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书评周刊·短书评/书情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书评周刊·短书评/书情
上一篇  下一篇

让人为难的岫玉

2015年04月1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颐和园测绘笔记》

  作者:梁雪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年2月

  历史在时间中展开,同时也展开在空间里。故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多数人,包括我自己,碍于种种条件,读了不少书,路却走得少。这导致我们的历史观往往书卷气十足,却少了接地气的实证精神。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我读了梁雪先生的《颐和园测绘笔记》,希望通过一本零距离观察颐和园的书,回到那左右过不少时局、发生了太多事件的空间,继而贴近更为可信的历史。

  待我读完此书,我发现自己的想法难免有一厢情愿的成分。首先我可能选择性地忽略了书名中的“测绘”二字,忘了作者的身份乃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教授。事实上一开始,我对《颐和园测绘笔记》这个毫无“卖点”的书名颇觉纳闷。然而,当我深入进去,方才感觉到,书中最真切的部分,正是作者与师生们在颐和园所做的实际工作。

  当细读这些文字,我的确能够感受到,在炎热的七月,他们站在摇摇晃晃的高梯之上,登向仁寿殿或鉴远堂的梁架。他们姿态前倾,努力使重心落在正确的位置。他们的双脚前掌使劲,小腿谨慎地跟上,扶着梯子两侧的双手用力均匀。

  透过文字,我也能依稀看到,身手灵活的男生们如何借助扶木斗,爬上梯子够不着的宜芸馆屋顶。作者在书中提醒学生的,我也获益:向上攀缘,不可借力于滴水、筒瓦等砖石——因为在古建筑中,木构件永远比砖石件更牢实。

  测绘中师生们的发现令人愉悦:北配殿的屋顶梁架上,发现正檩上还保留着颐和园初建时的原画。因为藏在暗处,保存完好,色泽如新。还有园子里可爱而淘气的野猫,作者用了不少笔墨写到它们,画到它们——书中不少手绘的速写和水彩都颇具特色。

  据我粗浅的认识,对古建筑的位置、尺度、比例、构造与细部进行测量和绘制,是一门技艺并重的学问。每测绘一个古建筑,就相当于为其建起一份体格档案。那不仅是人们认识古建筑的精简说明,也是建筑保护、研究与修缮的重要依据。在这方面,无论理论或实践,从书中介绍看来,天津大学都有不小的成就。我曾翻阅过王其亨教授的《古建筑测绘》,那是一本口碑甚佳的教材。继而我猜测,《颐和园测绘笔记》中时而提及的“老王”,就是王其亨本人。

  如果说测绘是通往建筑学殿堂的必经之路,那么古建筑测绘则是指向同一的小径。它要求有志于此的学人除了掌握建筑测量学的一般知识,还在测量技术上有特别的要求。《颐和园测绘笔记》零零散散记录了测绘过程中的好些要点。譬如高空作业的防范措施、测量仪器与手工操作的相互补充、测量误差的控制与修正等等。这些内容,对我而言都很有趣。

  但是,就整体来说,《颐和园测绘笔记》算不上佳作。首先是文字上的不讲究。部分理由或许用“笔记”可解释,然而这样的解释对读者没什么意义。尤其是前半部分的文字,最接近原生的状态,却也更显粗疏,估计会对不少人的阅读造成障碍。

  后面的文字多有起色,特别是2011年作者第三次入园的内容,细节饱满,值得玩味。问题出在作者于笔记的基础上添加的那些所谓史实。那些文字有的可信,有的半真半假,甚至还有道听途说的东西。譬如他写到柳亚子、张大千等人的轶事,多抄自书本,或转述不可考的传闻。它们与颐和园的笔记就像粘不牢的两层皮,相互妨碍,无法熨帖。这让读完此书的我颇感为难——它就像一块良莠杂糅的岫玉,考验读者的耐心。

  □书评人 西闪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