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
对央企实施大规模的兼并重组,本身的确是一件利好,这意味着国企改革的步伐正在进一步迈进。但是,“空穴来风”式的“乱点鸳鸯谱”,除了助推资本市场“疯牛”之风,对央企重组改革来说,很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4月27日晚,国资委官网发布声明称,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央企业将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数量或减至40家”。经查,该消息未向国资委进行过采访或核实。
在A股兴起央企重组概念之当下,为避免资本市场的借机过度炒作,国资委及时发布声明绝对是必要的,但是,不管此次央企大规模兼并重组是被证实还是被证伪,我们均有必要针对央企兼并重组提出必要的警示。
其实,对央企来讲,兼并重组并不是新名词。实际上,早在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在国资委的主导之下,央企就开始了兼并重组,当下的112家央企就是在国资委成立之初的196家的基础之上整合形成的。
从上一轮央企兼并重组来看,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效率、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不过,新一轮兼并重组最终收效如何,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能否在实施的过程中把握实质,通过制度建设切实提升企业的效率,同时规避兼并重组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央企旗下有数百家上市公司,兼并重组应围绕健全企业体制、提高企业效率,而不能流于A股大盘疯涨之下的趁势追逐者。日前,央企将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的消息一出,A股立刻被掀起波澜,中国石油等20种相关股票强势涨停,可以说,企业还没动作,就先行享受到了股市带来的“政策红利”。
对央企实施大规模的兼并重组,本身的确是一利好,这意味着国企改革的步伐正在进一步迈进。但是,“空穴来风”式的“乱点鸳鸯谱”,除了助推资本市场“疯牛”之风,对央企重组改革来说,很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从根本上说,我国的国有企业不是不够大,而是不够强,如果将兼并重组作为国企改革的一种手段,那么它的目标应该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查看世界500强企业的榜单,不难发现,我国央企虽多有上榜,但多数央企集中在工程建筑、银行业、原油等垄断性较强的产业领域,而其他领域的企业,甚至包括我们引以为豪的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内的中国南车、中国北车等企业,都没能进入世界500强名单,这一点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
随着“一带一路”等外向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国家需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央企到海外开疆拓土,进一步将央企兼并重组,对于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开展海外业务、提升国际竞争力必然有所助益。不过,实现这一诉求的前提是,兼并重组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成为股市炒作的风向标,而是要回到国企改革本身,以提高效率为根本,尽可能规避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洞和随后可能带来的垄断等弊病。
□杨国英(经观智库研究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