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城事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2:城事

大学老师坐镇田间谋大兴农业转型

大兴13镇联合农业院校设科技副镇长;涉畜牧、生态农业多方面产学结合

2015年04月09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3月25日,大兴魏善庄桃花园,工作人员在制作压花工艺品。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新京报制图/陈冬
工作人员用花瓣进行压花。

  阳春三月,大兴的花树陆续绽放,魏善庄镇的刘亚芬准备实现正月里的筹划,到公园里摘点新鲜的花朵树叶,压一幅十二生肖图出来。

  她的压花手艺传承自挂职该镇的科技副镇长李玉舒,后者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教师,来镇上挂职的责任正是将专业与地方农业结合,促进地方经济转型。

  同李玉舒一样的科技副镇长在大兴还有12位,分别来自中国农科院、北京农科院和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他们各有所长,正在田间地头的畜牧业、生态农业的科技升级中,一展身手。

  【改革者说】

  大兴区与首都农业科研院校开展院区科技合作已经持续多年,依托院校的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大力推行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和转化应用,有效促进了大兴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现在大兴区已进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邀请13位科技副镇长挂职,也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新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科技资源与新区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加速农业科技资源的流动和集聚,最终实现大兴区农业科技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升级,提升新区城镇化建设的创新驱动能力。目前来看,挂职的科技副镇长们在各自领域内各展所长,尽职尽责,取得了良好效果。——大兴区相关负责人

  草本花卉变身工艺品

  一年前,46岁的刘亚芬从没想过,她对手工艺的爱好能和养花弄草结合,变成独具个人风格的艺术品。

  但经过去年暑假17天的压花培训,她在师傅手把手的教导中,一步步从采摘、风干,再到压制乃至创意,不仅学会了摆弄小花叶子和书签贺卡,还能自行发挥想象创作压花作品。

  刘亚芬最满意的压花留在了“师门”——桃花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画面是小猫躲在花瓶旁边的场景,等待伯乐相中买走,“钱不钱的,自己做着也乐和”。

  但对于“师傅”李玉舒来说,这是一盘魏善庄镇农业转型的大棋,她在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从教多年,压花是主攻研究方向。

  2013年,李玉舒到大兴农委挂职时,就筹划发挥魏善庄镇休闲农业特色,并结合2016年世界洲际月季大会的契机,以压花技术为切口实现地方农业转型。

  “跟相关企业负责人沟通过多次,都认为压花产业可行。”李玉舒没有半途而废,2014年挂职结束后,她又“延期”成为魏善庄镇的科技副镇长,压花项目也得到继续推动。

  去年暑假,李玉舒与桃花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办的压花教室迎来了一批农民“学生”,在半个多月的培训中,学员们获得了从选材、压制、保色、脱水和创意一条龙的培训。

  “看似阳春白雪的压花创意,和下里巴人的农民并不冲突。”李玉舒说,在培训过程中,还有很多农民制作出了令人赞叹的工艺品,这意味着普通花卉的附加值不可限量,“艺术品是无价的”。

  以她对成熟压花市场的了解,一幅A4篇幅大小的作品价格可达上千美元,经济收益也代表着农民收益提升,但难在创作,“需要学习色彩、美学和透视等诸多原理”,所以李玉舒准备因材施教,重点发掘有兴趣有悟性的农民潜力。

  团队作战解决痼疾

  除了魏善庄镇,大兴区还有另外12个镇,设置了来自中国农科院、北京农科院和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12位科技副镇长,发挥来自学界的知识储备,致力于当地农业转型。

  例如,在生猪产地礼贤镇挂职的冯涛,解决的是场户饲养环境,以及繁殖能力低的问题。

  “刚来的时候母猪繁殖效率普遍不高”,冯涛及其团队走访了镇里的场户,结合场户口述和产崽数、配种数等方面的分析,最终发现该镇生猪繁殖实际技术问题,“受胎率较低”。

  之后,就像科研中解决科学问题,冯涛的团队从生产细节入手,引入低剂量输精技术,逐步打通和排除了母猪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最终提高了配种受胎率。

  此外,面对北京周边地区养殖技术条件陈旧,彻底改变花费高的现状,冯涛还改造了猪舍,设法让暑热天进入猪舍的空气能得到冷水降温,还改良了饲料添加剂等食谱,解决了夏季生猪容易中暑的问题。

  “现在有问题了,直接采点血过来就让专家化验。”冯涛说,就连行情不好时,农民也会上门寻求建议。

  其他的科技副镇长也各显神通,在北臧村镇挂职的闫晓静帮农民解决了种子带菌的问题;在黄村镇挂职的邓银章提出了对该镇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在长子营镇挂职的郑瑞伦则建设起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体系……

  大兴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挂职的13位干部中,有本科学历1人,硕士学历5人,博士学历7人,从事专业涉及农业经济管理、西甜瓜、果蔬贮藏保鲜与冷链物流、果品加工、园艺、农药、环境科学及科研管理等多个方面。

  “这是一个专业而强大的队伍。”他希望,13位科技副镇长,能在人才队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等方面,促进大兴区农业科技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升级,以加速农业科技资源的流动和集聚,从而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创新驱动能力。

  “学”“政”兼顾谋转型

  培养农民新技艺,或是排除生产问题,只是13位科技副镇长的初级任务,大兴区引入科技副镇长的终极目标,则是彻底转变地方生产方式,利用科技转型农业,他们不仅要在镇上挂职,还要坚持在学校的工作,产学两手抓。

  目前李玉舒的工作已初见成效,经过第一年打基础和第二年的提档升级,桃花园农业科技公司等观光园的压花体验,已开始寻求商业模式。

  在桃花园农业科技公司中,已组织了专业压花团队培训农民,农闲时段由农民自发制作压花,公司负责回收销售,“压好一朵收一朵”,该公司崔经理说,这恰好弥补了公司人力有限的短板,已有数百人参与,目前既在进行书签和钥匙扣的批量生产,也在收藏农民创作的大幅作品。

  此外,还接待了市里的观光体验游客,桃花园已接待了好几拨来此动手实践的学生团体,压花体验成为观光园的新的发展方向。

  今后,桃花园还将继续投资,计划用2000万元的资金,建设融压花教室、压花体验厅、压花作品展览大厅、压花花材库房等为一体的压花基地,计划面积达一万平米。

  冯涛则计划着,结合礼贤镇新机场建设、新航城规划、农业结构调整以及“菜篮子”产品应急保障能力的大背景,调整该镇乃至大兴区养猪业的发展方向。

  他的目标是,通过科技提升优质种猪资源生产水平,生猪出栏减少15万只,但要开发优质猪肉产品提升附加值,为供应新机场、新航城奠定物质基础。

  “做养殖不能把成果放在办公室和档案袋”,冯涛的目标和他的12位同行一样,是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团队,体现为农业升级,并寻找生产中的科技需求。

  “确保自己的研究方向能有助于实际。”他觉得,这才是知识的真正用武之地。

  新京报记者 黄颖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