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4:家居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4:家居周刊·特别报道

家居市场开春频繁调整(2)

卖场、品牌积极调整开拓市场,家居经营方向更多元

2015年04月09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红星美凯龙东四环商场的一层出现了一些独立门头的品牌店面。

  (上接D03版)

  细节调整“透露”经营方向

  ■ 市场解析

  关店、开店、尝试新业态、调整店面形式,种种的调整政策,出于品牌和卖场对于自己经营策略的考虑,从此之中也可以看出,店面在承载着“吸引人气、销售产品”等基础任务,其功能也在不断变化中。据业内人士介绍,调整不再是简单的地理或面积的变化,也透露出品牌和卖场经营策略的调整方向。

  美克美家的店面迁址,也可以说是品牌店面的升级。据刘春杰介绍,东三环新店面积近2000平方米,在硬件、软件方面进一步升级。他介绍说:“新店面将真正做到实景销售,在软装部分,将推出包括在SPA、卧房等空间使用的家居用品。”谈及此次升级和改造的初衷,刘春杰表示,新店面注重顾客的品牌体验,聚焦在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便利感。他介绍说:“其实新店面就是一个运营中心,消费者利用终端设备和销售工具,可以在店面通过体验和观摩联想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线上需求在店面找到落地点,也是美克美家的品牌理念。”

  而红星美凯龙东四环商场的调整,也来自于其进驻品牌定位的一致性。据了解,调整后的场馆不再以风格、品类统一,而是囊括了国际大牌、原创品牌、设计师品牌等多类型品牌,而这些品牌在传统卖场不太可能放在同一空间。产品重视设计感、品牌设计历史悠久、目标人群是对家居文化、家居时尚有一定诉求的消费者,这些因素成为入驻品牌的共同点;在店面装修上,大部分店面采取了独立门头的装饰,突出了品牌冲击力和影响力。

  ■ 家居观察

  顺应趋势才有机会

  商界变化之快,远非普通人可以想象。对于家居品牌而言,店面的调整和重装,也并非租金到期、扩大面积这些原因这么简单。而家居商场突然开始卖家具建材之外的产品,多业态的经营模式也非“吸引人气”如此简单。

  对于品牌而言,销售量和业绩是任务和王道,怎么才能卖得好?地理位置是第一要素。在北京,国贸附近的东部地区,一直是高端品牌的战场,不单单是有钱就行,此区域的金领、传媒、影视人员居多,讲究文化价值、消费观念时尚,成为重视设计和体验品牌的首选顾客。

  而店面的陈列方式以及销售方式,也是让消费者下单的重要因素。样板间式的陈设、实景式体验、量身定制的设计,都有助于消费者对未来的家产生联想并提出需求,给品牌销售“可乘之机”;除此之外,在特定区域的品牌店面出现,也有助于品牌形象和影响力的传播。

  对于卖场而言,新业态的引进,则并非单纯解决“把场地租出去”的问题,以家居经营为主业的基础上,如果能够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源、客流资源,将看似不相干的两个业态融合起来创造价值,似乎比单纯地卖力打折促销吸引人来买家具聪明得多。

  两大家居巨头的小范围调整也给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家居产业的价值来源并非场地的“一亩三分地”,资本、品牌、数据,一旦到达一定量级,都是可以生财的资本。但是需要把握的是,一个商场的定位或主业需要明确和坚持,如果其他业态与家居产业产生不了化学反应甚至将商场定位混淆,似乎没有再引入的价值。

  市场店面的调整,看则毫无关联,实际上,也是消费方式改变、行业发展趋势的表象之一。在这些店面的起起伏伏中,我们看到了品牌的兴衰,也看到产业未来的走势。一直拥有人气的店面,既是品牌经营的高手,也是顺应商场变化趋势的赢者。

  D03-D04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冯静

  D03-D04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