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坛要建数字化医院,拟取消挂号处、收费处,天坛医院院长王晨接受新京报专访
|
2013年12月26日,花乡桥东北角的天坛医院新址正式开工,预计后年就能投入使用。这也是继2008年地坛医院整体搬迁后,又一家三甲大医院从中心城区整体“搬家”工程,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北京优质医疗资源转移的步伐,有效缓解城南地区医疗资源紧缺的局面。新天坛医院也将成为丰台区第一家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在本次新京报的专访中,天坛医院院长王晨提及,新天坛医院将是一所建在数字化基础上的智能及绿色医院,互联网+医疗将在新医院得到最大化体现。
谈新医院特色
绿色化 光伏发电,用冰制冷
新京报:天坛医院的整体搬迁工作现在进展如何?
王晨:新天坛医院合同工期2016年底竣工,争取在2017年开始试运行。新医院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是现在医院的4倍,拥有专科门诊楼、三栋病房楼(1650张病床)、医疗技术楼、科研教学楼等。停车位有1700多个,希望不造成新的停车难问题。另外,新医院会有更丰富的公共空间,在病房有更多人性化考虑,还将会在医疗主街和走廊,拥有一些休闲的咖啡厅等。
新京报:新医院有哪些特点?天坛医院一直打造的数字化智能医院在新医院上是否会有升级?
王晨:新医院是国内医学中心的定位,承载着疑难重症和危急病救治中心、创新医疗技术应用中心、临床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各类人才培养中心和开展国际间医学交流的功能。在建筑本体的建设中,突出智能化管理,是一所数字化的绿色医院。绿色化方面,新医院总体电量设计4万万千伏,我们尽量采用一些绿色节能技术。比如医院大楼的顶上都是光伏发电,照明都使用光能。还有冰蓄冷技术,大楼底下有个大水池子,在晚上的用电低峰期把水冻成冰,到白天用冰来制冷,尤其是夏天既可省电,又保证空调效果。
数字化方面,新医院将无盲点设置移动互联网、无线、射频信号等全覆盖,还可实现物联网、云医疗等。为了实现数字医疗,我们会改变很多传统的就医流程,比如以后新医院可能没有挂号处、收费处了,病人进了医院都通过手机实现自动导航、完成挂号与交费,系统也能引导预约。住院病人都会有腕带,所有物品、物流都会有精确定位,这些都应该是数字化医院的特点。新医院将来还是智能化医院,监控、消防、水、电等都是智能化系统,需要专业工程师来管理,以后将委托专业的公司来管理这些领域。
数字化
取消挂号收费处?药品快递到家
新京报:没有了挂号处、收费处,意味着挂号和缴费都在互联网上进行吗?
王晨:以后挂号确实没有必要了,随着分诊预约,病人可以直接约到柜台。收费也是这样,现在我们已经应用的京医通等银行卡,已经不需要到统一的收费处去缴费了。我们现在想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手机支付功能,还可以在检查科室、需要花钱的部门设一个刷卡机或者射频机器,会很方便。另外,随着医药分开的进程,医院药事活动会聚焦于患者的合理用药、个性化用药等方面,类似中医科病人排队拿几大包药、特别是等熬中药也麻烦,将来药品也可以快递到病人家中。现在烤鸭和火锅都能送了,几包药算啥,完全可以通过新物流实现,关键是诚信。
新京报:在医院信息化方面,未来有何规划?
王晨:我们院内已经实现了无纸化,比如医院把CT片都改为了数字化存储,但病人还是拿着CT片,有的人片子加起来有好几斤,挺沉,这完全可以拿个U盘来拷贝,但目前还没有实现,政策还比较滞后,只支持胶片收费,不支持数字化CT片的收费,还需要往这方面引导,格式统一也有利于院间与病人信息共享。医院已经实现了结构化的电子病历,每个大夫进入系统时要使用电子秘钥卡,插在任何一台电脑上就记录他唯一的数字签名,他对电子病历的修改等一切行为都能在后台找到痕迹,可溯源。
我们还在开发新系统,包括医疗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应用平台。医疗系统平台让大夫可以用手机在家访问医院医疗工作站,随时在院外调阅病人的信息。管理系统则可以让出差的院长、主任实现电子签名审批流程,不用再等着他们回来签字。手机是定制的,设不同权限的,只能为办公事方便的,这不是福利是院外移动办公。
谈京津冀合作
首先要实现数字医疗和云医院
新京报:今年北京市卫计委拟定的京津冀医疗健康协作规划中,提到要做好天坛医院与燕达医院的协同发展合作项目。这个项目现在具体有何进展?
王晨:我们的外地病人中有1/4来自河北,神经科80%、90%的病人来自外地。目前我们和燕达医院签署了合作协议,利用燕达医院平台为新天坛医院培训和储备大夫,同时也把燕达医院的水平带上去。我们向燕达医院派出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医疗团队,管理人员则参与医院经营。京津冀是在一朵云下,首先要实现的是数字医疗、云医院,远程医疗要先架起来,互相之间进行会诊、病情讨论,但京津冀三地要讨论出一套机制。
谈多点执业
应研究适宜报酬保障医生多点执业
新京报:在鼓励医生多点执业的政策执行中,有说法称院长是最大阻碍,你怎么看?
王晨:其实多点执业早已存在,只不过现在是老百姓或邀请单位以某种不公开的付费形式为所谓的多点执业埋单。现在出台的多点执业政策并不需要院长批准才合法,需要本人申报。但院长说了,你老出去就别当科主任了,减两天钱,保险也不给你上了,这就没法执行下去了。大牌医生都是周末出去,院长只能管他的上班时间,周末管不着,所以这种方法推行不好。多点执业需要从薪酬、人事、制度上下手,把现状研究透,再设立新的多点执业规则,让适宜的法律法规保障医生周末的多点执业,把潜规则改革变成明规则。
谈医药分开
医疗收入和支出结构渐趋合理的第一步
新京报:2012年底,天坛医院试点医药分开后,患者结构和医药费用结构有何变化?
王晨:对我们天坛医院来讲是三项改革的叠加作用。首先,医保的总额预付制对医保人群进行了限定,次均费用得到控制,在医保病人身上省下钱来了。其次,医药分开政策出台后,在整个医保费用的次均费用压缩情况下,重点又压缩了药费,药品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遏制,天坛医院的药占比降到30%了,今年要求达到30%以下,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原来都是50%左右。第三个叠加是医管局出台了绩效考核,对所有病人的次均总费用又进行了控制。这三项政策陆续到位对医院整体运行和机制产生了积极的变化。
■ 观点
云医疗现在要突破几个瓶颈。首先要突破政策机制,这涉及原有利益重新分配问题,技术会让一些现有利益者受到影响,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利益相关者,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机制,让提供服务的人都有报酬,接受服务的人有合理支出,而且还要合法。云医疗挑战的就是这个,具体讲提供服务者的准入和审定,费用的确定,保险能否报销?当然,这些事情都有诚信问题。还要规避法律风险,在立法上要界定云医疗可以做什么。
目前卫生部门的表态是可以做咨询,不能开处方,不能直接在网上诊疗,没有实体医院依托的网上虚拟医院这个说法还比较模糊。
——王晨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