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4:健康周刊·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D04:健康周刊·特别报道

医生创业,从离开体制到自由执业的第一步(2)

医生创业模式多样,业内人士认为医生自由执业将成为趋势,目前仍有来自政策及制度层面的壁垒

2015年05月05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选择创建移动医疗软件开发公司也是医生的创业模式之一。图/Gettyimages

  (上接D03版)

  创业模式3

  开设高端连锁诊所

  代表医生:朱岩,卓正医疗联合创始人

  仍侧重基础医疗

  在协和医院内科工作了9年后,朱岩这样描述自己对诊疗工作的绝望感:在门诊乃至病房,他一天要看七八十个病人,每个病人都只有那几分钟的诊疗时间。

  据悉,朱岩曾寄希望于和于莺在北京合作开办诊所,不过于莺告诉他,在起步阶段,公立医院资源相对稀缺的深圳是更好的选择,于是,2012年从北京协和医院原肾内科辞职的朱岩也联合另外两名创业同伴在深圳创办卓正医疗。定位为高端连锁门诊,目前仍侧重于基础医疗业务,用朱岩的话说,“我们公司的愿景是希望成为老百姓信赖的医疗机构,让他们舒心、放心,会来你这里看病。”朱岩介绍,目前,卓正医疗全职医生基本上都是硕士以上学历,拥有在省级三甲医院工作15年-20年的经历,年龄一般在35岁-40岁。

  朱岩曾表示,“我们选择基础医疗服务是因为中国目前的基础医疗服务非常薄弱。”朱岩指出,国内最缺的就是基础医疗服务,“像深圳有很大部分人感冒发烧都去香港看。”这也让他看到了机会。今年4月份,卓正医疗也宣布完成B轮融资1750万美元。获得注资后,卓正医疗表示,一方面会逐步在遇到志同道合医生的城市新设物理网点,另一方面会在医务人员继续教育、信息系统、运营管理体系上加大投入。

  【声音】

  我们选择基础医疗服务是因为中国目前的基础医疗服务非常薄弱。

  ——朱岩

  创业模式4

  创建移动医疗软件开发公司

  代表医生:张遇升,杏树林CEO

  帮医生就是创造工具服务患者

  张遇升进入公众视野,或许是源于他的产品,2011年,张遇升创建了一家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医疗应用软件开发的公司,旗下产品“病历夹”、“医口袋”、“医学文献”为医生提供病人病历管理及医学文献参考订阅服务。

  与其他创业者不同,张遇升似乎谈不上真正离开体制,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只在体制内实习过,没怎么正式进入体制。”他在协和医院读了8年,“我离开的原因很简单,我要去美国读书。”在美国的学习经历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医生的工作效率太低,回国后本可以继续在体制内工作的张遇升,最终还是选择了创业,于是,就有了杏树林。

  在他看来,这更多源于自己的个性,“我一直对互联网、新兴技术等很感兴趣,尤其是这些最新技术与医疗的结合,我在协和念书的时候就尝试做过专门给医学生使用的网站等,在美国读书时也做过患者的社交网站。”这些尝试让张遇升在回国后,对“体制”没有太多的概念,而是选择了创业,“我就是凭兴趣做。”

  3年半后,他告诉记者,公司团队已经有90人左右,约20%的医生已经成为这些产品的用户。张遇升认为,虽然自己已经不再从事临床,现在做的事情更接近医疗的本质,“因为我们在服务成千上万名医生,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服务一百万医生,平均每个医生的工作效率提升5%,这就相当于服务了更多的患者,我们是在创造工具服务患者。”

  与诸多类似产品针对患者不同,张遇升公司旗下产品均针对医生,在他看来,国内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仍是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解放医生是可行之道,让医生真正成为可以为自己的执业负责的独立个体,从“单位人”成为“社会人”,释放医生积极性。为医生提供可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也是优质医疗资源总体有限情况下的一种可行选择,这也正是他们在做的事情。

  从体制内的学生到创业的过程,在他看来,自己一路走来“还好。”

  【声音】

  为医生提供可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也是优质医疗资源总体有限情况下的一种可行选择。——张遇升

  ■ 专家观点

  医生自由执业是医改成功关键

  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表示,医生走出体制进行创业,“这是好事,我看好医生创业,医改就应该走向这样,因为目前医改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医生不能自由执业。”医生自由执业是中国医改成功的第一步。

  在他看来,医生创业将成为一种趋势,中国医改也必将走上医生自由执业之路。“未来的医生,无论是医生工作室还是综合门诊中心,都是医改成功的希望。如果大部分医生还留在体制内,无法自由执业,医改也就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医生会自动寻找医疗需求的热点,能否生存下去更多在于医生的选择。用张遇升的话说,没有人生下来就会创业,很多创业者都是在创业过程中磨炼出的,他认为无需担心医生创业过程中的失败。于莺则笑着告诉记者,开诊所比开淘宝店难多了,“一开始(开淘宝店)是权宜之计,到最后发现这个玩意儿特好玩,因为它就是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型。包括现在建诊所,也是另外一个不太商业化的一个商业雏形。其实,双方都可以借鉴。”

  朱恒鹏认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生走出体制,探索自由执业之路,我们也将看到医生创业的更多可能。在现阶段,医生创业也还面临一些瓶颈,朱恒鹏认为,目前仍有来自政策及制度层面的壁垒,“现在医生开诊所就面临困难重重。”张强也表示,医生自由执业将成为一种趋势,关键是在现有的体制下能否将这一进程缩短。

  对于近日广东地区多个“第三方医生工作室”高调开张,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也撰文表示,医生工作室不会对现有的体制构成很大的冲击,也不会对将来的医疗诊所构成威胁,相反医生工作室的发展会延续着私人诊所和医疗团队的路径前进。医生工作室不是医改的花瓶,而会为医改大戏的上演华丽开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