写到。

  从业

  咨询师从不比来访者更高明

  微卷的短发,黑框眼镜,一个二十八岁年轻清爽的城市女孩形象出现在我的面前。她的咨询室非常简单,是在她的公司“简单心理”楼上的一个小房间里。房间倚着墙角摆开两张沙发,我坐在其中一张上,简里里在另一张沙发上坐下了。

  听着她舒缓又平和的声音,我很自然地放松了下来。

  十五岁进入国内一所工科大学修英语语言文学,十九岁进入伦敦大学学院修认知神经科学,毕业回国后不久开始了在高校心理咨询的工作,二十七岁辞职开始了“简单心理”平台的创业。简里里的身边总是缺少同龄人,也总在尝试探索新鲜有趣的世界。

  “你怎么‘堕落’到做心理咨询了?”当她拿到认知神经科学学位,回国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后,一位曾经的同学调侃她说。在神经科学学科领域看来,以人本为基础的心理咨询是缺乏科学性的。可是和神经科学学科中大量的数据和程序相比,简里里更喜欢跟人打交道。

  一直到现在,她都认为,能够做咨询师是很幸运的。那感觉像是“上帝偷偷把大幕拉开一角,让我看了一眼”,她说。无论是初回国时在高校做心理老师时,还是走出高校做个体咨询时,她在咨询室内看见了人的孤独、恐惧、愤怒、愧疚……她惊叹于生命的复杂和力量。“每个人都在打一场你看不见的战役”,简里里把那些称作关于生命的“秘密”。在长时间的咨询过程中,她与来访者建立一段又一段私密的关系,一起面对内心最痛苦、最羞耻的那个黑洞。最后让来访者自己有能力承担起痛苦和问题,自己找到答案。

  不同于情感专家的,是心理咨询在职业伦理上的前提“设置”,鸡汤大师总是高明地指导别人的人生,咨询师从不比来访者更高明。“在心理治疗里,治疗师要先成为病人,‘共情’才能发生,而所谓治疗才有发生的基础。”她说。

  “如果一个来访者没有能力表达愤怒,是这个人与愤怒的情绪有隔离,那么心理咨询师的任务就是帮他/她表达愤怒,帮他/她产生攻击力,如果咨询师自身恰好抗拒‘别人所表达的不满’,那这种恐惧或逃避就是咨询师需要处理的情绪。”

  她总是从来访者的情绪里,看到自己。

  助人

  “我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

  搭建“简单心理”这个平台大概源自于众多邮件中如出一辙的一句话:“我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请你帮帮我。”

  她在豆瓣上写心理学相关文章,回应读者问题的期间,经常收到很长的邮件,那些邮件向她倾诉焦虑和痛苦,向她寻求心理辅导或者让她帮忙推荐不同城市的其他心理咨询师。简里里无暇回应所有的邮件,但她总是被那一句“我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请你帮帮我”中所流露的无助所困扰。

  中国的心理咨询业的现状与中国人普遍对精神健康问题的漠视相一致,一方面,医院精神科大多收治重症心理疾病患者,对待心理病患的解决方式通常潦草,而另一方面,心理咨询行业鱼龙混杂,受过一定训练、资历却不够完整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大量存在。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人们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咨询师,而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师又不被大众所认知。于是,简里里开始想要创建一个平台,帮助受心理困扰的大众和有专业能力的心理咨询师搭建桥梁。她说,“简单心理”的命名就是想让这个过程变得简单。

  如今,“简单心理”平台慢慢成熟起来了,她在自己的微信公号上分享心理学相关文章,每周五晚上开设电台直播,也回答很多公众对于心理学相关的问题。

  这两年她看似顺遂了很多。但是她见自己的治疗师的频率反而更高了。生活节奏在加快,很多情绪来不及消化和处理,很多冲突难以回避。她仍然借助着心理咨询所提供的可能性,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自己。

  简里里并不愿意把心理咨询描述成一个美妙的过程,相反,她认为这是个挺辛苦的,需要耐心和勇气的过程,因为需去面对你的抑郁和黑暗。“可黑暗的位置有大光芒。”简里里说这难以用语言描述,最接近语言的大概是,“你能在黑暗处看见自己和他人最深的力量和勇气。这给你真的、踏实的信心和希望,让你能够带着对未知的期待和恐惧,唱着歌上路。”

  自我

  心理咨询师的两次内在冲突

  一个心理咨询师也有自己的督导和治疗师,简里里每个阶段都有要和自己的治疗师处理的情绪。

  简里里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过程中,有过两个阶段的心理问题。第一个阶段被她称作应激性抑郁,第二个阶段她定义为自我怀疑和内在冲突。

  她在伦敦求学期间,因为学科的陌生和独自生活的孤独感,陷入了焦虑和逃避。她不认真准备考试,成绩也总不理想。她的老师在一次谈话中说,“你根本就是在害怕失败,你害怕你复习一周也考不到前列,所以给自己找了这么个借口。”这句话突然把简里里拉回了“黑暗”的位置,她意识到那是对的,她无法再逃避,不得不面对自己对失败的恐惧。

  几年后在北京高校任职心理老师期间,她又陷入了另一种“内在冲突”。当她对无趣的生活感到无比厌倦时,所有人对她作为一个女孩子的期待都是“稳定”、“不要折腾”、“早点嫁人”,她不敢辞职,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那段日子,她与自己的治疗师处理的自身问题大多是关于如何走向人格的独立。她开始对自身作为女性的那一部分理解越来越深,也逐渐感受到这个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在“冲突”和“挣扎”中,她完成了个人意识的觉醒,摆脱了社会和家庭对她的种种期待,开始了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创业。

  写作

  “在万千孤独之中,看到自己”

  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简里里辞去了教职。一边做心理咨询,一边创业,同时坚持着写作。

  英语语言文学本科出身的她,对写作有着天然的好感。在伦敦的抑郁时期,她写了大量文章,长期靠写作度日,从2012年开始,简里里在豆瓣上解答一些人的心理问题。渐渐的,她发现人们针对心理所问的问题总是大同小异,于是她开始把问题写成文章。文章发到第五篇,开始被推送到主页,她赢得了大量的关注。此后,她陆续把文章发表在豆瓣、果壳上,除了探讨一些心理问题外,也记录自己作为心理咨询师历程中的体会,这些文章终于在今年结集出版。她说,心理咨询是一件“助人自助”的事情。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大众可以对心理学多一些了解。与此同时,她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剖析着自己,看到自己更深层的懦弱和力量。心理咨询训练了简里里对情绪、对他人、对自我的“觉察”。这些“觉察”和感受力就成了最天然的写作力量。

  神经科学的理科背景也让她在从事心理咨询时更缜密、更善于寻求理论依据。她在文章中介绍拖延症、抑郁症、厌食症、强迫症、性别认同障碍症、多重人格障碍症等各种心理问题,简里里说,她不做道德审判、不评价好坏,只是教人如何直面自己的情绪。因为种种保密协议,她不写案例、不记录来访者,只是专注地探索自己的内心。

  心理咨询师的生涯使简里里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解别人就像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她不断认识到生命的无限性和有限性。“你永远无法真正地理解任何的另外一个人。人最终会回到孤独的原点之上。可这每一个过程都让我心存敬畏,也心存感激。你能见证另一个生命的存在,这也使得你能够足够谦卑:让你在这万千孤独之中,看到自己。”

  采写/新京报记者 伍勤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