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6:健康周刊·关注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6:健康周刊·关注

老年病更需全科医生

北京将试点剥离社区药房,患者可等药送上门

2015年04月21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1月16日,海运仓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马佳正在给一名老顾客看病。

  北京将试点剥离社区药房,患者可等药送上门

  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据统计,2021-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人口老龄化给老年医学健康管理带来极大挑战。4月19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成立,将研究制定老年病防治、护理、中医养生、康复等指南标准规范,培育能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老年医学人才。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范利指出,目前备受关注的“医养结合”应培养不同层次的老年医学人才,使医疗进基层、进社区、进家庭成为可能。

  一体多病 医院多单系统疾病诊治

  范利指出,与普通疾病相比,一体多病是老年病的最大特点,一位老年人同时患有心脑肺多种器官疾病的情况极为常见,如心肾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等。这种特点使得老年人疾病复杂,治愈难度极大。由于老年人数量逐步增多,重视、规范老年医学的发展势在必行。

  但当下,我国大部分医院都处于诊治单系统疾病的亚专科状态,缺乏老年医学科的医护培训体系和全科医生。大部分老年医学相关科室都是高干科、保健科,真正建立老年医学科、老年专科医院的还比较少,缺少基于综合评估的全人管理理念,缺少针对衰弱老人日常照护、功能康复、分层护理医疗模式,也缺少与社区养老机构相互转诊的连续医疗服务模式、临终关怀医疗服务模式。

  学会常务理事、宣武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谷涌泉指出,老年病需要多学科合作,目前一些医院都在陆续成立老年医学科,将老年疾病相关科室进行综合,实现横向联合,实现更彻底的研究。

  老年医学需全科人才

  范利指出,我国老年医学进入正规化还缺乏国家统一标准的、系统化的临床治疗流程和规范。“正规的老年医学科,面对一体多病的患者,医生拿出的应该是综合处方,不仅有治疗药物处方,还要有健康生活方式处方、合理运动处方等。”

  目前备受关注的“医养结合”,倡导培养不同层次的老年医学人才,使医疗进基层、进社区、进家庭成为可能。5月1日将正式实施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中提及,居家养老服务包括为老年人提供体检、医疗、护理、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及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护理服务等,并要求市卫生计生部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政府投资兴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社区家庭医生式服务,对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进行综合管理,开展医疗、护理、康复服务指导,根据需要与社区托老所开展合作,为老年人提供签约式医疗卫生服务等。

  这些规定,对医务人员、医疗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范利表示,由于老年病有多学科关联、交叉、相互影响的发病特点,要求老年医学人才在精通专科技术的同时,必须具备全科医学的基础及临床实践的经验。“衰老脏器能承受什么样的打击、能接受什么治疗、脏器之间的关联和影响,老年医学人才都需要有所了解和掌握。范利表示,老年医学人才培养,除了大医院的医生,还有一部分是在社区从事‘医养’照护的医务人员,他们不一定是大专家,但在已有基础上,能在大专家指导下,为社区、家庭、机构的老年人服务。”

  ■ 链接

  北京下半年试点剥离社区药房

  会上,有企业代表反映,一些老年人所需药品,尤其是临终关怀方面的药品,比如止疼药、丙种球蛋白等,在社区医院买不到,病人最终又被推向床位紧张的大医院,造成诸多不便。在今年4月8日召开的2015年北京市卫生计生工作会上,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表示,今年下半年将在北京市部分区(县)试点实现逐步推进社区药房剥离,药品采购和供应交由商业公司处理,同时支持由第三方利用电子商务手段满足社区居民的药品需求,未来有可能实现患者在家就可以等药送上门。北京还将鼓励有条件的医生在社区卫生机构开展多点执业,在社区开办私人诊所。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参与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和康复服务,参与慢病管理。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