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书评周刊·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5:书评周刊·主题
下一篇

与魔鬼同行的苏台德人

2015年05月0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照片拍摄于德捷边境小镇赫布,三名苏台德的德意志族妇女正向德军行纳粹礼,其中一个还喜极而泣。选择了与魔鬼同行的苏台德人在喜极而泣的时候,何曾想到未来的结局。

  总有人为了“国家利益”与魔鬼结盟,陷入幻觉而不自知,二战史上的苏台德人便是如此。战争让苏台德地区最终成为了一个历史概念,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最终也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了同样悲剧的后果。

  二战前夜,当“慕尼黑阴谋”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后,德军兵不血刃开进苏台德地区。

  苏台德地区并非一个地理名词,而是特定的历史概念。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崩溃了,其统治下各民族受美国总统威尔逊所倡导的“民族自决原则”鼓舞,纷纷宣布独立,建立起一系列小国家。捷克斯洛伐克正是在此背景下建国的。不幸的是,就像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感慨的,欧洲各国国界的划分往往和民族分布并不一致,这就为后来的冲突埋下了隐患。捷克斯洛伐克虽以信奉天主教的斯拉夫人为主,但境内西部靠近德国、奥地利的地区,居民以德意志族居多。老约翰·施特劳斯著名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当初是为了纪念镇压1848年欧洲大革命的奥匈帝国名将拉德斯基元帅所作,这位将军就是苏台德人。这个混杂了大量德意志族居民的地区,被称做苏台德地区。

  在奥匈帝国时代,德意志族是帝国的主体民族。凡尔赛和约后,苏台德地区被划进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这里的350万德意志人顿时变成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少数民族。自视甚高的德意志人自然对在别的民族为主体的国家里做少数心怀不满——这一点和纳粹运动的基石完全一致,强烈的大德意志民族主义,以及对凡尔赛条约满怀仇恨。希特勒在1933年被德国人投票选举上台以后,很快就打着“所有讲德语的人都应该生活在同一国度”的旗号,吞下奥地利后,将眼光盯上了苏台德地区,开始策动该地德意志人闹事,要求“回归”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作为小国,建国就离不开法国的支持,此时面对希特勒的巨大压力,既不敢镇压越来越放肆的苏台德分离运动,也无力拒绝希特勒的领土野心,只能寄希望于英法“主持正义”。完全被希特勒的和平许诺所迷惑的英法领导人,天真地以为希特勒的欲望真的仅限于将德意志人居多的地区囊括进第三帝国的版图,他们以为只要满足希特勒的这点胃口,就能避免战争,因此逼着捷克斯洛伐克让出苏台德地区,以换来希特勒所谓的“和平许诺”,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绥靖政策所导致的“慕尼黑阴谋”。

  当德军在1938年年底开进该地区时,受到了当地德意志人的热烈欢迎。捷克军队已经受命不得抵抗,平稳交接。当地纳粹组织为了准备欢迎占领军,提前偷偷运来了巨大的纳粹旗帜,此时纷纷从各大建筑物上挂了出来。妇女们看到德军时,有的流泪叹息,有的则欢欣雀跃。次年3月,希特勒违反承诺,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剩余国土,英法这才发现上了希特勒的当。6个月后,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了。

  可以想象,亡国的捷克人有多么仇恨苏台德区的德意志人。捷克总统贝奈斯在流亡期间的一次电台演讲中说:“我们必须把那些在1938年给我们背后插了一刀的德意志人全部驱逐出去”。二战结束后,苏台德地区重归捷克斯洛伐克。血腥的驱离运动很快发生。不久,该地区的德意志族人几乎都被驱逐到了德国,据估计,至少有3万人在此过程中死去,大多数都是老人和儿童。希特勒留给苏台德地区的遗产,就是使战后的民族分布和国界划分一致了。□阎滨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