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6: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6: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教育选择多元化是时代的发展(3)

2015年04月20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力迈外国语学校校长刘学言
北京35中校长朱建民
北京王府学校副校长王鲁英
北京市海淀国际学校中学校长朱燕

  (上接D05版)

  【关键词3】

  什么是好的教育?

  朱建民:如何看待国际教育的低龄化这个问题,我想首先要回答教育的初衷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教育它应该是做有意义和有意思的事,二者不可偏废。

  什么叫有意义呢?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能够幸福,为一个人的终身幸福要打基础,这是一个有意义的事。

  除了有意义,教育还应该有意思,应该能够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但是我觉得中国的教育现在比较强调有意义,而在有意思方面可能做得还不够。特别是中国的教育是以分数为中心,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人,所以只有少数人才能感到成功,多数人感到失败、失落。

  我们的教育缺少选择性,过重的课业负担,可能这些都是造成家长不想让孩子这么累,想让孩子能够幸福、快乐地成长,所以很多家长想让孩子早点出国。

  但是,在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是一个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而且在青少年成长的这个年龄段,更多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如果缺少父母的陪伴,这个孩子的教育在很多情况下会出问题。如果没有家长的陪伴,我还是不主张孩子过早出去。因为我觉得是对本民族的认同感,让孩子知道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很重要。

  议题二

  如何避免国际教育应试化

  【关键词1】

  如何看待“应试”?

  周心欢:避免应试化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尖锐的问题。首先你避免不了应试。我们所有的学生申请国外的大学,一样要通过很多种考试,SAT、托福、AP等等。这些考试很重要,避免不了。

  尼古拉斯·杜瓦尔:在我们学校,如果有一个学生数学考试得了100分,我们不会说他是一个数学非常优异的学生,而是说他是在完成数学考试方面非常优异的学生。因为分数是很多大学衡量入学候选人的必要条件,很多顶级大学就是要求学生有很高的分数。

  但有时考试的设置、评价点并不是很准确。有些学生的托福等语言成绩非常高,但是出国之后,反而并不适应,或者他的交流沟通能力并不像他的分数那样强。

  刘学言:作为一个学校必须有考试,如果没有考试,就没有监测,就没有标准,质量就无从谈起,所以要有考试。

  朱燕:国际教育应该是学校化,或者说是课程化而非培训机构化、非应试化的。我有一种呼吁,家长为学生选择国际教育时,应该深入了解国际教育。其实国际教育的应试化有一部分是家长对国际大学的追求、排名的追求,导致学生的追求,以及波及我们搞教育的人。

  我们是比较重视课程的,但是现在有种现象,就是重考试而轻课程。多数国际学校或者国际班都有这种现象,学生在面临托福、SAT考试的时候,就会走出校园,去培训机构接受考前辅导。虽然成绩会有所提高,但没有实际的学习能力,到大学以后是很难适应国外大学的授课以及评价方式的。

  (下转D07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