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从小上课,眼前就是一块黑板,以及老师那张脸和一上一下张合的嘴。从童年到中学乃至大学,课堂带给自己的印象始终如此。如果我遇到的是一张不好看的脸,加上那块黑板,自己的前途也许就是黑暗的。”这是清华附小一位学生家长写给学校的信。然而,这种让几代学生都感同身受的情况,在她的孩子这里得到了改变。
2011年,清华附小开始实施“课堂改造”,第一步就是取消了学生排排坐的座位形式,改为4人一组的小组形式。
“现在孩子一抬头看到的是伙伴的脸,伙伴的交流伴随上学的大部分时间。”这位家长感慨地说。
“改造课堂最终就是由教变学的过程。未来社会,需要一个永远抱有学习热情和学习状态的人,而不需要一个知识的容器。”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说。 D06-D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佳琳 D06-D07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飞
座位从“插秧式”变为“小组式”
在清华附小,教室里取消了单独座位或两人同桌,取而代之的是4人一组的座位形式。这一变化开始于2011年。
那一年,刚刚担任清华附小的校长窦桂梅经过研究,决定对班内桌椅的设置进行重新编排,从传统的“插秧式”变为了“小组式”。为稳妥起见,每个年级挑选一个班先行试点。
窦桂梅说,这种课堂的变化是一种形式,真正的用意是强化孩子关注同伴间学习这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对教师改造课堂的一种倒逼。
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而言,小组模式使他们有了更多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但班级显得乱、课堂纪律变差、卫生不如从前等等问题也随之而出。其中最关键的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显然已Hold不住新的课堂形式了。
试点推进期间,窦桂梅收到了一封家长来信。这位母亲说,自己从小上课,眼前就是一块黑板,以及老师那张脸和一上一下张合的嘴。如果她遇到的是一张不好看的脸,加上那块黑板,自己的前途也许就是黑暗的。然而,这种情况在她的孩子这里得到了改变。现在孩子一抬头看到的是伙伴的脸,伙伴的交流伴随上学的大部分时间。孩子和伙伴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倾听,也学会成为小组的主人,并在逐步建立起一个道德的小社区——其实孩子和别人学会合作,就是面向未来的基础。
窦桂梅在全校宣读了这封来信,并正式宣布:小组式的课堂形式,在2011年秋季开学在全校所有班级推开。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课堂改造,貌似是课堂发生变化,事实上是教育观的改造和变化。”清华附小副校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语文特级教师王玲湘说。
改造课堂中,最重要的理念就是让儿童站在课堂正中央。换言之,儿童不应是一个等待老师灌输的被动学习的姿态,而要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儿童。
那么,用什么方法引导儿童自主学习呢?清华附小改革了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改变学习流程,要求学生按照“预学”-“共学”-“延学”的流程学习。也就是说,孩子要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在老师引导下呈现问题、梳理问题,找出主问题,解决主问题;解决中衍生的更高层次的新问题,将成为孩子延伸拓展学习的动力,孩子可以把它带出课堂,继续研究思考。
在王玲湘看来,培养孩子提出问题,正是清华附小课堂改造的一个抓手。“我们教育中,长期以来是儿童不会提问,儿童没有质疑,因为儿童在等待着老师给我。”王玲湘说,而清华附小认为,儿童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问是儿童创新的源头。
她记得,在一年级学生学习课文《乌鸦喝水》时,就有孩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喝水的偏偏是乌鸦,而不是别的什么鸟呢?老师没有忽略这个问题,而是让同学们一起思考。
有的小组说,乌鸦是黑色的,容易吸收太阳光,就会容易热,也容易渴,于是就要喝水。另一个小组说,如果把故事的主人公换成仙鹤(嘴太长)和麻雀(嘴太短),发现都不适合。乌鸦嘴巴不长不短,加上几块石头,正好方便喝到水,所以乌鸦做主人公最合适……更有学生在两周后仍然对这个问题念念不忘,并发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从父亲在沙漠考察拍摄的照片中发现了成群的乌鸦,以此证明乌鸦费这么大力气要喝到瓶子里的水,可能是受所处生态环境所迫。
王玲湘说,孩子们这些发散的思考,其实是在从科学角度、题材角度,乃至生态环境的角度来思考乌鸦喝水的合理性,这也许并不是最终的答案,但从中却有很多创新的价值。
这个问题也引发了老师的思考,发现在古希腊乌鸦是一种智慧之鸟。对于课堂的改造,启迪的不仅是学生,其实也包括教师自己。
站在讲台上的也可以是学生
学生不仅可以站在课堂正中央,也是可以站在讲台上的。在共学中,师生的身份有时可以互换。
4月14日中午,“三年级单元整合主题实践活动——岩石讲座”在清华附小闻道厅举行。
这场讲座的策划和主讲人,是六年级(3)班的学生——阳抒诚。帮助他一起组织整场活动的也全部是阳抒诚的同班同学,他们承担着副讲、后勤、互动支持、记分员等不同职责,此外,现场还有一位当天临时受邀的男生,充当技术支持,负责现场视频技术。
活动分为讲座、互动游戏、知识抢答和颁奖几个环节,集合了趣味性和竞赛性,各班在竞赛环节的分数变化颇为戏剧性,牵动着现场每个学生的神经。活动全部结束后,不少老师都对这支学生小队的策划、调动和组织能力表示钦佩。
阳抒诚的母亲芦女士说,阳抒诚和他们的小队有今日的成长,与班主任许剑的鼓励以及学校课程的设置有很大关系。从最初在班内成立岩石小组,到后来鼓励他到校园内展示和演讲,以及现在为整个三年级讲座,都对孩子起到了巨大的激励作用。
阳抒诚的班主任许剑说,她鼓励班级每个学生都培养并发展自己的爱好。除了阳抒诚外,班级里还有爱唱歌、爱滑雪、爱击剑、爱远足等拥有各种爱好的学生;还有的学生爱好做校园小导游,可以把学校每个景点讲得有声有色;班里还有校园植物小组,专门研究校内的一花一草。在即将毕业时,她会想一切办法,给这些孩子展示的空间,让他们都有机会做低年级的小老师。
“课堂改造,就是一个由教变学的过程。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儿童,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发展。孩子最终要成为自己,一个真正完整而饱满的人。”窦桂梅说。
■ 教师感悟
3分钟演讲起到很多作用
●陈军,清华附小数学特级教师
在清华附小的课堂结构中,每节课都有3分钟时间,让孩子上台演讲。
学生演讲的素材全部自己搜集。以数学为例,学生会讲平时阅读的关于数学名人故事、数学史知识、数学的游戏以及数学与科技交叉的内容等等。也有同学会讲述生活中发现的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演讲中,台下的同学还会与演讲同学相互点赞,抑或提出问题和建议。
演讲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客观上也促进了孩子在课堂上敢于举手表达,敢于发言。经过这种长期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举手提问的频次、问题的质量以及问题的开放度都会明显提升。演讲也开阔了全班同学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魅力,学会了以开阔的眼光洞察世界,用生活的意义品味不同学科。
期末考试成绩只占40%
与课堂改造相适应,学校在评价体系上也进行了改革,注重评价的全面性、过程性、发展性。
以数学为例,期末考试试卷的成绩仅占整个学生学期成绩的40%。其次是学生日常学习的表现,依据学生预学、共学以及课后作业等多方面来做出评价,占学生总评的30%。之后是学生小课题的成绩,占20%。最后两项成绩来自数学阅读和课前3分钟演讲,各占5%。
这样的评价,类似于学生的成长记录,注重评价过程的纪实性、反思性、档案性,以达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的。
■ 专家观点
课堂改革体现教育规律
●谢维和,清华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育学原理、教育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
清华附小的课堂教学改革是比较前沿、高端的改革,具有引领性。这种引领的最大意义在于他们通过改变课堂的空间结构、人际关系结构和角色结构,体现了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儿童学习的规律,以及小学教育的专业性。
根据儿童学习成长的规律,小学阶段儿童的学习与成长更多的是要和外部世界建立起一种信任、亲近、和谐的关系。而课堂是一种对小学生而言十分重要的学习环境。有了这种信任、友好的感觉,儿童对知识的学习、对他人的认识,以及对自己的认识,都会是非常积极的。
■ 百年畅想
学生读书节自制荐书海报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清华附小的学生读书节也在近期举行。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清华附小构建了“1+x课程”体系,形成了主题阅读、健康体育、实践创新的三大课程亮点。学生读书节中的推荐海报更是体现了学校新整合、新常态的理念。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生命成长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都推荐了哪些好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