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新食品周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9:新食品周刊
上一篇

从李斯特钢琴曲到李斯特菌冰淇淋

2015年04月28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关注“绿松鼠”,为您剥开食品信息坚硬外壳。
扫码独享1288元大礼包。
绿松鼠根据随机选择原则,确定上周中奖名单:
微信名“梓馨妈咪”、微信名“天马行空”。
请上述两位读者将快递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回复到“绿松鼠”公号,我们将尽快为您寄出价值1288元的购物卡。

  ■ 一周食谈

  本周,李斯特菌——一个新鲜词汇成为食品领域重要新闻。稍早前,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宣布,美国两个州至少8人因为吃过美国蓝铃(Bule Bell)公司冰淇淋感染李斯特杆菌,已致3人死亡。随后,该公司宣布在美23个州召回相关产品。

  蓝铃冰淇淋创立于1907年,是美国第三大冰激凌品牌,曾成为国际空间站和戴维营内的甜品。放在中国,这相当于是进入人民大会堂的“国宴食品”。该公司表示,这是108年来首次召回产品。

  消息令人有点伤感,按照国人说法,百年老店了,咋就没有守住晚节呢?

  这大概也就是国人的说法而已。食评君研究了美国《华盛顿邮报》4月23日以来关于“李斯特菌冰淇淋”的4篇报道,并未看到类似国内网友那种对热门事件的激烈参与,相反,几乎没有网友跟帖发表评论。只是在4月23日一篇《蓝铃,一家“悠久的国民企业”和李斯特菌》的长篇报道中出现一位网友跟帖。这位美国消费者说,“对失去亲人的家庭,这肯定是个悲剧。希望他们尽快找到原因,爱这家公司。”

  “就像一位老朋友得了癌症”,《华盛顿邮报》网站编辑提炼了一位当事人的话作为导语。美国公众的反应,令人唏嘘。

  不久前,本周刊对将于9月1日施行的中国食品召回办法刊发了整版报道。办法规定企业在知悉食品问题后,分三级启动自主召回。但国内现实是,诸多企业对召回能掩即掩,遑论“主动”。企业担心,一旦发布召回公告,消费者即自动将企业行为等同于生产假冒伪劣食品,带给企业的可能是灭顶之灾。

  事实上,缺陷产品召回在发达国家司空见惯,人们并不会因为召回而出现恐慌。召回制度最早出现在六十年代美国,保障了消费者安全,也有利于提高制造商质量,促使其关注技术改造和环保。

  在食评君看来,召回制度打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赢局面,并被全世界广泛接纳,本质在于人们对人类生产活动的理性认知。

  在工业文明成熟的国家,复杂的社会分工和组织运作中,产品缺陷不可避免。正如108年的蓝铃公司会出现产品细菌感染。其实,李斯特菌尽管名字陌生,但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在绝大多数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

  在食评君看来,所谓完美是相对的。正如中国人熟悉的另一个钢琴家李斯特,因将钢琴技巧发挥到无与伦比的程度,被尊称“钢琴之王”。但同样是他的炫技性演奏风格,也被批评为“专捧技巧的听众的奴隶”。

  产品缺陷包括设计、原材料、制造和指示缺陷。有些问题在当时技术条件及产品检验手段下无法发现;还有些问题,受人们认识水平、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先是合理使用,后遭禁止,如直排式燃气热水器曾在全行业大规模召回。只有消费者理性看待缺陷,不致“上纲上线”,企业才敢于并有动力正视缺陷,主动召回。此时,才会出现消费者和生产者双赢局面。

  □杨万国(新京报《新食品》周刊主编)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